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849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36
电饭煲,包括煲体、顶盖、内锅、电热体和加热控制器,加热控制器连接电热体,内锅顶部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唇边,内锅唇边固定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使顶盖蒸汽很容易回流到锅内,且方便取锅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小家电,特别是一种电饭煲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ZL201120133073.X披露了一种带有密封圈的电饭煲,包括煲体、顶盖、饭锅、电盘和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连接电盘,所述的顶盖铰接在煲体上,电盘设置在煲体内的底面,所述饭锅设置在煲体中,饭锅与电盘相配合,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喷气孔,所述的顶盖的底面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饭锅相配合,所述喷气孔内设有压力阀。这种电饭煲因为设置了密封圈使得饭锅在工作时由密封圈和压力阀配合形成密封微压结构,烧饭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米饭对蒸汽潜热的吸收效率,节约了电能;同时,因为饭锅内的微压状态,使得米饭能更加松软,提高了 口感。这种电饭煲的缺点是:密封圈设置与顶盖上,使的上盖蒸汽不易回流到锅内;并且饭锅在煮饭完成时温度高,取锅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饭煲的密封圈设置于顶盖造成顶盖蒸汽不易回流到锅内,且内锅温度高导致取锅不易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顶盖蒸汽很容易回流到锅内,且降低内锅温度,方便取锅的电饭煲。电饭煲,包括煲体、顶盖、内锅、电热体和加热控制器,加热控制器连接电热体,内锅顶部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唇边,其特征在于:内锅唇边固定有密封圈。电饭煲工作时,顶盖与煲体扣合,密封圈与顶盖接触从而将内锅密封。电饭煲工作时,密封圈与顶盖接触密封,从而使得锅内形成微压。密封圈位于内锅上,不会阻碍顶盖上的蒸汽回流到锅内。另外,密封圈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温升慢,因此密封圈还能作为取锅把手,方便取锅。为了明确密封圈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进一步限定:密封圈包括向上延伸的密封部3A1和包覆于唇边上的连接部,连接部具有包裹唇边的U形槽。为了使密封圈的连接部与内锅唇边更牢固结合,进一步限定:U形槽底部设有向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片,U形槽的顶部设有向内锅的锅体内延伸的第二延伸片。第一延伸片与内锅的外表面贴合,第二延伸片与内锅的内表面贴合,U形槽包裹唇边,从而使密封圈与内锅牢固连接。密封圈安装于内锅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内锅上部设有唇边,密封圈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翅片和与内锅的内表面贴合的内延伸边,翅片通过固定件与唇边固定,固定件包括固定锁扣和活动压件,固定锁扣和活动压件夹紧翅片和唇边。固定锁扣位于唇边之下,活动压件位于翅片之上。进一步限定固定锁扣与活动压件的连接关系:固定锁扣的截面呈L形,活动压件可滑动的插设于固定锁孔上,活动压件和固定锁扣形成U形卡槽;活动压件与固定锁扣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动压件和固定锁孔形成卡槽从而将翅片和内锅唇边固定。弹簧被拉伸时,活动压件向外撤离形成方便唇边和翅片进入卡槽的缺口,松开活动压件后弹簧复位,唇边和翅片被锁定于卡槽内部。密封圈还有第三种安装于内锅的方式:密封圈套接于固定环上,固定环与内锅过盈配合,密封圈位于固定环与内锅之间。本技术具有能够使顶盖蒸汽很容易回流到锅内,且方便取锅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电饭煲的示意图。图1中,密封圈A是安装于顶盖上的。图2是第一种密封圈与内锅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内锅置入电饭煲内且顶盖闭合的示意图。图4是图2中内锅置入电饭煲内且顶盖打开的示意图。图5是第二种密封圈与内锅配合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K部放大图。图7是第三种密封圈与内锅配合的示意图。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如下:煲体1,内锅2,唇边21,图2-4中的密封圈为3A,密封部3A1,U形槽3A2,第一延伸片3A3,第二延伸片3A4,图5-6中的密封圈为3B,翅片3B1,密封部3B2,内延伸边3B3,图7中的密封圈为3C,顶盖4,固定锁扣41,活动压件42,弹簧43,固定环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电饭煲,包括煲体1、顶盖4、内锅2、电热体和加热控制器,加热控制器连接电热体,内锅2顶部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唇边21,内锅2唇边21固定有密封圈3A。电饭煲工作时,顶盖4与煲体I扣合,密封圈3A与顶盖4接触从而将内锅2密封。电饭煲工作时,密封圈3A与顶盖4接触密封,从而使得锅内形成微压。密封圈3A位于内锅2上,不会阻碍顶盖4上的蒸汽回流到锅内。另外,密封圈3A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温升慢,因此密封圈3A还能作为取锅把手,方便取锅。为了明确密封圈3A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如图2所示:密封圈3A包括向上延伸的密封部3A1和包覆于唇边21上的连接部,连接部具有包裹唇边21的U形槽3A2。密封部3A1的截面呈〈形,顶盖4下压时,密封部3A1发生微小形变,保证煮饭时不漏气,从而使锅内形成微压。密封部3A1和连接部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密封部3A1和连接部一体成型。为了使密封圈3A的连接部与内锅2唇边21更牢固结合,U形槽3A2底部设有向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片3A3,U形槽3A2的顶部设有向内锅2的锅体内延伸的第二延伸片3A4。第一延伸片3A3与内锅2的外表面贴合,第二延伸片3A4与内锅2的内表面贴合,U形槽3A2包裹唇边21,从而使密封圈3A与内锅2牢固连接。本实施例具有能够使顶盖的蒸汽很容易回流到锅内,且方便取锅的优点。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密封圈3B与内锅2唇边21的固定方式不同。具体来说:密封圈3B安装于内锅2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内锅2上部设有唇边21,密封圈3B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翅片3B1和与内锅2的内表面贴合的内延伸边3B3,翅片3B1通过固定件与唇边21固定,固定件包括固定锁扣51和活动压件52,固定锁扣51和活动压件52夹紧翅片3B1和唇边21。固定锁扣51位于唇边21之下,活动压件52位于翅片3B1之上。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3B也具有向上延伸且截面呈〈形的密封部3B2,从而使得密封圈3B能够与顶盖4接触密封。具体限定固定锁扣51与活动压件52的连接关系,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锁扣51的截面呈L形,活动压件52可滑动的插设于固定锁孔上,活动压件52和固定锁扣51形成U形卡槽;活动压件52呈L形,活动压件52与固定锁扣51之间设有弹簧53。弹簧53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动压件52和固定锁孔形成卡槽从而将翅片3B1和内锅2唇边21固定。弹簧53被拉伸时,活动压件52向外撤离形成方便唇边21和翅片3B1进入卡槽的缺口,松开活动压件52后弹簧53复位,唇边21和翅片3B1被锁定于卡槽内部。本实施例除密封圈与唇边21的固定结构以外,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具有密封圈与唇边21可方便分离或连接,以固定锁扣作为取锅把手,固定锁扣与用户的接触面积大取锅时不会打滑,且固定锁扣的温度比密封圈更低,更加方便用户使用的优点。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密封圈3B与内锅2唇边21的固定方式不同。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密封圈3C套接于固定环6上,固定环6与内锅2过盈配合,密封圈3C位于固定环6与内锅2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也具有向上延伸且截面呈〈形的密封部,从而使得密封圈3B能够与顶盖接触密封。本实施例除密封圈与唇边21的固定结构以外,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具有密封圈的固定方式简单,结构牢固的优点。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饭煲,包括煲体、顶盖、内锅、电热体和加热控制器,加热控制器连接电热体,内锅顶部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唇边,其特征在于:内锅唇边固定有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电饭煲,包括煲体、顶盖、内锅、电热体和加热控制器,加热控制器连接电热体,内锅顶部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唇边,其特征在于:内锅唇边固定有密封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密封圈包括向上延伸的密封部和包覆于唇边上的连接部,连接部具有包裹唇边的U形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U形槽底部设有向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片,U形槽的顶部设有向内锅的锅体内延伸的第二延伸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内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恩松刘一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