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寿专利>正文

针穿线装置及该针穿线装置的操作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3101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针穿线装置,其在穿线销的前端与针的针孔以外的部分抵接而不能穿过针孔时,能防止穿线销破损。在针支撑机构(34)形成有针插入孔(34c)和相对于该针插入孔具有角度地相交的线插入狭缝(34e)。穿线机构(42)能在相对于针支撑机构背离的第一位置、与接近的第二位置之间摆动,由弹簧(50)向背离的方向加力,具有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摆动时能够将已插入到线插入狭缝的线压入已插入到针插入孔的针(70)的针孔(70a)的穿线销(48b)。在至少局部地围绕针支撑机构的罩(32)上,设有可摆动的操作部件(54)和对操作部件加力的弹簧(56),能通过操作部件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对穿线机构进行摆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穿线装置及该针穿线装置的操作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通过穿线销移动而在针的针孔中容易穿线的针穿线装置及该针穿线装置的操作单元。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针穿线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1的针穿线装置具有:插入针的针插入孔;以与该针插入孔相交的方式延伸的穿线孔;设在穿线孔的入口附近的线放置部;具有线卡定片(穿线销)的工作部件(穿线部件);以及按压工作部件的按压部件。若在将针插入针插入孔并将线安置在线放置部的状态下,用户按压按压部件,则工作部件摆动,线卡定片将安置于线放置部的线引入穿线孔中并使其穿过针孔。另外,若用户解除对按压部件的按压,则在保持线穿过针孔的状态下,工作部件通过弹簧摆动并恢复,返回到原来的状态。专利文献2的针穿线工具具有:插入针的针支撑用孔;以与针支撑用孔相交的方式延伸的贯通路;线放置部;臂部(穿线部件);以及与臂部连接的突出部件(穿线销)。若在将针插入针支撑用孔中并将线安置在线放置部的状态下,用户按压按钮,则臂部摆动,突出部件将安置于线放置部的线移动以使其穿过针孔,若用户解除对按钮的按压,则臂部通过其弹力返回到原来的位置,随之突出部件在保持线穿过针孔的状态下向反方向返回。专利文献3的针穿线装置具有:形成有针插入孔和相对于该针插入孔具有角度地延伸的线插入狭缝的针支撑部件;具有能够在从针支撑部件分离的位置与接近针支撑部件的位置之间移动的穿线销的穿线部件;以及能够相对于针支撑部件移动的转换部件。穿线销在从分离的位置向接近的位置移动时,以使插入到针插入狭缝的线插入到针孔的方式工作。而且,转换部件能够在将穿线部件限制在接近针支撑部件的位置上的位置、与容许穿线部件在从针支撑部件分离的位置与接近的位置之间移动的位置之间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1536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491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9/113529号小册子但是,在这些现有的针穿线装置中,当穿线部件摆动而随之穿线销接近针时,有可能产生由于穿线销的前端与针的针孔以外的部分抵接而不能顺利通过针孔的情况。在产生了这种情况时,若继续强迫操作穿线部件,则穿线销因不能承受其负载而有可能弯曲并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穿线装置,其在穿线销的前端与针的针孔以外的部分抵接而不能穿过针孔时,能够防止穿线销破损。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装卸自如地安装在上述针穿线装置的主体上的操作单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针支撑机构,具有针插入孔和相对于该针插入孔具有角度地相交的线插入狭缝;穿线机构,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在上述针支撑机构上,并且具有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能够将已插入到上述线插入狭缝的线压入已插入到上述针插入孔的针的针孔中的穿线销;第一加力部件,对上述穿线机构向第一位置的方向加力;操作部件,用于克服上述第一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使上述穿线机构向第二位置移动;以及第二加力部件,使上述操作部件与上述穿线机构相对地背离,若对上述操作部件向接近上述穿线机构的方向进行操作,则上述穿线机构被上述第二加力部件推压而克服上述第一加力部件的作用力并向第二位置移动,在上述穿线机构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在上述穿线销与插入到上述针插入孔的针抵接时,上述穿线机构停止向第二位置移动,并且上述操作部件克服上述第二加力部件的作用力并接近上述穿线机构。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二专利技术在第一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局部地围绕上述针支撑机构的罩,上述操作部件安装在该罩上。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三专利技术在第二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罩能够在将上述穿线机构限制在第二位置上的限制位置、与容许上述穿线机构相对于上述针支撑机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容许位置之间移动,当上述罩从限制位置向容许位置移动时,上述第二加力部件在上述穿线机构上滑动。本专利技术中的第四专利技术在第三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罩移动到上述容许位置时,上述穿线机构通过上述第一加力部件向第一位置移动,上述第二加力部件根据该移动发生变形。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五专利技术在第二至第四中任一项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该主体容纳上述针支撑机构和上述穿线机构,并且使上述罩能够在上述限制位置与上述容许位置之间滑动,上述针支撑机构和上述穿线机构能够从上述主体插入和取出,而且上述罩能够相对于上述主体进行装卸。本专利技术中的第六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作单元,形成为能够装卸于针穿线装置上,该针穿线装置具有:针支撑机构,具有针插入孔和相对于该针插入孔具有角度地相交的线插入狭缝;穿线机构,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在上述针支撑机构上,并且具有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能够将已插入到上述线插入狭缝的线压入已插入到上述针插入孔的针的针孔中的穿线销;以及第一加力部件,对上述穿线机构向第一位置的方向加力,上述操作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罩,至少局部地围绕上述针支撑机构;操作部件,安装在该罩上,并且用于克服上述第一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使上述穿线机构向第二位置移动;以及第二加力部件,使上述操作部件与上述穿线机构背离,若对上述操作部件向接近上述穿线机构的方向进行操作,则上述穿线机构被上述第二加力部件推压而克服上述第一加力部件的作用力并向第二位置移动,在上述穿线机构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在上述穿线销与插入到上述针插入孔的针抵接时,上述穿线机构停止向第二位置移动,并且上述操作部件克服上述第二加力部件的作用力并接近上述穿线机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针穿线装置,起到以下效果。即,在穿线机构向接近针支撑机构的方向移动,随之穿线机构的穿线销接近针的情况下,在穿线销的前端与针的针孔以外的部分抵接而不能穿过针孔时,通过第二加力部件变形而能缓冲作用于穿线销的力,能够防止穿线销的破损。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操作单元,起到以下效果。即,相对于主体,通过交换具有穿线销破损防止功能的操作单元与没有穿线销破损防止功能的罩,能够对针穿线装置后续附加穿线销的破损防止功能,或者进行与其相反的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针穿线装置的容纳时的外观图。图2是图1的针穿线装置的容纳时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针穿线装置的容纳时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图4是图1的针穿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1的针穿线装置的内部机构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主体的纵剖视图。图7是罩的纵剖视图。图8是具有弹簧的操作部件的剖视图。图9是图1的针穿线装置的使用时的纵剖视图。图10是图1的针穿线装置的使用时的纵剖视图。图11是图1的针穿线装置的使用时的纵剖视图。图12是图1的针穿线装置的使用时的纵剖视图。图13是图1的针穿线装置的使用时的纵剖视图。图14是表示利用针穿线装置使线穿过针孔的针的图。图15是设有不具有穿线销破损防止功能的罩的针穿线装置的纵剖视图。图16是用于说明在设有不具有穿线销破损防止功能的罩的主体上,或者在设有具有穿线销破损防止功能的操作单元的主体上,更换内部机构单元的情况的说明图。图中:10-针穿线装置,30-主体,32-罩(操作单元),34-针支撑机构,34c-针插入孔,34e-针插入狭缝,42-穿线机构,48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针穿线装置及该针穿线装置的操作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针支撑机构,具有针插入孔和相对于该针插入孔具有角度地相交的线插入狭缝;穿线机构,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在上述针支撑机构上,并且具有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能够将已插入到上述线插入狭缝的线压入已插入到上述针插入孔的针的针孔中的穿线销;第一加力部件,对上述穿线机构向第一位置的方向加力;操作部件,用于克服上述第一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使上述穿线机构向第二位置移动;以及第二加力部件,使上述操作部件与上述穿线机构相对地背离,若对上述操作部件向接近上述穿线机构的方向进行操作,则上述穿线机构被上述第二加力部件推压而克服上述第一加力部件的作用力并向第二位置移动,在上述穿线机构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在上述穿线销与插入到上述针插入孔的针抵接时,上述穿线机构停止向第二位置移动,并且上述操作部件克服上述第二加力部件的作用力并接近上述穿线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15 JP 2011-2749201.一种针穿线装置,具有:针支撑机构,具有针插入孔和相对于该针插入孔具有角度地相交的线插入狭缝;穿线机构,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在上述针支撑机构上,并且具有在从上述第一位置向上述第二位置移动时,能够将已插入到上述线插入狭缝的线压入已插入到上述针插入孔的针的针孔中的穿线销;第一加力部件,对上述穿线机构向上述第一位置的方向加力;操作部件,用于克服上述第一加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使上述穿线机构向上述第二位置移动;以及第二加力部件,使上述操作部件与上述穿线机构相对地背离,若对上述操作部件向接近上述穿线机构的方向进行操作,则上述穿线机构被上述第二加力部件推压而克服上述第一加力部件的作用力并向上述第二位置移动,在上述穿线机构向上述第二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在上述穿线销与插入到上述针插入孔的针抵接时,上述穿线机构停止向第二位置移动,并且上述操作部件克服上述第二加力部件的作用力并接近上述穿线机构,上述针穿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局部地围绕上述针支撑机构的罩,上述操作部件安装在该罩上,上述罩能够在将上述穿线机构限制在上述第二位置上的限制位置、与容许上述穿线机构相对于上述针支撑机构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容许位置之间移动,当上述罩从上述限制位置向上述容许位置移动时,上述第二加力部件在上述穿线机构上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罩移动到上述容许位置时,上述穿线机构通过上述第一加力部件向上述第一位置移动,上述第二加力部件根据该移动发生变形。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芳男铃木智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寿维斯特克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