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剑龙专利>正文

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106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单向开度送料槽的出料口分别连通有第一直管段和第一级分选器,第一直管段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级分选器、第二直管段与旋风分离器侧壁相连通,第二直管段与中质垃圾收集器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二下料管和第二封气器,旋风分离器底部依次连通有第三封气器和轻质垃圾收集器,旋风分离器顶部通过回气管与除尘器相连通,除尘器通过回气管与可调式鼓风机相连通,第一级分选器与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三下料管和第四封气器,第三下料管与可调试鼓风机通过直管段相连通。所述的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能够通过高速气流对垃圾物质进行冲击,实现垃圾粘性组份的有效分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的
,尤其是一种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垃圾的种类有很多种,现存垃圾分离、分选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难题:1.系统无可调控特性,对垃圾组份的变化不能做出相应分选功能调整。垃圾组份属无规律性废物、特别是随季节变化组份差异较大,单一无法调控的系统,无法实现全年垃圾的有效分选;2.不同种类垃圾分选效果不佳,还需配置大量生产沿线人力进行人工分选,给生产效率及不同种类垃圾的后续分类利用造成了很大的难度;3.现有系统多为开放式系统,垃圾伴生气体外溢严重,严重污染生产环境和厂区周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够有效地的将垃圾分类、分类效果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包括垃圾传送带、设在垃圾传送带下方的单向开度送料槽、第二级分选器、第二直管段、用于提供气流的可调式鼓风机、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中质垃圾收集器和旋风分离器以及除尘器,所述的单向开度送料槽的出料口分别连通有第一直管段和第一级分选器,第一直管段与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一下料管和第一封气器,第一直管段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级分选器、第二直管段与旋风分离器侧壁相连通,第二直管段与中质垃圾收集器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二下料管和第二封气器,旋风分离器底部依次连通有第三封气器和轻质垃圾收集器,旋风分离器顶部通过回气管与除尘器相连通,除尘器通过回气管与可调 式鼓风机相连通,第一级分选器与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三下料管和第四封气器,第三下料管与可调试鼓风机通过直管段相连通。为了能够使生活垃圾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所述的单向开度送料槽为上宽下窄型敞口容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采用此种设计的分选装置,能够通过高速气流对垃圾物质进行冲击,实现垃圾粘性组份的有效分离,各分选器配合适当的气流速度,可实现不同密度垃圾组份的高效分离和回收,同时设备属封闭系统,能有效防止污染性垃圾气体外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垃圾传送带,2.单向开度送料槽,3.第二级分选器,4.第二直管段,5.可调式鼓风机,6.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7.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8.中质垃圾收集器,9.旋风分离器,10.除尘器,11.第一直管段,12.第一级分选器,13.第一下料管,14.第一封气器,15.第二下料管,16.第二封气器,17.第三封气器,18.轻质垃圾收集器,19.第三下料管,20.第四封气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包括垃圾传送带1、设在垃圾传送带I下方的单向开度送料槽2、第二级分选器3、第二直管段4、用于提供气流的可调式鼓风机5、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6、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7、中质垃圾收集器8和旋风分离器9以及除尘器10,单向开度送料槽2为上宽下窄型敞口容器,单向开度送料槽2的出料口分别与第一直管段11和第一级分选器12相连通,第一直管段11依次通过第一下料管13和第一封气器14与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6相连通,第一直管段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级分选器3、第二直管段4与旋风分离器9侧壁相连通,第二直管段4依次通过第二下料管15和第二封气器16与中质垃圾收集器8相连通,在旋风分离器9底部依次与第三封气器17和轻质垃圾收集器18相连通,在旋风分离器9顶部通过回气管与除尘器10相连通,除尘器10通过回气管与可调式鼓风机5相连通,第一级分选器12依次通过第三下料管19和第四封气器20与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7相连通,第三下料管19与可调试鼓风机5通过直管段相连通。本技术的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在使用时,垃圾通过垃圾传送带I传送到单向开度送料槽2内,单向开度送料槽2为上宽下窄型敞口容器,上端为进料口,下端为出料口,生活垃圾在重力作用下和单向开度送料槽2的限流作用(单向挡板,只可以向系统方向打开,不能向输送带方向打开,防止垃圾气体外溢)下,通过单向开度送料槽2下端的出料口进入第一级分选器12的位置,第一级分选器12为第一级文丘里垃圾分离装置,在第一级分选器12处向上运动的高速气流与向下俯冲的垃圾物质产生大的相对速度,气流与垃圾物质发生很强的冲击效应,可很好地消除垃圾物质间的粘性聚集,使垃圾物产生分散分离效应,利用可调式鼓风机5的作用,为整个分选系统提供风选气流,可调式鼓风机5产生的气流通过直管段送入第三下料管19内,第三下料管19接收到直管段送入气流,气流可向两个方向流动,向下通过第四封气器20,封气器是封闭气流使其无法沿第三下料管19向下溢出风选设备,故直管段送入的气流只能被迫沿第三下料管19向上方运动;当气流经过第一分选器12时,气流通道截面显著减小,依据文丘里效应原理,第一分选器12处气流产生降压升速效应;再依据气流中气质速度与物质悬浮关联效应,选择适当的风机气流开度,可在第一分选器12处对垃圾中重质介质垃圾和中、轻质垃圾实现分离,重质垃圾由于密度很大,气流无流使其产生悬浮或上浮效应,只能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分选器12向下运动,通过第三下料管19到达第四封气器20,第四封气器20除具备封闭第三下料管19中气流的作用,还具备使该处积沉的固体垃圾通过的作用,第四封气器20下配备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7,回收垃圾中的重质组分;而中、轻质垃圾由于密度相对较低,在第一分选器12处高速气流的作用下会产生向上流动效应,即在气流的推动下进入第一直管段11,同时,由于垃圾密度的无规律分布特性,第一分选器12处定会有少量重质垃圾在气流的推动作用及垃圾相互碰撞作用下进入第一直管段11,第一直管段11气流截面相对第一分选器12处增大,气流产生增压减速效应,被推入第一直管段11的少量重质垃圾随气流速度的下降在重力作用下落在第一直管段11的下壁面上,在重力及管道弹力的作用下,进入第一直管段11的少量重质垃圾沿管道壁面向下滑落,在滑落过程中进入第一下料管13,并在重力作用下到达第一封气器14,该封气器作用与第四封气器20的作用相同,沉积的垃圾可通过封气器,管道中的气流却无法通过;在第一直管段11中,通过管道流通截面的合理匹配设计,可使中、轻质垃圾在气流的使用下仍向上方流动,进而到达第二级分选器3 ;第二级分选器3为第二级文丘里垃圾分离装置,该处气流再次降压提速,所起作用为使气流加速并产生气动脉动,使中、轻质垃圾在气流脉动下实现进一步分离分散,以便为下一级中、轻质垃圾的顺利分离提供条件;中、轻质垃圾通过第二级分选器3后,进入第二直管段4,第二直管段4截面增大幅度较大,气流速度下降较多,通过合理地设计第二直管段4的流通截面,可使中质垃圾物质在第二直管段4中无法再维持向上悬浮地效应,故中质垃圾在重力作用下落至第二直管段4的下壁面,在重力及管道弹力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垃圾传送带(1)、设在垃圾传送带(1)下方的单向开度送料槽(2)、第二级分选器(3)、第二直管段(4)、用于提供气流的可调式鼓风机(5)、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6)、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7)、中质垃圾收集器(8)和旋风分离器(9)以及除尘器(10),所述的单向开度送料槽(2)的出料口分别连通有第一直管段(11)和第一级分选器(12),第一直管段(11)与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6)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一下料管(13)和第一封气器(14),第一直管段(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级分选器(3)、第二直管段(4)与旋风分离器(9)侧壁相连通,第二直管段(4)与中质垃圾收集器(8)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二下料管(15)和第二封气器(16),旋风分离器(9)底部依次连通有第三封气器(17)和轻质垃圾收集器(18),旋风分离器(9)顶部通过回气管与除尘器(10)相连通,除尘器(10)通过回气管与可调式鼓风机(5)相连通,第一级分选器(12)与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7)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三下料管(19)和第四封气器(20),第三下料管(19)与可调试鼓风机(5)通过直管段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垃圾传送带(I)、设在垃圾传送带(I)下方的单向开度送料槽(2)、第二级分选器(3)、第二直管段(4)、用于提供气流的可调式鼓风机(5)、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7)、中质垃圾收集器(8)和旋风分离器(9)以及除尘器(10),所述的单向开度送料槽(2)的出料口分别连通有第一直管段(11)和第一级分选器(12),第一直管段(11)与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6)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一下料管(13)和第一封气器(14),第一直管段(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级分选器(3)、第二直管段(4)与旋风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剑龙汪建文吕文春
申请(专利权)人:马剑龙汪建文吕文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