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凡刚专利>正文

开颅手术用的辅助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908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开颅手术用的辅助钻。在开颅手术中,常需要一些固定装置(包括与颅骨接触的锚定圈和覆盖于锚定圈的电极帽),以固定从颅内连接到颅外的电极、导线或导管,传统方法是这些固定装置突出于颅骨外,使该处隆起,从而容易引起皮肤破损致电极、导线或导管外露,亦容易使皮肤受到外伤。本辅助钻使该固定装置隆起的幅度减少,或与颅骨平行,或低于颅骨平面,减少了固定装置导致皮肤破损的几率,能更好的保护电极、导线或导管和皮肤,减少因皮肤破损感染而导致更换电极、导线或导管的危险,从而能更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开颅手术用的辅助钻,可在开颅钻钻透颅骨后,再在骨孔周围钻出一个圆形凹槽以放置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开颅手术中,常需要一些固定装置(如与颅骨接触的锚定圈和覆盖于锚定圈的电极帽),以固定从颅内连接到颅外的电极、导线或导管,常用的开颅钻,无论是手摇钻还是电钻,钻颅直径都是颅骨上下长度一样,从而使这些固定装置突出于颅骨外,使该处隆起,从而容易引起皮肤破损致电极、导线或导管外露,亦容易使皮肤受到外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开颅手术用的辅助钻,它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钻颅骨凹槽直径、深度可根据钻头和钻心的直径以及钻心突出于钻头的长度而定,而这些参数可根据具体要求制作成不同规格,使用成本低,使固定装置隆起的幅度减少,或与颅骨平行,减少了固定装置导致皮肤破损的几率,能更好的保护电极、导线或导管和皮肤,减少因皮肤破损感染而导致更换电极、导线或导管的危险,从而能更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开颅手术用的辅助钻(图1),由钻头⑴、钻心⑵、钻身⑶、钻体连接处⑷组成,钻心的外围有一个钻头(I),钻头(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颅手术用的辅助钻,其特征在于,钻心的外围有一个钻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颅手术用的辅助钻,其特征在于,钻心的外围有一个钻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颅手术用的辅助钻,其特征在于,钻头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2mm,钻心的直径小于或等于14mm,钻心突出于钻头的长度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刚张建国葛燕张鑫隋梅燕郝红伟考长青葛明张凯杨岸超胡文瀚马羽刘焕光陈宁刘崇赵蕊
申请(专利权)人:孟凡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