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式无土水培蔬菜架,包括有多层上下间隔的蔬菜培养基、蓄液池、分液器和水泵,所述蓄液池中的培养液被水泵经输送管送入顶部的分液器,再经每个溢流管流入与之相对的蔬菜水培器皿,再由上层的蔬菜水培器皿的溢流孔流入下层的蔬菜水培层器皿,培养液经最下层的蔬菜水培层器皿的溢流孔返回蓄液池。由于采用多层式无土水培蔬菜培养基的立体模式,不仅能使肥料得到充分的利用,还极大地节省了土地资源;尤其是培养液采用开放式层级流动的方式,解决了静止不动的培养液容易腐化的问题,更能有效避免病菌的滋生,并对蔬菜水培器皿中的培养液实现了定量控制,更有利于蔬菜的生长,与传统的种植方法相比,产量增长了数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种植蔬菜用的架子,具体是指一种无土水培蔬菜架。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局于2011年10月5日公开了申请(专利)号为CN201010135324.8,为无土栽培——水培组合式迷你菜园的专利技术专利,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种植领域,是一种便捷式获得无公害蔬菜的技术技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精选特定的叶、芽蔬菜良种,置于专门设计的双层苗盘中。苗盘中上层为含有缓释肥的基质层,中间为上层苗盘格栅,下层为下苗盘蓄水盘。苗盘经过杀菌消毒干燥密封处理后备用。在需要时,只要打开密封包装,按说明书的指示,设置与适当的场合,定期完成喷水和施加营养液作业,并根据植物的生长期和气温适时清洗底层苗盘,就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得到完全无污染的可食用的活体蔬菜。本技术适用于城市家庭的阳台,庭院,屋顶等小规模自用的无公害叶、芽蔬菜生产。上述专利文献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主要采用定期人工喷水的方式,如果投入大规模生产作业,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无形中增加了成本;二是由于苗盘中上层为含有缓释肥的基质层,中间为上层苗盘格栅,下层为下苗盘蓄水盘,该结构方式也够合理,过于复杂,并且对苗盘的使用,还需经过杀菌消毒干燥密封处理后备用,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三是不能对蔬菜水培器皿中的培养液实现精确的定量控制,在人工加液的过程,会出现过多或过水的现象,不利于蔬菜的存活和生长。另夕卜,中国专利局于2012年8月22日还公开了申请(专利)号为CN201120450661.6,为一种适用于家庭阳台的迷你水培蔬菜栽培装置的技术专利。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家庭阳台的迷你水培蔬菜栽培装置。该水培装置包括贮液罐、供液管、回液管、潜水泵、栽培支架和栽培管网,潜水泵放置在贮液罐内,栽培支架设置在贮液罐上,构成一支撑斜面,栽培管网放置在栽培支架上,栽培管网通过进液口与供液管相连、回液口与回液管相连,供液管另一端与贮液罐相连,回液管另一端与贮液罐相连,栽培管网上设有若干个定植孔。本技术为立体的蔬菜栽培装置,有效利用空间,可放在家庭阳台一角,适合城市家庭使用,种植的蔬菜环保,无公害,同时,还可为居家环境增添绿色,既美化又实用。上述专利文献存在以下缺陷:尽管也采用了液体循环系统,但由于采用封闭的供液方式,不仅容易滋生病菌,而且由于培养液不能与空气充分接触,尽管也是循环流动,氧气也不能充足地溶入培养液中,故实质上不利于增强蔬菜根系的活力,尤其是采用栽培管网上开口进行种植的方式,并且栽培支架的栽培管网形成支撑斜面,不仅不利于蔬菜的存活和生长,而且装置过于笨重,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使空中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夕卜,该结构只能供家庭使用,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土地资源和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并可进行规模化生产作业的无土水培蔬菜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式无土水培蔬菜架,包括有多层上下间隔的蔬菜培养基、蓄液池、分液器和水泵,多层蔬菜培养基设在蓄液池的上方,分液器设在多层蔬菜培养基的上方,每层蔬菜培养基是由多个蔬菜水培器皿构成,每个蔬菜水培器皿上设有溢流孔,分液器上设有多个溢流管,每个溢流管与其下方的蔬菜水培器皿相对应;所述蓄液池中的培养液被水泵经输送管送入分液器,再经每个溢流管流入与之相对的蔬菜水培器皿,再由上层的蔬菜水培器皿的溢流孔流入下层的蔬菜水培层器皿,培养液经最下层的蔬菜水培层器皿的溢流孔返回蓄液池。所述上层蔬菜培养基的蔬菜水培器皿与之相邻的下层蔬菜培养基的蔬菜水培器皿交错分布,并且各层蔬菜培养基中,培养液经上层的单数层的蔬菜水培器皿流入下层的单数层的蔬菜水培器皿,同理培养液经上层的偶数层的蔬菜水培器皿流入下层的偶数层的蔬菜水培器皿。所述水泵上电连接有智能型数字控制开关,所述智能型数字控制开关可以设定水泵的工作时间和水泵的间歇时间。所述蓄液池是由多个蓄液单元对接而成的圆形、椭圆形或跑道形结构,各层的蔬菜水培器皿与所述蓄液单元相对应;所述蓄液单元两端的对接面的下部设有安装孔和空心螺栓,所述空心螺栓穿插在相邻蓄液单元的两个安装孔中并用螺母固定,各个蓄液单元通过空心螺栓依次连通。所述蓄液单元两端的对接壁上分别设有内凹的竖向插槽和兼作插销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是由两个插接部构成,支撑杆的杆体上设有限位块,支撑杆下端的两个插接部插在相邻蓄液单元的相对的竖向插槽中;所述各层的蔬菜水培器皿的两侧壁上都设有内凹的竖向通槽,最下层的蔬菜水培器皿的竖向通槽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的插接部穿入,并使蔬菜水培器皿支撑在所述限位块上,最下层的蔬菜水培器皿的竖向通槽中还设有向上伸出的支撑杆,上层的蔬菜水培器皿的竖向通槽穿插在支撑杆上并支撑在限位块上,各层蔬菜培养基的蔬菜水培器皿都是通过支撑杆插接而成。所述蔬菜水培器皿的底面上设有所述的溢流孔,所述底面上且位于溢流孔的旁边设有用以培植蔬菜的凹槽,所述凹槽深度为培养液的深度,所述蔬菜水培器皿的底面上且靠近凹槽的边缘设有挡板,挡板上留有水流通道,流入蔬菜水培器皿的底面上的培养液经水流通道流入凹槽,多余的培养液经溢流孔排出。所述蔬菜水培器皿的溢流孔处设有导流帽,由于上层的蔬菜水培器皿的溢流孔与下层的蔬菜水培器皿的溢流孔相对应,导流帽的作用在于偏离下层的蔬菜水培器皿的溢流孔,保证培养液导流到下层蔬菜水培器皿中。所述分液器底面的中心部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输送管相连接;所述分液器底面上沿着周边设有多个所述的溢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上端口为扩口,该结构可有效缓解水流的压力。所述导流管的上端口处设有排水帽,该排水帽可有效防止尘土或杂物落入导流管中,避免造成堵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多层式无土水培蔬菜培养基的立体模式,不仅能使肥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还可水培出绿色环保的蔬菜,而且也极大地节省了土地资源;由于采用培养液流动循环的模式,解决了静止不动的培养液容易腐化的问题,从而给蔬菜提供了极佳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培养液采用开放式层级流动的方式,不仅更能有效避免病菌的滋生,而且由于循环流动的培养液与大气的充分接触,使培养液中含有充足的氧气,极大地增强了蔬菜根系的活力;另外,层级流动与过量则溢流相结合,对蔬菜水培器皿中的培养液实现定量控制,从而使蔬菜生长的更快;由于各层之间的蔬菜水培器皿相互交错,即使在较小的层间距离下,也不影响采光;由于采用智能型数字控制开关,能够按照设定水泵的工作时间和水泵的间歇时间自动对各层蔬菜水培器皿供给培养液,大大减少了劳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与传统的种植方法相比,产量增长了数倍。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蔬菜水培器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沿A— A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3所示的分液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沿B— B线的剖视图;图8为图3所示蓄液池的蓄液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沿C一C线的剖视图;图10为图8所示的相邻蓄液单元的安装图;图11为图3所示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式无土水培蔬菜架,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有多层上下间隔的蔬菜培养基、蓄液池、分液器和水泵构成,多层蔬菜培养基设在蓄液池的上方,分液器设在多层蔬菜培养基的上方,每层蔬菜培养基是由多个蔬菜水培器皿构成,每个蔬菜水培器皿上设有溢流孔,分液器上设有多个溢流管,每个溢流管与其下方的蔬菜水培器皿相对应;所述蓄液池中的培养液被水泵经输送管送入分液器,再经每个溢流管流入与之相对的蔬菜水培器皿,再由上层的蔬菜水培器皿的溢流孔流入下层的蔬菜水培层器皿,培养液经最下层的蔬菜水培层器皿的溢流孔返回蓄液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兆龙,
申请(专利权)人:吕兆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