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降低施加于电力转换电路的多个电源模块的电位差,降低通电电流的偏差,并提高电力输入输出用端子、接头等的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包括:散热器,该散热器装设有构成电力转换电路的多个电源模块;电力输入输出导体,该电力输入输出导体固定于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母线,并与直流电源和母线电连接;以及绝缘物制的壳体,该壳体固定于散热器,并包括与母线和多个电源模块电连接的接头,母线包括一处位置的电连接部和该电连接部以外的至少一处位置的机械性连接部,利用一处位置的电连接部与接头电连接,并利用至少一处位置的所述机械性连接部隔着绝缘物与散热器或支架机械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旋转电机与对该旋转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一体构成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装设于汽车等车辆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包括在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与设于旋转电机外部的电池之间进行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电路。该电力转换电路通常包括内置有由半导体构成的开关元件的多个电源模块,通过对施加于上述开关元件的栅极的栅极信号进行控制而作为逆变器或转换器进行动作。当使旋转电机作为电动机进行动作时,使电力转换电路作为逆变器进行动作,利用逆变器将电池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并供给至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另一方面,当使旋转电机作为发电机进行动作时,使电力转换电路作为转换器进行动作,利用转换器将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中感应出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供给至电池。在这样构成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中,分别使用接头(terminal)将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电力输入输出用端子与构成电力转换电路的电源模块的交流侧端子即电力输入输出用端子之间以及构成电源模块的直流侧端子的电力输入输出用端子与外部电池的端子之间相互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8 - 5432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I所示的现有车用旋转电机中,用于将电力输入输出至内置有开关元件的电源模块的电连接位置存在有多处,因此,因上述电连接位置中的接触电压降低、连接部的电阻的偏差而会使施加于各电源模块的电位产生差异,有时会使在各电源模块中流动的通电电流广生偏差。另外,在上述现有车用旋转电机中,电力输入输出用端子的固定通过一处位置进行,因此,电力输入输出端子被悬臂支承,包括电力输入输出用端子及用于分散电力的接头在内的零件的强度较弱,存在因电力输入输出用端子和安装于电力输入输出用端子的电线等的振动而使电力输入输出用端子和用于分散电力的接头折损这样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旋转电机中的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降低施加于构成电力转换装置的各电源模块的电位差,能降低通电电流的偏差,并能提高电力输入输出用端子、接头等的强度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特征是,包括:定子,该定子包括产生交流电力或接受交流电力供给的定子绕组;转子,该转子具有与上述定子绕组磁结合的转子磁极;支架,该支架固定于上述定子,并将上述转子支承成能自由转动;多个电源模块,这多个电源模块连接在上述定子绕组与外部的直流电源之间,并构成进行上述直流电力与上述交流电力之间的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电路;散热器,该散热器装设有多个上述电源模块,并对上述电源模块进行冷却;母线,该母线与上述直流电源电连接;电力输入输出导体,该电力输入输出导体固定于上述母线,并与上述直流电源和上述母线电连接;以及绝缘物制的壳体,该壳体固定于上述散热器,并包括与上述母线和多个电源模块电连接的接头,上述母线包括一处位置的电连接部和上述电连接部以外的至少一处位置的机械性连接部,上述母线利用一处位置的上述电连接部与上述接头电连接,并利用至少一处位置的上述机械性连接部隔着绝缘物与上述散热器机械性连接。另外,本专利技术当然也包括母线利用其机械性连接部隔着壳体与散热器机械性连接的情况。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特征是,包括:定子,该定子包括产生交流电力或接受交流电力供给的定子绕组;转子,该转子包括与上述定子绕组磁结合的转子磁极;支架,该支架固定于上述定子,并将上述转子支承成能自由转动;多个电源模块,这多个电源模块连接在上述定子绕组与外部的直流电源之间,并构成进行上述直流电力与上述交流电力之间的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电路;散热器,该散热器装设有多个上述电源模块,并对上述电源模块进行冷却;母线,该母线分别与上述直流电源和上述接头电连接;电力输入输出导体,该电力输入输出导体固定于上述母线,并与上述直流电源和上述母线电连接;以及绝缘物制的壳体,该壳体固定于上述散热器,并包括与上述母线和多个电源模块电连接的接头,上述母线包括一处位置的电连接部和上述电连接部以外的至少一处位置的机械性连接部,上述母线利用一处位置的上述电连接部与上述接头电连接,并利用至少一处位置的上述机械性连接部隔着绝缘物与上述支架机械性连接。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母线包括一处位置的电连接部和上述电连接部以外的至少一处位置的机械性连接部,母线利用一处位置的上述电连接部与上述接头电连接,并利用至少一处位置的上述机械性连接部隔着绝缘物与上述散热器机械性连接,因此,多个电源模块的电位不会产生差别,能降低通电电流的误差。另外,利用电连接部以外的机械性连接部使母线与散热器机械性连接,因此,能减小施加于电连接部的负荷,从而能提高电连接部的可靠性。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母线包括一处位置的电连接部和上述电连接部以外的至少一处位置的机械性连接部,母线利用一处位置的上述电连接部与上述接头电连接,并利用至少一处位置的上述机械性连接部隔着绝缘物与上述支架机械性连接,因此,多个电源模块的电位不会产生差别,能降低通电电流的误差。另外,利用电连接部以外的机械性连接部使母线与支架机械性连接,因此,能减小施加于电连接部的负荷,从而能提高电连接部的可靠性,并能进一步牢固地将母线、壳体及散热器固定于支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纵剖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电源电路部的结构的后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电源电路部及B母线的结构的后侧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电源电路部及B母线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电源电路部及B母线的前侧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电源电路部及B母线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电源电路部的主要部分的前侧的局部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电源电路部及B母线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纵剖图。在图1中,车用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100包括:定子铁心3,该定子铁心3被前支架I和后支架2支承;以及转子铁心4,该转子铁心4插入定子铁心3的内侧空间内。转子铁心4包括隔着空隙与定子铁心3的内周面相对的多个转子磁极。线圈件(日文:- O片)插入定子铁心3的切槽内而形成的作为电枢绕组的定子绕组301固定于定子铁心3。在该实施方式一中,定子绕组30被六相Y形接线。作为励磁绕组的转子绕组7固定于转子铁心4。定子铁心3和定子绕组301构成旋转电机的定子,转子铁心4和转子绕组7构成旋转电机的转子。前支架I和后支架2被多个螺栓101朝彼此接近的方向旋紧,以牢固地夹住定子铁心3。贯穿定子铁心4的中心部的转子轴6被支承于前支架I的前侧轴承61和支承于后侧支架2的中央轴方向延伸部221的后侧轴承62支承成能自由转动。分别固定于转子铁心4的前侧端面及后侧端面的前侧冷却风扇51及后侧冷却风扇5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该定子包括产生交流电力或接受交流电力供给的定子绕组; 转子,该转子包括与所述定子绕组磁结合的转子磁极; 支架,该支架固定于所述定子,并将所述转子支承成能自由转动; 多个电源模块,这多个电源模块连接在所述定子绕组与外部的直流电源之间,并构成进行所述直流电力与所述交流电力之间的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电路; 散热器,该散热器装设有多个所述电源模块,并对所述电源模块进行冷却; 母线,该母线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 电力输入输出导体,该电力输入输出导体固定于所述母线,并与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母线电连接;以及 绝缘物制的壳体,该壳体固定于所述散热器,并包括与所述母线和多个电源模块电连接的接头, 所述母线包括一处位置的电连接部和所述电连接部以外的至少一处位置的机械性连接部,所述母线利用一处位置的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接头电连接,并利用至少一处位置的所述机械性连接部隔着绝缘物与所述散热器机械性连接。2.—种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该定子包括产生交流电力或接受交流电力供给的定子绕组; 转子,该转子包括与所述定子绕组磁结合的转子磁极; 支架,该支架固定于所述定子,并将所述转子支承成能自由转动; 多个电源模块,这多个电源模块连接在所述定子绕组与外部的直流电源之间,并构成进行所述直流电力与所述交流电力之间的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电路; 散热器,该散热器装设有多个所述电源模块,并对所述电源模块进行冷却; 绝缘物制的壳体,该壳体固定于所述散热器,并包括与多个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的接头; 母线,该母线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接头电连接;以及 电力输入输出导体,该电力输入输出导体固定于所述母线,并与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母线电连接, 所述母线包括一处位置的电连接部和所述电连接部以外的至少一处位置的机械性连接部,所述母线利用一处位置的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接头电连接,并利用至少一处位置的所述机械性连接部隔着绝缘物与所述支架机械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田仁志,藤田畅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