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单元、发电系统及充放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2388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单元、发电系统及充放电系统。蓄电单元(7)具备:蓄积电力的蓄电部(71)、转换电力的转换器(72)、配置于转换器的附近的第1温度检测部(75a)、和至少收纳转换器、第1温度检测部及蓄电部的框体(7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蓄电单元、发电系统及充放电系统,尤其涉及具备可蓄积电力的蓄电部的蓄电单元、发电系统及充放电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一种具备可蓄积电力的蓄电池的发电系统。这种发电系统例如已经被日本特开平11-127546号公报公开。在该发电系统中,太阳能发电模块与电力系统互联。并且,太阳能发电模块连接着蓄电池,以便可蓄积太阳能发电模块的发电电力。蓄电池也可构成为:还由电力系统进行充电。另外,蓄电池也可在规定的情况下进行放电来向规定的负载供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275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虽然关于在实际设置系统的情况下如何设置蓄电池没有公开,但是例如为了在室外设置蓄电池的情况下保护蓄电池,而考虑将蓄电池以及蓄电池的充放电所需的设备收纳于框体来进行使用的情形。然而,在将蓄电池收纳于框体的情况下,存在由于来自上述设备的发热及直射阳光而导致框体内的温度(蓄电池的温度)变得易上升的不良情形。并且,在框体内的温度上升了的情况下,可能对蓄电池本身带来不良影响。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将蓄电部收纳于框体来进行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对蓄电部本身带来不良影响的蓄电单元、发电系统及充放电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I方面的蓄电单元具备:蓄积电力的蓄电部、转换电力的转换器、配置于转换器的附近的第I温度检测部、和至少收纳转换器、第I温度检测部及蓄电部的框体。其中,“转换器的附近”是指,以转换器为中心,从转换器到框体的内壁为止的距离之中的最长距离的一半距离的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面的蓄电单元,其中,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收纳于所述框体且控制所述转换器,在判断出由所述第I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规定的第I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转换器的驱动。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逆变器,所述逆变器收纳于所述框体,在判断出由所述第I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所述第I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转换器及所述逆变器的驱动。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第I电力供给路径,所述第I电力供给路径从所述蓄电部向规定的负载供电,在判断出由所述第I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所述第I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转换器的驱动,并且停止用于进行所述蓄电部的经由所述转换器的充电动作和经由所述第I电力供给路径的放电动作的设备的驱动。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第2电力供给路径,所述第2电力供给路径在不经由所述蓄电部的情况下从电力系统向规定的负载供电,在判断出由所述第I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所述第I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蓄电单元的设备之中的所述第2电力供给路径上的设备以外的至少一个设备的驱动。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第2温度检测部,其收纳于所述框体且用于检测所述框体的内部的温度;和排气部,其用于向外部排出所述框体的内部的空气,在判断出由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比所述第I阈值低的规定的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排气部。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排气部构成为:在所述转换器的驱动被停止的情况下也独立地进行动作。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第2温度检测部,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收纳于所述框体并且配置于所述框体的上部,且用于检测所述框体的内部的温度。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排气部,所述排气部按照基于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向外部排出所述框体的内部的空气的方式进行工作。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框体还具备用于吸入外部的空气的进气口,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与所述排气部之间的距离短于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距离。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进气口在所述框体内设置于与设有所述排气部的所述框体的一个侧面相对置的另一个侧面。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排气部在所述框体内配置于所述框体的上部。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在所述框体内设置有通气路径,所述通气路径通过收纳于所述框体内的设备的至少其中一个设备的侧面而朝向所述排气部连接。根据上述蓄电单元,其中,所述转换器收容于箱状的第I收容部内,所述第I温度检测部收容于箱状的第2收容部内,所述第I收容部和所述第2收容部在所述框体内相邻地配置。本技术的第2方面的发电系统具备:发电模块,其与电力系统互联,且利用自然能量来进行发电的发电模块;和蓄电单元,其包括蓄积电力的蓄电部、转换电力的转换器、配置于转换器的附近的第I温度检测部、和至少收纳转换器、第I温度检测部及蓄电部的框体。本技术的第3方面的充放电系统具备:蓄电单元,其包括蓄积电力的蓄电部、转换电力的转换器、配置于转换器的附近的第I温度检测部、和至少收纳转换器、第I温度检测部及蓄电部的框体;和控制部,其控制蓄电单元中所包括的转换器,在判断为由第I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规定的第I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停止转换器的驱动。技术效果即便在将蓄电部收纳于框体来进行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蓄电部的温度上升,因而能够抑制蓄电部的功能下降、并且能够抑制对蓄电部带来不良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发电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示出的第I实施方式的发电系统的切换开关的详细构造(第I状态和第4状态)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图1示出的第I实施方式的发电系统的切换开关的详细构造(第2状态和第3状态)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1示出的第I实施方式的发电系统的切换开关的详细构造(第2状态和第4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发电系统的蓄电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发电系统的蓄电单元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发电系统的蓄电单元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发电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第I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 图7来说明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I)的构造。太阳能发电系统I具备:发电电力输出部2,其输出利用太阳光进行发电而获得的电力;逆变器3,其与电力系统50相连接,且以可以使由发电电力输出部2输出的电力反向流动的方式向电力系统50侧输出;切换开关5及切换开关6,其连接于母线4,其中母线4连接逆变器3及电力系统50 ;和蓄电单元7,其与切换开关6连接。逆变器3具有将从发电电力输出部2输出的直流的电力转换为交流的功能。发电电力输出部2经由逆变器3与电力系统50互联。切换开关5连接着特定负载60。特定负载60是由交流电源驱动的设备。在特定负载60中包括期望始终由电源供电、且需要常时动作的设备。发电电力输出部2包括相互被串联连接的多个太阳能发电模块21。太阳能发电模块21能够利用薄膜硅系、结晶硅系或化合物半导体系等各种太阳能电池来构成。其中,太阳能发电模块21为本技术的“发电模块”的一例。另外,切换开关5经由布线5a而与母线4连接,且经由布线5b而与特定负载60连接。切换开关5经由布线5c及5d、布线6a及6b而与切换开关6连接。该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04 JP 2009-276103;2009.12.04 JP 2009-276351.一种蓄电单元,具备: 蓄电部,其蓄积电力; 转换器,其转换电力; 第I温度检测部,其配置于所述转换器的附近;和 框体,其至少收纳所述转换器、所述第I温度检测部及所述蓄电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单元,其中, 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收纳于所述框体且控制所述转换器, 在判断出由所述第I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规定的第I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转换器的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单元,其中, 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逆变器,所述逆变器收纳于所述框体, 在判断出由所述第1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所述第I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转换器及所述逆变器的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单元,其中, 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第1电力供给路径,所述第I电力供给路径从所述蓄电部向规定的负载供电, 在判断出由所述第1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所述第I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转换器的驱动,并且停止用于进行所述蓄电部的经由所述转换器的充电动作和经由所述第1电力供给路径的放电动作的设备的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单元,其中, 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第2电力供给路径,所述第2电力供给路径在不经由所述蓄电部的情况下从电力系统向规定的负载供电, 在判断出由所述第I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所述第I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蓄电单元的设备之中的所述第2电力供给路径上的设备以外的至少一个设备的驱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单元,其中, 所述蓄电单元还具备: 第2温度检测部,其收纳于所述框体且用于检测所述框体的内部的温度;和 排气部,其用于向外部排出所述框体的内部的空气, 在判断出由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变为比所述第I阈值低的规定的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驱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武山田健池部早人萩原龙藏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