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兰盘的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154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法兰盘的浇注装置,该浇注装置主要包括:顶出板、上模、顶出杆、上模角、下模、浇口、定位板;顶出模板位于整个浇注装置的顶部,定位板位于顶出板和上模之间;档圈位于上模的上部,顶出杆的一端与顶出板相连接,另一端穿过上模;上模与下模相配合,在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用于浇注待浇注件的型腔,待浇注件的形状与型腔的形状一致;下模上设有浇口。顶出杆的数量为8根。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浇注装置加工出的产品,合格率能达到85~90%,既能满足用户生产需求,又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电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法兰盘的浇注装置
技术介绍
在V型有载分接开关上有一个法兰盘,该法兰盘是V型有载分接开关的一个关键件。该零件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但壁厚较大,浇注过程中易出现针孔、疏松等缺陷,严重影响产品使用。由于原来是砂型铸造,密封性能试验经常渗漏,产品的合格率仅为25 30%,很难满足用户生产需求。因该法兰盘的年用量为1000多件,因此极具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法兰盘的浇注装置,该装置以改变传统的浇注系统来达到密封要求。一种法兰盘的浇注装置,该浇注装置主要包括:顶出板、上模、顶出杆、上模角、下模、浇口、定位板;顶出板位于整个浇注装置的顶部,定位板位于顶出板和上模之间;上模角位于上模的上部,顶出杆的一端与顶出板相连接,另一端与上模连接;上模与下模相配合,在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用于浇注待浇注件的型腔,待浇注件的形状与型腔的形状一致;下模上设有浇口。顶出杆的数量为8根采用本技术浇注装置加工出的产品,合格率能达到85 90%,既能满足用户生产需求,又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浇注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为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传统的砂型铸造方法容易使产品出现针孔和缩松等到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浇注装置,以控制产品的凝固顺序来达到密封要求,尽可能减少针孔和缩松现象的发生。如图2所示,一种法兰盘的浇注装置,主要包括:顶出板1、上模2、顶出杆3、上模角4、下模6、浇口 7、定位板8。顶出板I位于整个浇注装置的顶部,定位板8位于顶出板I和上模2之间;上模角4位于上模2的上部,顶出杆3的一端与顶出板I相连接,另一端与上模2连接;上模2与下模6相配合,在上模2和下模6之间设有用于浇注待浇注件5的型腔,待浇注件5的形状与型腔的形状一致。顶出杆3可根据需要一般为8根。下模6上设有浇口 7。本技术采用一种新的浇注装置,将原来的砂型铸造改为钢模铸型,成形过程中增加压力,在压力作用下结晶,形成针孔的晶核不能成长,消除了针孔。同时控制浇注件5的凝固顺序,让浇口最后凝固,让浇注件5得到很好的补偿,生产出的产品的致密度高,密封性能得到保证,从而提高了产品合格率,经济效益得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法兰盘的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装置主要包括:顶出板(1)、上模(2)、顶出杆(3)、上模角(4)、下模(6)、浇口(7)、定位板(8);顶出板(1)位于整个浇注装置的顶部,定位板(8)位于顶出板(1)和上模(2)之间;上模角(4)位于上模(2)的上部,顶出杆(3)的一端与顶出板(1)相连接,另一端与上模(2)连接;上模(2)与下模(6)相配合,在上模(2)和下模(6)之间设有用于浇注待浇注件(5)的型腔,待浇注件(5)的形状与型腔的形状一致;下模(6)上设有浇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法兰盘的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装置主要包括:顶出板(I)、上模(2)、顶出杆(3)、上模角(4)、下模(6)、浇口(7)、定位板(8);顶出板(I)位于整个浇注装置的顶部,定位板(8)位于顶出板(I)和上模(2)之间;上模角(4)位于上模(2)的上部,顶出杆(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海田应旭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凯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