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偏光板及成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0555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13:10
一种光学膜,其具有:硬涂层;光学异向性层;以及透明支撑物,其中光学异向性层含有液晶化合物以及粘合剂,硬涂层、光学异向性层以及透明支撑物以此顺序层压,光学异向性层的表面含有不与光学异向性层的粘合剂形成共价键的含氟化合物,光学膜在硬涂层形成侧的表面含有经共价键固定的含氟化合物或聚硅氧系列化合物,且光学膜在硬涂层形成侧的顶端表面特性满足下列条件:(1)Ra0.05微米至0.25微米;(2)Rz0.4微米至3.0微米;(3)Sm40微米至200微米;(4)表面雾度0.1至15;(5)内部雾度0至28;以及(6)总雾度0.1至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固化液晶化合物的光学膜、具有所述光学膜的偏光板,以及成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控制膜的延迟而赋予多种功能的所谓延迟膜(retardation film)已用于多种应用。举例而言,视液晶显示器中不同种类的液晶单元的模式而定,已针对扩大视角的目的设计延迟膜。再者,除液晶显示装置之外,具有1/4波长延迟的入/4板被用作增亮膜,光碟的读取器或PS转换器。作为开发所述延迟的方法,已知拉伸聚合物膜的方法、在基板上涂布含有液晶化合物的涂布液且以预定方向配向从而产生光学异向性的方法以及其类似方法。其中,使用液晶化合物控制延迟的方法能够通过适当选择配向膜(alignment film)、液晶化合物、用于液晶化合物的配向控制剂、控制配向的制程条件以及其类似物来不同地控制延迟,其可广泛应用且可以较高速度大规模制造产物(JP-A-2001-4837 (本文所用的术语“ JP_A”意指“未审查但已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案”)以及JP-A-2004-53841)。此外,作为延迟板(retardation plate)的应用,已提议以所述板是在前端位置处而非装置内部的结构将其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触控面板、3D显示装置等。然而,习知延迟板具有诸如以下问题:其容易形成刮痕且强度不足;在以外部光照射时其显示高反射率;其具有不良耐光性;以及其上容易沉积污斑且难以移除。因此,对于用作前端位置的板,所述板需要进一步改良。为了保护液晶化合物层,已揭露在液晶化合物层上提供高硬度保护膜的技术(JP-A-2004-126534)。然而,已发现因为液晶化合物层一般具有光学异向性,所以在液晶化合物层上仅提供不具有光学异向性的保护膜造成以下问题:光干涉条件随视角的改变极大以致倾向于发生彩虹样不均匀性或类似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已研究光学膜,其具有在未涂布液晶化合物层之侧包含硬涂层的透明支撑物。因此,已发现当所获得光学膜以卷筒状态储存时,自外部检视卷筒时产生多污点不均匀性。已发现,在展开以使光学膜呈薄片状之后,不均匀性继续存在于硬涂层侧的表面上,且虽然一部分不均匀性可使用不织布纤维或其类似物移除,一部分不均匀性在一些情形中不可移除。专利技术人已发现下列方式能在以卷筒形式储存光学膜后有效地抑制不均匀性产生,因此完成本专利技术。已考虑上述多种问题进行本专利技术,且其目标为提供具有光学异向性特性的光学膜,所述膜可以高生产率制备而不涉及不均匀性烦恼的问题,且可用于显示装置的前端位置。可通过下列构造获得上述目标。 一种光学膜,其具有:硬涂层;光学异向性层;以及透明支撑物,其中光学异向性层含有液晶化合物以及粘合剂,硬涂层、透明支撑物以及光学异向性层以此顺序层压,光学异向性层的表面含有不与光学异向性层的粘合剂形成共价键的含氟化合物,光学膜在硬涂层形成侧的表面含有经共价键固定的含氟化合物或硅酮系列化合物,且光学膜在硬涂层形成侧的顶表面特性满足下列条件:(I) Ra0.05 微米至 0.25 微米;(2) Rz0.4 微米至 3.0 微米;(3) Sm40 微米至 200 微米;(4)表面雾度0.1至15 ;(5)内部雾度0至28 ;以及(6)总雾度 0.1 至 30,其中Ra、Rz以及Sm分别表示粗糙度曲线中的算术平均粗糙度、粗糙度曲线中的十点平均粗糙度以及粗糙度曲线中各峰之间的间隔。根据的光学膜,其中光学异向性层的表面自由能(Elc)为21毫牛顿/米至30毫牛顿/米,且其在硬涂层侧的表面自由能(Ehc)为14毫牛顿/米至24毫牛顿/米。根据的光学膜,其中Ehc-Elc ( O。根据的光学膜,其中在硬涂层的表面上形成除硬涂层以外的其他功能层。根据的光学膜,其中硬涂层形成侧的顶表面物理特性还满足下列条件:(4)表面雾度0.1至10 ;(5)内部雾度0至10 ;以及(6)总雾度 0.1 至 15。根据的光学膜,其中硬涂层形成侧的顶表面物理特性还满足下列条件:(4)表面雾度0.1至8 ;(5)内部雾度0至5 ;以及(6)总雾度 0.1 至 10。根据的光学膜,其中硬涂层含有粘合剂以及透光粒子,透光粒子的尺寸为I微米至12微米,且粘合剂与透光粒子之间折射率差的绝对值小于0.05。根据的光学膜,其中硬涂层含有粘合剂以及透光粒子,透光粒子的尺寸为3微米至12微米,且粘合剂与透光粒子之间折射率差的绝对值为0.001至0.02。根据的光学膜,其中光学膜卷绕成卷筒形式。根据的光学膜,其中光学膜在550纳米的平面内延迟Re为80纳米至200纳米,且光学膜由下式表示的Nz值为0.1至0.9:Nz 值=0.5+Rth/Re其中Rth表示厚度方向的延迟。 一种偏光板,其具有根据至中任一项的光学膜作为保护膜。 一种影像显示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至中任一项的光学膜。 一种影像显示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的偏光板。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膜可提供一种抑制不均匀性在以卷筒形式储存后产生且具有良好物理特性的光学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膜可提供可用于影像显示装置表面上的光学膜,其保持适当防眩光特性且不损失作为光学异向性膜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光学膜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显不本专利技术偏光板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不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详细描述进行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当数值表示物理值或特征值时,由“(数值I)至(数值2)”表示的数值范围意指“大于或等于(数值I)且小于或等于(数值2) ”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膜为层状体,其中在透明支撑物的一侧形成含有结晶化合物层的光学异向性层,且在另一侧形成硬涂层,其中硬涂层形成侧具有特定表面特性。可视情况在透明支撑物与含有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异向性层之间提供用于控制液晶化合物配向的配向膜。可在硬涂层上另外提供任何其他功能层。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延迟膜层状光学膜的结构实例的概念视图。尽管未特定指定本专利技术光学膜的光学特性,但在550纳米的平面内延迟Re较佳为5纳米至300纳米,更佳为10纳米至250纳米,最佳为80纳米至200纳米。此外,待下文定义的Nz值较佳为0至2.0,更佳为0.1至1.6,最佳为0.1至0.9 (此处,Nz值=0.5+Rth/Re, Rth为厚度方向的延迟;用于量测这些光学特性的方法描述于下文中)。详言之,对于入/4板,Re以及Nz值较佳分别为80纳米至200纳米以及0.1至0.9,更佳分别为100纳米至150纳米以及0.1至0.9。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膜具有高生产率,因为光学异向性层以及硬涂层可通过卷轴式方法(roll to roll process)层压。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膜为如下光学膜,其中含有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异向性层层压于透明支撑物的一侧,且在透明支撑物的另一侧层压硬涂层,光学异向性层的表面含有不与光学异向性层的粘合剂形成共价键的含氟化合物,含氟化合物或硅酮系列化合物由共价键固定于光学膜的硬涂层形成侧的表面,且硬涂层形成侧的表面特性满足下列条件:(I) Ra0.05 微米至 0.25 微米;(2) Rz0.4 微米至 3.0 微米;(3) Sm40 微米至 200 微米;(4)表面雾度0.1至15 ;(5)内部雾度0至28 ;以及(6)总雾度 0.1 至 30。通过采用上述光学膜构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山博之高桥勇太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