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海勇专利>正文

铣端面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76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铣端面钻孔机,用于圆棒料自动铣两端面和钻两中心孔,包括机架,置于该机架上的中部并上下布置的送料机构和夹持机构,置于在该送料机构和夹持机构两侧并前后排列的铣端面机构和钻中心孔机构,以及置于该机架旁并与该送料机构、夹持机构、铣端面机构和钻中心孔机构相连的控制台,该铣端面机构位于两侧的两部分结构相同,该钻中心孔机构位于两侧的两部分结构相同。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圆棒料的加工机械,尤其涉及金属圆棒料的铣两端与钻中心孔的 自动加工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金属圆棒料的铣两端与钻中心孔,是通过分离的两道甚至多道同序来实现的, 比如先由操作人员用铣床将金属圆棒料的两端分别铣平,然后,操作人员再用钻床将金 属圆棒料的两端分别钻上中心孔,这种加工方式,靠人工完成,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质量 没有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使金属圆棒料的铣两端 与钻中心孔过程能够自动化,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釆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铣端面钻孔机,用于 圆棒料自动铣两端面和钻两中心孔,包括机架,置于该机架上的中部并上下布置的送料机机构;该铣端面机构位于两侧的两部分结构相同,该钻中心孔机构位于两恻的两部分结构 相同。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的铣端面钻孔机,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铣端面钻孔机实施例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铣端面钻孔机实施例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铣端面钻孔机实施例其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铣端面钻孔机实施例其中夹持手爪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各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的铣端面钻孔机实施例,用于圆棒料自动铣两端面和钻两中心孔,如图1 至4所示,包括机架1,置于该机架上的中部并上下布置的送料机构5和夹持机构10,置 于在该送料机构5和夹持机构10两侧并前后排列的铣端面机构2和钻中心孔机构3,以及 置于该机架1旁并与该送料机构5、夹持机构10、铣端面机构2和钻中心孔机构3相连的 控制台4,该铣端面机构2位于左右两侧的左部分和右部分结构相同,该钻中心孔机抅3位 于左右两侧的左部分和右部分结构相同。本技术的铣端面钻孔机实施例,还包括置于该机架1上的中部并分别位于该送 料机构5和夹持机构10的前端和后端的进料机构7、出料机构8以及废料排出机构9。进 料机构7可沿导柱71左右调整位置。如图3所示,该送料机构5包括竖直地固定在该机架1上的前后两支架55,水平地 设置在该两支架55之间的第一导柱54,受气缸52驱动可沿该第一导柱54前后移动的第一 平台53,竖直地设置在该第一平台53上的第二导柱52,受气缸51驱动可沿该第二导柱52 上下移动的第二平台,以及设置在该第二平台的下端的、爪口朝下的三个用以抓持待加工 圆棒料20中部在各加工位之间转移的抓持手爪56、 57和58,显然,这里所说的各加工位 包括进料位、铣端面位、钻中心孔位和出料位。'该三个抓持手爪56、 57和58结构的实际上是相同的,以抓持手爪58为例,其包括对称分布的两夹模582,与该两夹模582相连的连杆传动机构,以及其活塞杆与该连杆 传动机构相连而驱动该两夹模582张开或收拢动作的气缸581。同样地,抓持手爪57具有 夹模572和驱动气缸571,抓持手爪56具有夹模562和驱动气缸561。如图2所示,该夹持机构10包括用以抓持待加工圆棒料20的两端并分别对应于铣 端面工位和钻中心孔机构工位的第一夹持部分与第二夹持部分,该第一夹持部分与第二夹 持部分结构相同,而每个夹持部分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爪口向上的夹持手爪。该夹持手爪,如图4所示,包括对称分布的两夹模107,与该两夹模107相连的齿轮 传动机构,以及其活塞杆与该齿轮传动机构相连而驱动该两夹模107张开或收拢动作的油 缸IOI,该油缸IOI通过支柱102固定在安装板103上,而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油缸101 的活塞杆相连的直齿条104和与该齿条104相连的两齿轮105,齿轮105可通过直齿条106 动作,而夹模107则安装在与该直齿条106上。如图1和图2所示,该铣端面机构2位于左侧的部分的结构包括铣刀座,导轨以及 油缸24,该铣刀座架设在该导轨上,该油缸24的活塞杆与该铣刀座相连而可驱使该铣刀座 沿该导轨水平地前后移动,该铣刀座上设置有电机21、传动机构22和铣刀,该电机n经 由该传动机构22带动该铣刀转动。同样地> 该铣端面机构2位于右侧的部分的结构包括铣刀座,导轨以及油缸28,该铣刀座架设在该导轨上,该油缸28的活塞杆与该铣刀座相连而可驱使该铣刀座沿该导轨水 平地前后移动,该铣刀座上设置有电机25、传动机构26和铣刀27,该电机25经由该传动 机构26带动该铣刀27转动。如图1和图2所示,该钻中心孔机构位于左侧的部分的结构包括钻头座,该钻头座 上设置有电机31、传动机构32、钻头以及钻头位置调节机构,该电机31经由该传动机构 32带动该钻头转动。同样地,该钻中心孔机构位于右侧的部分的结构包括钻头座,该钻头座上设置有电 机35、传动机构36、钻头37以及钻头位置调节机构,该电机35经由该传动机构36带动 该钻头37转动。如图2所示,该铣端面机构和钻中心孔机构位于左右两侧的两部分分别设置在两个不 同的底板ll、 15上,其中左侧底板11设置有水平位置调整机构6以调整该底板11与右侧 底板15的间隔。该水平位置调整机构6包括调节手柄61和调节丝杆62,通过它们可驱使 左侧底板11在导轨12上左右移动,移动到位后并可通过锁固机构13予以固定。这种结构, 可用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待加工圆棒料20。如图2所示,该铣端面机构和钻中心孔机构位于左右两侧的两部分分别设置有两个不 同的、用以抵持待加工圆棒料20两端面的挡板,其中右侧挡板为固定板38,左侧挡板为活 动板,该活动板通过一连杆传动机构与一气缸34的活塞杆相连,该气缸34驱动该活动板 做远离或抵靠待加工圆棒料20的左端面的动作。这种结构,可确保待加工圆棒料20在钻 孔前能够两端面限定位置,从而确保两端钻孔深度的精度。与现有的人工处理相比较,采用本技术的铣端面钻孔机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全自 动地完成铣两端面并钻两中心孔的加工任务。本技术之实施,并不限于以上最佳实施例所公开的方式,凡基于上述设计思路, 进行简单推演与替换,得到的具体的铣端面钻孔机,都属于本技术的实施。权利要求1、一种铣端面钻孔机,用于圆棒料自动铣两端面和钻两中心孔,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该机架上的中部并上下布置的送料机构和夹持机构以及置于在该送料机构和夹持机构两侧并前后排列的铣端面机构和钻中心孔机构;该铣端面机构位于两侧的两部分结构相同,该钻中心孔机构位于两侧的两部分结构相同。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端面钻孔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该机架上的中部并 分别位于该送料机构和夹持机构的前端和后断的进料机构与出料机构。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端面钻孔机,其特征在于,该送料机构包括竖直地固定在 该机架上的前后两支架,水平地设置在该两支架之间的第一导柱,受驱动可沿该第 一导柱前后移动的笫一平台,竖直地设置在该第一平台上的第二导柱,受驱动可沿 该第二导柱上下移动的第二平台,以及设置在该第二平台的下端的、爪口朝下的三 个用以抓持待加工圆棒料中部在各加工位之间转移的抓持手爪。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端面钻孔机,其特征在于,该抓持手爪包括对称分布的两 夹模,与该两夹模相连的连杆传动机构,以及其活塞杆与该连杆传动机构相连而驱 动该两夹模张开或收拢动作的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端面钻孔机,用于圆棒料自动铣两端面和钻两中心孔,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该机架上的中部并上下布置的送料机构和夹持机构以及置于在该送料机构和夹持机构两侧并前后排列的铣端面机构和钻中心孔机构;该铣端面机构位于两侧的两部分结构相同,该钻中心孔机构位于两侧的两部分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海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