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2571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包括一光电连接器,光电连接器具有一对接部用以供带有光纤线缆的一插头对接,在对接部的前方设置一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以固定光纤线缆,并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在外力拉扯或碰撞下,由于所述固定装置可固定所述插头一侧的所述光纤线缆,该侧后端的光纤线缆晃动时不会带动所述光纤插头,可保证所述光纤插头与所述光电连接器的对接精确稳定,保证信号传输良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可固定光纤线缆的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连接器可以为显示器及视频提供信号传输途径,然,在日益高速化的发展趋势下,普通电连接器的传输速率已不足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高速传输的连接器成为发展方向。目前的一种高速传输的连接器组件是采用光纤信号代替单纯的电信号传输,可加快传输速率。该连接器组件具有一光电连接器,所述光电连接器具有一对接部,用以与一光纤插头对接,可将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光电连接器内。所述光纤插头的一侧具有一对接口与所述对接部对接,所述对接部与对接口均设有对接点,所述对接点彼此对准,使光信号可精确稳定的传输至所述光电连接器,所述光纤插头的另一侧连接有光纤线缆,所述光信号通过所述光纤线缆传导至所述光纤插头。在外力作用下或不小心碰撞时,所述光纤线缆会晃动,带动所述光纤插头的移位,使得所述对接点彼此对位不准或对接不稳定,从而导致所述光纤插头与所述光电连接器信号传输不良,传输速率也会受到影响,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光纤线缆防止对位不准的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光纤线缆,包括一座体,所述座体侧缘设有一固定部,一盖体盖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盖体具有一基部用以压制所述光纤线缆定位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基部朝所述座体侧缘弯折延伸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有一扣持部扣持所述固定部,所述弹性片设有一操作部,所述弹性片具有一旋转中心位于所述扣持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当施力于所述操作部,所述弹性片沿所述旋转中心旋转,带动所述扣持部解除对所述固定部的扣持。进一步,所述座体具有一上表面,所述基部盖设于所述上表面,所述操作部高于临近所述操作部处的所述上表面,所述扣持部低于所述上表面。进一步,所述座体的上方设有一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为所述操作部提供朝向所述座体变形的空间。 进一步,所述操作部相对所述扣持部远离所述座体侧缘。进一步,至少一弹性臂自所述弹性片底部弯折向上延伸,其自由端形成所述操作部。进一步,所述盖体具有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与所述弹性片位于所述基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盖体可绕所述枢接部转动而与所述座体形成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进一步,所述旋转中心是所述弹性片自所述基部弯折的弯折点。一种连接器组件,可焊接于一电路板,包括一光电连接器,具有一对接部用以供带有光纤线缆的一插头对接,一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对接部的前方,所述固定装置用以固定所述光纤线缆,并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进一步,所述光电连接器包括一电连接器和一光纤连接器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以及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端子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光纤连接器具有一内置电路板和一光电转换模块,所述内置电路板一侧导接所述端子,另一侧导接所述光电转换模块。进一步,所述光电连接器用以与所述插头对接,所述插头一侧连接有所述光纤线缆,另一侧设有一对接口与所述对接部对接,从而将所述光纤线缆传输的信号传递至所述光电连接器。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具有一座体以及枢接于所述座体上的一盖体,所述盖体可压制所述光纤线缆定位于所述座体上。进一步,所述盖体具有一基部盖设于所述座体,所述基部朝所述座体侧缘弯折延伸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有一扣持部扣持所述座体,所述弹性片设有一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相对所述扣持部远离所述座体侧缘,所述弹性片具有一旋转中心,所述旋转中心位于所述扣持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当朝向所述座体侧缘按压所述操作部,所述弹性片沿所述旋转中心转动,所述扣持部远离所述按压方向,解除对所述座体的扣持。进一步,所述座体侧缘设有一固定部,所述扣持部扣持所述固定部。进一步,所述座体具有一上表面,所述基部盖设于所述上表面,所述操作部高于临近所述操作部处的所述上表面,所述扣持部低于所述上表面。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内设有至少一固持脚,所述固持脚可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电连接器组件,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其包括一光电连接器,所述光电连接器具有一对接部用以供带有光纤线缆的一插头对接,在所述对接部的前方设置一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以固定所述光纤线缆,并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在外力拉扯或碰撞下,由于所述固定装置可固定所述插头一侧的所述光纤线缆,该侧后端的光纤线缆晃动时不会带动所述光纤插头,可保证所述光纤插头与所述光电连接器的对接精确稳定,保证信号传输良好。所述固定装置具有一座体,所述座体侧缘设有一固定部,一盖体盖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盖体具有一基部用以压制所述光纤线缆定位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基部朝所述座体侧缘弯折延伸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有一扣持部扣持所述固定部,所述弹性片设有一操作部,所述弹性片具有一旋转中心位于所述扣持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当施力于所述操作部,所述弹性片沿所述旋转中心旋转,带动所述扣持部解除对所述固定部的扣持,采用杠杆原理可简单方便的打开所述盖体对所述座体的扣持,当所述光纤线缆或所述光纤插头损坏时,可方便的拆卸更换。且所述操作部高于所述座体的上表面,在所述座体上方形成一让位空间供所述操作部朝向所述座体变形,使得所述操作部朝向所述座体的变形空间位于所述座体上方,占用所述座体一侧的空间较小,节省占用电路板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未固定光纤线缆时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固定光纤线缆时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固定光纤线缆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解除固定光纤线缆时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装置及其连接器组件打开盖体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光纤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可固定于一电路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座体,所述座体侧缘设有一固定部;???一盖体盖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盖体具有一基部用以压制所述光纤线缆定位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基部朝所述座体侧缘弯折延伸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有一扣持部扣持所述固定部,所述弹性片设有一操作部,所述弹性片具有一旋转中心位于所述扣持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当施力于所述操作部,所述弹性片沿所述旋转中心旋转,带动所述扣持部解除对所述固定部的扣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光纤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可固定于一电路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一座体,所述座体侧缘设有一固定部; 一盖体盖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盖体具有一基部用以压制所述光纤线缆定位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基部朝所述座体侧缘弯折延伸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有一扣持部扣持所述固定部,所述弹性片设有一操作部,所述弹性片具有一旋转中心位于所述扣持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 当施力于所述操作部,所述弹性片沿所述旋转中心旋转,带动所述扣持部解除对所述固定部的扣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具有一上表面,所述基部盖设于所述上表面,所述操作部高于临近所述操作部处的所述上表面,所述扣持部低于所述上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上方设有一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为所述操作部提供朝向所述座体变形的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相对所述扣持部远离所述座体侧缘。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弹性臂自所述弹性片底部弯折向上延伸,其自由端形成所述操作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与所述弹性片位于所述基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盖体可绕所述枢接部转动而与所述座体形成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中心是所述弹性片自所述基部弯折的弯折点。8.一种连接器组件,可焊接于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电连接器,具有一对接部用以供带有光纤线缆的一插头对接; 一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对接部的前方,所述固定装置用以固定所述光纤线缆,并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民陈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