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1241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其用于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磁片,其包括卡头和卡座,该卡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段、中段、尾段,该卡头的前段为分叉斜面式结构,该卡头的尾段为螺纹结构,该卡头的中段为呈阶梯状的两层矩形结构;该卡座的一端与该尾段螺合,该卡座的另一端为锥状圆盘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操作方便,提高装卸磁片的合格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行波管中磁聚焦系统装配或拆卸这一
,具体属于一种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
技术介绍
在微波
中,行波管是将带宽和增益结合的最好的器件,其基本原理是慢波系统提供一个轴向传播速度接近电子运动速度并具有足够强的轴向电场的高频电磁波,使电磁波与电子注相互作用使微波信号得到放大,最终得到放大后的微波信号。高速电子束在慢波系统内部运动,如果没有任何外力作用,将会导致发散无法进行和高频电磁波的相互作用。这样就需要一个聚焦系统对电子束进行聚焦,保持电子束的形状。现在行波管常用的聚焦系统为周期永磁聚焦,即采用永磁磁钢加纯铁极靴的形式。行波管的磁聚焦系统由一定数量的极靴和磁片等零件组成。其中极靴已经先固定在行波管的慢波结构中,磁片为圆环式结构,通过充磁工序后,将磁环切成两半,然后放置在两片极靴中间,外用弹性卡环卡紧组成一体,所有磁片组装完成,形成磁聚焦系统。其中极靴为先焊接在慢波系统中,两片极靴间隙设计值均可放入相应的磁环,但由于工艺制造的偏差,导致磁环的部分或者局部放不进极靴间隙中。这是需要将磁片拆卸下进行局部的修配,再进行组装。所以磁聚焦系统的组装过程即为磁片的装配和拆卸过程。在行波管磁片的装配或拆卸过程中,磁片为两个半圆结构,如图5所示,使用时需将两片结构组成整圆。装配或拆卸过程中两半圆磁片由于磁性相互排斥,且要放置两片极靴缝中间,行波管的极靴间隙有时只有几毫米,空间小且需施加外力,手工操作很不方便。同时磁片性易脆,操作时用力不当会导致磁片破碎,破碎后更难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地装卸磁系统,同时提高磁片在装卸过程中的合格率。本技术提供一种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在装配时,夹具抵在两半圆磁片的两侧,向中间施加力,很容易将磁片组装成整体;在拆卸时,夹具抵住两半圆磁片的侧面,一个夹具位置不动,另个夹具逐步收力,磁片由于相互间的斥力向外移动,很易取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其用于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磁片,其包括卡头和卡座,该卡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段、中段、尾段,该卡头的前段为分叉斜面式结构,该卡头的尾段为螺纹结构,该卡头的中段为呈阶梯状的两层矩形结构;该卡座的一端与该尾段螺合,该卡座的另一端为锥状圆盘式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卡头整体宽度相同,该前段远离该卡座的一侧为顶端,该顶端为平面结构,该前段自该顶端为逐渐变大的锥状结构且锥角为5-10°、截面呈矩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顶端的厚度为该磁片厚度的0.2-0.4倍,该前段的锥面长度为该磁片的直径的1.2-2倍。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前段开设有将该前段形成分叉结构的凹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该顶端与该凹槽的交界处采用倒角处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倒角的角度范围为20-40°,该倒角的深度为3mm 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凹槽的槽宽为该磁片的直径的0.2-0.3倍,该凹槽的槽深为该磁片的直径的1-1.5倍。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中段的第一层矩形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段与尾段,该中段的第二层矩形结构一端连接尾段,另一端为自由端。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呈锥状圆盘式结构的卡座的两侧均呈圆柱状,且中部呈锥状结构,靠近该卡头一侧的圆柱直径小于远离该卡头一侧的圆柱直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卡座上圆柱直径较大的侧壁上设置有滚花。本技术的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操作方便,提高装卸磁片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夹具的卡头的横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夹具的卡头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夹具的卡座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应用图1中的夹具的磁片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卡座1、卡头2、尾段3、中段4、前段5、磁片6、凹槽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包括卡头和卡座(即下文的底座),其中,该卡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段、中段、尾段。前段为分叉斜面式结构,中段为两层矩形结构,尾端为螺纹结构;底座为锥状圆盘式结构,中心有螺纹结构。使用时,将底座和卡头连接成一体。卡头的前端斜面式结构,主要是由于极靴间隙小,手工操作难易操作,同时磁片的装卸需要在磁片上施加一定的力。锥状结构可以放入到极靴间,先采用锥状结构的锥面将极靴内部的杂物清除干净,然后在装卸时可以对磁片施加力,便于操作。如果不在磁片上施加力,将会导致磁片由于相斥力的作用,无顺序和方向的移动、甚至飞溅,导致磁片受损。卡头的前段分叉结构,主要是在圆形磁片外径上施加外力时,增加接触面积,更好的使用。包括开槽和倒角结构,如果采用平面式前段,和圆形磁片外径接触时仅为点和面接触,难以在其表面上施加外力。开槽后,在外径方向上形成两个点,可以很好的施加外力。同时前端面为平面结构,将接触的两个点变成两条线,增加力接触面积。卡头的中段和尾端结构,主要为了操作方便,同时卡头整体为矩形结构,主要是对施加力的方向进行判断和使用。底座采用圆盘式结构,主要是施加外力时,可以在侧面握住同时底面抵在掌心位置,易于施加力。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以某具体管型使用的夹具为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如图5所示,磁片6的外径方向尺寸为22mm,内径为IOmm,厚度为2.6mm。加工卡头2,卡头2为长条形,如图2和图3所示,材料为黄铜、紫铜或者硬铝等无磁性且性能偏软但有一定硬度要求的材质。卡头2的整体宽度相同,为磁片6直径的0.4-0.6倍,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的是12mm。卡头2的前段5为分叉斜面式结构,该前段5远离该底座I的一侧为顶端,该顶端为平面结构,厚度一般为磁片6厚度的0.2-0.4倍,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的是0.8mm。自顶端向后为逐渐变大的锥状结构,矩形截面,锥角为5-10°,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的是5° ;锥面长度一般为磁片6的直径的1.2-2倍,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的是32mm。卡头2的中段4为两层矩形结构,其中一个矩形结构和锥状前段5连接,厚度采用状最大厚度,一般由卡头2的锥角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选取的是4.5mm ;长度为20_40mm,这里实际长度为36mm。后面矩形结构为操作方便使用,长度一般为30-40mm,这里选取的是35mm,厚度为6_8mm这里选取的是7mm。卡头2的尾段3为螺纹结构,为标准螺牙,用于连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的为是M6标准螺纹,长为12mm。其卡头2的分叉结构的特征为:在顶端中间有凹槽7将前段5形成分叉结构,如图3所示,凹槽7的槽宽为磁片6的直径的0.2-0.3倍,这里选择是4.8mm ;凹槽7的槽深为磁片6的直径的1-1.5倍,这里选择的是30mm。在顶端和凹槽7交界处采用倒角处理,倒角角度一般为20-40°,这里选择的是30°,其中倒角的深度为3mm。加工底座1,锥状圆盘式结构,如图4所示,材料和卡头2相同。底座I的两侧均呈圆柱状,且中部呈锥状结构,靠近该卡头2 —侧的圆柱直径小于远离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其用于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磁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卡头和卡座,该卡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段、中段、尾段,该卡头的前段为分叉斜面式结构,该卡头的尾段为螺纹结构,该卡头的中段为呈阶梯状的两层矩形结构;该卡座的一端与该尾段螺合,该卡座的另一端为锥状圆盘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其用于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磁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卡头和卡座,该卡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段、中段、尾段,该卡头的前段为分叉斜面式结构,该卡头的尾段为螺纹结构,该卡头的中段为呈阶梯状的两层矩形结构;该卡座的一端与该尾段螺合,该卡座的另一端为锥状圆盘式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卡头整体宽度相同,该前段远离该卡座的一侧为顶端,该顶端为平面结构,该前段自该顶端为逐渐变大的锥状结构且锥角为5-10°、截面呈矩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顶端的厚度为该磁片厚度的0.2-0.4倍,该前段的锥面长度为该磁片的直径的1.2-2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卸行波管磁系统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前段开设有将该前段形成分叉结构的凹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卸行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夏张文丙朱刚刘志意赵艳珩王鹏康张丽袁璟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