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199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包括:一底座和一上盖,底座内设有一发射光组件、一接收光组件,位于所述底座和上盖接合面之间四周还设有一电磁屏蔽垫片,该垫片四周边缘设有多个弹性齿片,该弹性齿片一部分触点与所述上盖四周边缘接触后形成导电连接,另一部分触点与所述底座四周边缘接触后也形成导电连接。这样就增加底座和上盖的接触点,形成多个导电连接点,从而提高电磁屏蔽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光收发模块的传输速度的加快而越来越多地遇到的一种障碍涉及电磁干扰或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是由光收发模块的部件产生的电噪声,以模块发射的电磁波形式表现。光收发模块的封装尤其是以高传输速度工作的光收发模块封装特别容易产生电磁干扰EMI。该现象是不希望的,这是由于EMI能够干扰其它电子元件的正常运行。尤其当光收发模块生成速度增大时其物理配置在抑制EMI方面做得较差。光收发模块的一些区域如模块底座和上盖的之间的接合处以及同轴光组件和模块底座之间彼此圆弧形外部轮廓接合装配面,均比其它区域更容易产生电磁干扰。解决EMI辐射的有效的方法是电磁屏蔽。电磁屏蔽是利用屏蔽体对电磁波产生衰减作用,从而减少避免电磁波的造成干扰或伤害。用作屏蔽的材料分为高导电率材料和高磁导率材料。其中导电材料是屏蔽原理是利用其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感应电流,这些电流按照楞次定律将会削弱电磁波的通过,屏蔽壳内部的元件或设备所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不至于影响外部设备或人体安全。对于导体材料的电磁屏蔽,用整体的金属外壳来实现是效果最好的,但实际应用中,由于设计和装配需要,模块底座与上盖、光组件适配器外壳与底座之间导电连接点少,会大大影响了整个光模块的电磁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电连接点多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其EMI屏蔽效果好。为达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包括:一底座和一上盖,底座内设有一发射光组件、一接收光组件,位于所述底座和上盖接合面之间四周还设有一电磁屏蔽垫片,该垫片四周边缘设有多个弹性齿片,该弹性齿片一部分触点与所述上盖四周边缘接触后形成导电连接,另一部分触点与所述底座四周边缘接触后也形成导电连接。所述发射光组件和接收光组件两适配器上还分别设有一电磁屏蔽环。所述电磁屏蔽环的外环或内环四周边缘设有多个弹性齿片,该弹性齿片一部分触点与所述发射光组件和接收光组件两适配器外壳接触后形成导电连接,另一部分触点与底座接触后也形成导电连接。所述弹性齿片为正、反面均设有凸起的波浪形齿片。所述弹性齿片为T字形扭转齿片。所述弹性齿片为向两侧交错伸展齿片。上述结构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由于底座和上盖之间接合面四周设有一电磁屏蔽垫片。另外,发射光组件和接收光组件两适配器上也分别设有一电磁屏蔽环,无论是电磁屏蔽垫片还是磁屏蔽环,其材质均为导电材质,且均设有多个触点的弹性齿片,这些触点可以保证底座与上盖、组件适配器外壳与底座之间均导电连接,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光模块的电磁屏蔽效果。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分解示意图;图2表示图1所示电磁屏蔽垫片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A表示图1所示电磁屏蔽环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3B表示图1所示电磁屏蔽环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3C表示图1所示电磁屏蔽环第三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3D表示图1所示电磁屏蔽环第四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如图1所不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包括:一底座10和一上盖20,底座内设有一发射光组件30、一接收光组件40,位于所述底座10和上盖20接合面之间四周还设有一电磁屏蔽垫片50,如图2所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该垫片四周边缘设有多个弹性齿片,该弹性齿片一部分触点51与所述上盖20四周边缘接触后形成导电连接,另一部分触点52与所述底座10四周边缘接触后也形成导电连接,在底座10和上盖20接合面之间四周设置电磁屏蔽垫片50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底座10和上盖20的接触点,形成多个导电连接点,从而提高电磁屏蔽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电磁屏蔽效果,所述发射光组件30和接收光组件40两适配器上还分别设有一电磁屏蔽环60。该电磁屏蔽环60的外环或内环四周边缘设有多个弹性齿片,该弹性齿片一部分触点与光组件适配器外壳接触后形成导电连接点,另一部分触点与底座10接触后也形成导电连接点,如图3A、3B和3C所示的电磁屏蔽环60,其弹性齿片设置于电磁屏蔽环60的外环上;而如图3D所示的电磁屏蔽环60,其弹性齿片设置于电磁屏蔽环60的内环上。无论是电磁屏蔽垫片50或电磁屏蔽环60的弹性齿片,其形状均可以是相同的。如图3A所示的弹性齿片为正、反面均设有凸起60A、60A’的波浪形齿片,分别与光组件适配器外壳和底座10呈导电连接。如图3B所示的弹性齿片为T字形扭转齿片,其齿片头部对角两个点60B、60B’分别与光组件适配器外壳和底座10呈导电连接。如图3C所示的弹性齿片为向两侧交错伸展齿片60C、60C’分别与光组件适配器外壳和底座10呈导电连接。如图3D所示的弹性齿片为向两侧交错伸展齿片60D、60D’分别与光组件适配器外壳和底座10呈导电连接。当然,弹性齿片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只要能够增加底座与上盖、底座与适配器外壳的接触点,均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包括:一底座和一上盖,底座内设有一发射光组件、一接收光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底座和上盖接合面之间四周还设有一电磁屏蔽垫片,该垫片四周边缘设有多个弹性齿片,该弹性齿片一部分触点与所述上盖四周边缘接触后形成导电连接,另一部分触点与所述底座四周边缘接触后也形成导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包括:一底座和一上盖,底座内设有一发射光组件、一接收光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底座和上盖接合面之间四周还设有一电磁屏蔽垫片,该垫片四周边缘设有多个弹性齿片,该弹性齿片一部分触点与所述上盖四周边缘接触后形成导电连接,另一部分触点与所述底座四周边缘接触后也形成导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光组件和接收光组件两适配器上还分别设有一电磁屏蔽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何伟强许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