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42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所述自动转换机构包括:立柱、磨头体,在立柱和磨头体之间设置有磨头拖板,磨头拖板一侧固定在立柱上,磨头拖板另一侧与磨头体之间设置有自动松开锁紧装置、驱动旋转复位装置和铰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立柱和磨头体之间有磨头拖板,磨头体可在磨头拖板上自动松开旋转一定倾斜角度再压紧达到粗、精磨自动转换,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了磨头几吨压紧力瞬间松开旋转一定角度再压紧,几吨压紧力瞬间松开需几百公斤油压来完成,结构紧凑难度太大,旋转后又达到压紧状态,并能保证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磨大切削量状态下的可靠性,解决粗、精磨非常方便的自动转换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特别涉及的是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 精磨自动转换机构。技术背景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的立柱1与床身12之间由 调整螺钉5连接,磨头体3和固定在其下面的砂轮卡盘4与立柱1固定为一 体。大型工件在上述立轴圆台平面磨床上一次装卡完成粗、精磨加工,必须 将立柱1与床身12锁紧的调整螺钉5松开,再将立柱调斜带动磨头体3、砂 轮卡盘4倾斜一定角度后,再锁紧调整螺钉5,进行粗磨加工;粗磨加工完 成后,再松开调整螺钉5,调整立柱1复位,立柱1带动磨头体3、砂轮卡 盘4使其中心线恢复垂直工作台面,机床达精磨状态后精磨。上述现有技术要想一次装卡完成粗、精磨加工,在不卸下工件前提下, 需多次反复松幵、锁紧调整螺钉5,才能达到精磨理想状态,调整过程存在 效率低、难度大,达到精磨理想状态费时、费力。如果对下一个工件进行粗 磨时,在机床处在精磨状态的情况下,完成粗磨效率极底,不能发挥机床作 用。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用户大多数先将机床调整为粗磨状态, 先粗磨一批工件后,再调整机床为精磨状态,完成一批工件的精磨。当机床 调整好精磨状态,如果想粗磨零件,还得将机床调整为粗磨状态。目前国内 还没有提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磨头体和固定在其 下面的砂轮卡盘与立柱之间设置具有能自动转换,方便调整的立轴圆台平面 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 换机构,所述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包括立柱、磨头体, 在所述立柱和磨头体之间设置有磨头拖板,所述磨头拖板一侧固定在立柱 上,磨头拖板另一侧与磨头体之间设置有弹簧夹紧油缸的自动松开锁紧装 置、液压控制系统驱动的旋转复位装置和铰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在立柱和磨头体之间设置有磨头拖板, 磨头体可在磨头拖板上自动松开旋转一定倾斜角度再压紧达到粗、精磨自动 转换,避免现有技术多次反复松开、锁紧调整螺钉调整立柱和磨头体带来的 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磨头几吨压紧力瞬间松开旋转一定角度再压紧,几吨压紧力瞬间松开需几百公斤油压来完成,结构紧凑难度太大,旋转后又达到压 紧状态,并能保证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磨大切削量状态下的可靠性,解决行 业中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非常方便的自动转换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磨头拖板与立柱、磨头体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l左视图; 图3是图2中弹簧夹紧油缸纵剖面图。 《附图中主要序号的说明》 1:立柱 2:磨头拖板4:砂轮卡盘 5:调整螺钉7:左顶缸 8:旋转定位柱10:弹簧夹紧油缸11:铰接轴 13:"U"型槽 14:左定位块16:油腔 17:蝶形簧19:活塞 A:磨头拖板和J具体实施方式3:磨头体 6:零位定位柱 9:右顶缸 12;床身 15:右定位块 18:弹簧油缸套体 f头体之间接触面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图1本专利技术磨头拖板与立柱、磨头体连接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左 视图;图3是图2中弹簧夹紧油缸纵剖面图。如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提供一种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 换机构,所述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包括立柱l、磨头体 3,在所述立柱1和磨头体3之间设置有磨头拖板2,所述磨头拖板2 —侧固 定在立柱1上,磨头拖板2另一侧与磨头体3之间设置有弹簧夹紧油缸10 的自动松开锁紧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图未示)驱动的旋转复位装置和铰接 装置。上述各装置能完成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功能。如图3所示,所述弹簧夹紧油缸10安装在磨头拖板2与磨头体3接触 的4个角上,该弹簧夹紧油缸10包括固定在磨头体3内其端面紧贴在磨 头拖板2面上的弹簧油缸套体18;滑动配合在弹簧油缸套体18内的活塞19; 套装在活塞19和弹簧油缸套体18之间的蝶形簧17;在活塞19内设置有连 通液压控制系统(图未示)和蝶形簧17—侧的油腔16。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复位装置固定安装在磨头拖板2上部并位于磨头 体3上部"U"型槽13内两侧,所述旋转复位装置的结构包括与液压控制 系.统(图未示)连接的左顶缸7和右顶缸9、限制左顶缸7和右顶缸9行程 的零位定位柱6和旋转定位柱8;所述零位定位柱6和左顶缸7位于磨头体 3上部"U"型槽13内的左侧;所述旋转定位柱8和右顶缸9位于位于磨头 体3上部"U"型槽13内的右侧。所述磨头体3上部"U"型槽13内左右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左定位块14 和右定位块15;当磨头体3中心线垂直工作台面时,零位定位柱6的端面接 触左定位块14;当磨头体3中心线向左倾斜为设定角度时,即连接在磨头体 3下部的工作台面也随之倾斜为设定角度,旋转定位柱8的端面恰好接触右 定位块15,完成磨头体3旋转动作。所述铰接装置是铰接轴11,所述铰接轴11位于驱动旋转复位装置下部磨头体3的中心,铰接轴11 一端固定在磨头拖板2上,铰接轴11另一端铰 接嵌入在磨头体3内。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程序作如下说明1. 粗磨状态按下液压控制系统(图未示)的按纽,高压油进入弹簧夹 紧油缸10的油腔16内,液压油压縮蝶形簧17,使活塞19端面与弹簧油缸 套体18之间压力消失,使磨头拖板2和磨头体3之间接触面A夹紧点松开, 当夹紧点松开压力达到一定时,左顶缸7将磨头体3顶向左旋转,右定位块 15靠住旋转定位柱8,液压控制系统油压卸荷,弹簧夹紧油缸10内的压縮 蝶形簧17复位,接触面A处夹紧点夹紧,进入粗磨状态加工。2. 精磨状态按下液压控制系统(图未示)的按纽,髙压油进入弹簧夹 紧油缸10的油腔16内,液压油压縮蝶形簧17,使活塞19端面与弹簧油缸 套体18之间压力消失,使磨头拖板2和磨头体3之间接触面A夹紧点松开, 当夹紧点松开压力达到一定时,使磨头拖板2和磨头体3之间接触面A夹紧 点松开,当夹紧点松开压力达到一定时,右顶缸9将磨头体3顶向右旋转, 左定位块14靠住零位定位柱6,液压控制系统油压卸荷,弹簧夹紧油缸10 内的压縮蝶形簧17复位,接触面A处夹紧点夹紧,进入精磨状态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所述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包括立柱(1)、磨头体(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1)和磨头体(3)之间设置有磨头拖板(2),所述磨头拖板(2)一侧固定在立柱(1)上,磨头拖板(2)另一侧与磨头体(3)之间设置有弹簧夹紧油缸(10)的自动松开锁紧装置、液压控制系统驱动的旋转复位装置和铰接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紧油缸(10)安装在磨头拖板(2)与磨头体(3)接 触的4个角上,该弹簧夹紧油缸(10)包括固定在磨头体(3)内其端面 紧贴在磨头拖板(2)面上的弹簧油缸套体(18);滑动配合在弹簧油缸套 体(18)内的活塞(19);套装在活塞(19)和弹簧油缸套体(18)之间的 蝶形簧(17);在活塞(19)设置有连通液压控制系统和蝶形簧(17) —侧 的油腔(16)。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复位装置固定安装在磨头拖板(2)上部并位于磨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所述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粗精磨自动转换机构包括:立柱(1)、磨头体(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1)和磨头体(3)之间设置有磨头拖板(2),所述磨头拖板(2)一侧固定在立柱(1)上,磨头拖板(2)另一侧与磨头体(3)之间设置有弹簧夹紧油缸(10)的自动松开锁紧装置、液压控制系统驱动的旋转复位装置和铰接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书毅任玉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机磨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