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槽进酸防酸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059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槽进酸防酸雾装置,以解决目前进酸时酸雾容易从酸槽内逸出的问题。它包括酸槽本体和连通在酸槽本体顶部的进酸管,进酸管长度延伸至酸槽本体底部区域,进酸管出口在酸液液面以下,进酸管靠近出口的管壁四周开有至少一个出酸孔,进酸管在酸槽本体内靠近顶部区域的管壁上开有防虹吸孔,在酸槽本体内底部安有固定进酸管的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延长进酸管,酸槽进酸时酸液直达罐底,从酸液液面下方进入,消除了酸液的喷射和高速撞击酸液液面现象,有效遏制了HCl气体的挥发,减少了酸雾的产生,减轻了职业伤害和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酸槽进酸防酸雾装置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化工企业、医疗企业、食品企业等行业一般依靠离子交换树脂制取除盐水,而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需依赖大量的烧碱和工业盐酸,普通用于工业盐酸储存的高位酸槽进酸管都是安装在酸槽顶部的,卸酸时,酸液被酸泵抽进酸槽,入口处酸流急速喷射和撞击液面,大量HCl气体从酸液中挥发出来,从酸槽顶部空隙处逸出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并严重影响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酸槽进酸防酸雾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酸槽进酸防酸雾装置,包括酸槽本体和连通在酸槽本体顶部的进酸管,其在于,进酸管长度延伸至酸槽本体底部区域,进酸管出口在酸液液面以下。进一步的,进酸管靠近出口的管壁四周开有至少一个出酸孔。进一步的,进酸管在酸槽本体内靠近顶部区域的管壁上开有防虹吸孔。进一步的,在酸槽本体内底部安有固定进酸管的套管。本技术通过延长进酸管,酸槽进酸时酸液直达罐底,从酸液液面下方进入,消除了酸液的喷射和高速撞击酸液液面现象,有效遏制了 HCl气体的挥发,减少了酸雾的产生,减轻了职业伤害和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酸槽本体;2_进酸管;3_出酸孔;4_防虹吸孔;5_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酸槽进酸防酸雾装置,包括酸槽本体I和连通在酸槽本体I顶部的进酸管2,进酸管2长度延伸至酸槽本体I底部区域,进酸管2出口在酸液液面以下,为了防止进酸管2长期抖动而断裂,在酸槽本体I底部安有固定进酸管2的套管5,同时在进酸管靠近出口 IOcm处的管壁四周开有四个宽3cm、长IOcm的长方形出酸孔3,使酸液排出通畅;进酸管在酸槽本体内靠近顶部区域的管壁四周开有四个Φ IOmm防虹吸孔4,以消除因输酸管的法兰或输酸管破裂产生的虹吸现象,杜绝酸液泄漏事故。本技术投入运行后,与其它脱盐水站相比,极大程度地减少了酸雾的弥漫现象,减轻了职业伤害和环境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槽进酸防酸雾装置,包括酸槽本体和连通在酸槽本体顶部的进酸管,其特征在于:进酸管长度延伸至酸槽本体底部区域,进酸管出口在酸液液面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槽进酸防酸雾装置,包括酸槽本体和连通在酸槽本体顶部的进酸管,其特征在于:进酸管长度延伸至酸槽本体底部区域,进酸管出口在酸液液面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槽进酸防酸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酸管靠近出口的管壁四周开有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晨涛杨勇陶娟刘钧胡松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