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外壳双屋面板施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7230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外壳双屋面板施工工装,属于核电站工程技术领域。该工装方包括圆钢支撑(2)和圆柱棒支撑,所述圆钢支撑(2)由从底板(4)朝上延伸的预定间距左、右圆钢构成;所述圆柱棒支撑由固定在矩形锚固板(9-1)上的垂向中心棒(9-2)、由中心棒(9-2)两侧分别侧向延伸的翼板(9-3)、固连在翼板外边缘的套管(9-4)构成;安插时,所述两套管(9-4)分别套在左、右圆钢上。该工装为实现不受狭小间距限制、无需吊车的核电站外壳双屋面板施工方法奠定了基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施工工装,尤其是核电站外壳双屋面板施工工装,属于核电站工程

技术介绍
为提高新一代EPR (原子能反应堆(Evolutionary Power Reactors))核电站抵御外侵能力,在含有安全厂房、燃料厂房的核岛外需要增加一层1.8m厚的防飞行器撞击钢筋混凝土外壳结构。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此两厂房(统称为内厂房)内屋面板与1.8m厚的外壳构成的外屋面板之间的间隙仅有300mm,施工完成后,必须确保该空隙间没有任何残留物质。在如此窄小空间完成1.8m外壳外屋面板的施工,面临的技术难题是:1)双屋面板间间距仅300mm,板间使用传统楼板支撑及底模铺设无法进行支撑体系的施工,若采用塞垫方式,则会发生塞垫材料无法取出的结果,无法达到设计规范的要求;2)若采用预制吊装方式,按预制构件尺寸大小判断,必须采用大型吊车吊装施工,而现场实际情况无法提供大型吊车站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施工难题,提出一种为实现核电站外壳双屋面板施工方法而设计的工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核电站外壳双屋面板施工工装包括圆钢支撑(2)和圆柱棒支撑,所述圆钢支撑(2)由从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核电站外壳双屋面板施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圆钢支撑(2)和圆柱棒支撑,所述圆钢支撑(2)由从底板(4)朝上延伸的预定间距左、右圆钢构成;所述圆柱棒支撑由固定在矩形锚固板(9?1)上的垂向中心棒(9?2)、由中心棒(9?2)两侧分别侧向延伸的翼板(9?3)、固连在翼板外边缘的套管(9?4)构成;安插时,所述两套管(9?4)分别套在左、右圆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核电站外壳双屋面板施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圆钢支撑(2)和圆柱棒支撑,所述圆钢支撑(2)由从底板(4)朝上延伸的预定间距左、右圆钢构成;所述圆柱棒支撑由固定在矩形锚固板(9-1)上的垂向中心棒(9-2)、由中心棒(9-2)两侧分别侧向延伸的翼板(9-3)、固连在翼板外边缘的套管(9-4)构成;安插时,所述两套管(9-4)分别套在左、右圆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权晏景晟魏权宗周崇刚陈志勇聂富兵周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