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打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794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0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全自动打磨机,包括底板、工作台、打磨装置、定位装置与压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带动所述旋转台运转的驱动装置;打磨装置包括砂轮、为所述砂轮提供动力的传动装置、以及用于调整砂轮位置的位移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并调整所述砂轮进给量的电控装置。通过电控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将转动力传递给旋转台,在工件与打磨机相近一侧磨削完成后可通过旋转台的转动,调整磨削位置,无需手动更换调整,实现全自动磨削工件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全自动加工工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工作误差,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人员无需近距离作业,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打磨机
技术介绍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多元化,工业生产对机械设备及控制系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及外观也日益重视。目前,大多说产品在加工成型初期,由于加工点焊时工件表面存在焊点,或由于切削加工时存在的划痕等问题,导致产品的表面较粗糙,光洁度较差,影响日常使用,为保证产品的表面光洁度,满足市场需求,一般的产品加工成型后需对产品进行磨削、抛光,提升产品质量,传统的磨削工艺主要采用人工操作,劳动量较大,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人工操作时会存在误差,无法保证工件的尺寸要求,次品率较高,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在人工近距离操作时,产生的废屑会被操作人员吸入肺部,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传统工艺采用人工对工件进行打磨,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下,误差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且存在健康隐患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打磨机,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人员身体健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打磨机,包括底板、工作台、用于磨削工件的打磨装置、以及用于将工件压紧固定的压紧装置; 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旋转台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旋转台运转的驱动装置; 所述打磨装置至少为一个,其包括砂轮、为所述砂轮提供动力的传动装置、以及用于调整砂轮位置的位移调节装置; 所述打磨机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装置与位移调节装置电连接控制旋转台的运转并调整所述砂轮进给量的电控装置。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为对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两侧的2个。优选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机构与第二压紧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前后端可同时设置第一压紧机构或第二压紧机构或将第一压紧机构与第二压紧机构对称设置于前后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水平推进气缸与垂直升降气缸,所述水平推进气缸前端设置有压紧杆。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底板铰接固定的转动气缸以及位于所述转动气缸前端的支撑杆,所述转动气缸与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锁紧件。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砂轮位置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砂轮前缘与所述工作台之间,且与所述砂轮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优选的,所述位移调节装置包括纵向进给机构、横向进给机构以及砂轮升降机构。优选的,所述横向进给机构包括依次联动的电机、传动杆与传动带,所述电机为一台,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带联动。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驱动或气缸带动凸轮驱动。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所在的一侧还设置有对砂轮进行预磨削的砂轮修复机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全自动打磨机,包括底板、工作台、打磨装置与压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带动所述旋转台运转的驱动装置;打磨装置包括砂轮、为所述砂轮提供动力的传动装置、以及用于调整砂轮位置的位移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并调整所述砂轮进给量的电控装置。通过电控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将转动力传递给旋转台,在工件与打磨机相近一侧磨削完成后可通过旋转台的转动,调整磨削位置,无需手动更换调整,实现全自动磨削工件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全自动加工工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工作误差,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人员无需近距离作业,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打磨机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打磨机中第一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打磨机中第二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打磨机中横向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01、底板 102、工作台103、打磨装置 104、旋转台;105、砂轮 106、纵向进给机构107、横向进给机构108、砂轮升降机构109、直线滑轨110、防尘带111、砂轮电机112、定位销113、光电传感器114、砂轮修复机构115、第一压紧机构116、第二压紧机构; 201、支架202、水平推进气缸203、垂直升降气缸204、压紧杆; 301、转动气缸302、支撑杆303、调整杆304、固定杆305、锁紧件; 401、横向进给电机402、传动杆403、传动带404、纵向进给电机405、同步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打磨机,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人员身体健康的目的。如图1-4所示,一种全自动打磨机,包括底板101、设置于底板101上的工作台102、用于磨削工件的打磨装置103、以及用于将工件定位、压紧的定位装置与压紧装置; 工作台102上设置有旋转台104,工作台102下方设置有与旋转台104固定连接并带动旋转台104运转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装置可为伺服电机带动丝杆传动或采用气缸带动凸轮传动,在工件与打磨装置靠近一侧加工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旋转台转动切换磨削位置,旋转台转动角度可通过驱动装置根据工件的结构进行调节。旋转台104与工作台102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未示出),避免旋转台在转动过程中与工作台之间的接触碰撞损坏。打磨装置为对称设置于工作台102两端的两个,其包括砂轮105、为砂轮105提供动力的传动装置、以及用于调整砂轮105位置的位移调节装置;打磨机还包括分别与驱动装置、传动装置与位移调节装置电连接控制旋转台104的运转并调整砂轮105进给量的电控装置。通过电控装置调节砂轮空行程时的快速进给,磨削慢进给时每一次的进给量。打磨装置的数量还可为一个或多个,具体视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制。通过电控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将转动力传递给旋转台,在工件与打磨机相近一侧磨削完成后可通过旋转台的转动,调整磨削位置,无需手动更换调整,实现全自动磨削工件的目的。定位装置为设置于旋转台104上对工件进行径向定位的定位销112,工件上设置有与定位销112相对应的定位孔,通过定位销112径向定位工件,防止工件的水平移动。定位销的数量至少为2个。定位装置还可为设置于旋转台上的挡板或挡销等,具体不做限制。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机构115与第二压紧机构116,第一压紧机构115与第二压紧机构116对称设置于工作台102的前后两端。工作台102的前后端可同时设置第一压紧机构115或第二压紧机构116,且第一压紧机构115或第二压紧机构116的数量可为1、2、3或多个,具体数量不做限制。第一压紧机构115包括支架201、固定设置于支架201上的水平推进气缸202与垂直升降气缸203,水平推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工作台、用于磨削工件的打磨装置、以及用于将工件压紧固定的压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旋转台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旋转台运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至少为一个,其包括砂轮、为所述砂轮提供动力的传动装置、以及用于调整砂轮位置的位移调节装置;所述打磨机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装置与位移调节装置电连接控制旋转台的运转并调整所述砂轮进给量的电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工作台、用于磨削工件的打磨装置、以及用于将工件压紧固定的压紧装置; 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旋转台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旋转台运转的驱动装置; 所述打磨装置至少为一个,其包括砂轮、为所述砂轮提供动力的传动装置、以及用于调整砂轮位置的位移调节装置; 所述打磨机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装置与位移调节装置电连接控制旋转台的运转并调整所述砂轮进给量的电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为对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两侧的2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机构与第二压紧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前后端可同时设置第一压紧机构或第二压紧机构或将第一压紧机构与第二压紧机构对称设置于前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水平推进气缸与垂直升降气缸,所述水平推进气缸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军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