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0041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即使在高速生产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地制造具有高光学特性且颜色不均被抑制的偏振片。该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具有至少2个阶段的溶胀工序,在第1阶段的工序中,作为导向辊,在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处理液中的长度中的行进方向的70%及70%以后的位置设置有曲率半径为2000~50000mm的舒展辊,且处理液温度为33~50℃,进行拉伸使得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2~2.5倍,在第2阶段及第2阶段以后的工序中,进行拉伸使得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06~1.2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获得的偏振片可以作为在其至少一个面上设有透明保护薄膜的偏光板使用。这些偏振片、偏光板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板(PDP)等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用于个人电脑、电视机(TV)、监视器、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以往,作为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偏振片,从兼备高透过率和高偏振度的观点来看,使用的是经染色处理的聚乙烯醇系薄膜。该偏振片是通过如下步骤获得的:在浴中对聚乙烯醇系薄膜进行例如溶胀、染色、交联、拉伸等各种处理,之后实施洗涤处理,然后进行干燥。另外,所述偏振片通常作为在其一面或两面上使用粘接剂贴合有三乙酰纤维素等透明保护薄膜的偏光板使用。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高性能化在进步,为了获得高可视性,要求液晶面板没有颜色不均。然而,偏振片大多存在因其整个面积上的光学特性有偏差而发生的颜色不均。尤其,如果不形成在偏振片上贴合了透明保护薄膜的偏光板的状态的话,难以确认前述颜色不均,因此,偏振片上产生的颜色不均使材料的产率大幅降低。作为减少上述颜色不均的方法,例如,提出了改变实施溶胀处理的溶胀浴的长度,控制溶胀处理时间的方法(专利文献1)。然而,随着近年来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型化,要求可大量制造大面积的偏振片。另外,偏振片的面积增大时,要求整个面积上的光学特性(偏振度、单体透过率)的均一性。进一步的,偏振片与校正视场角的相位差薄膜等其它薄膜的组合使用变得越来越多,短时间内制造的要求也在提高。另一方面,为了响应短时间内制造的要求,加速现有的制造工序总体的处理速度时,具有容易产生颜色不均、产率大幅降低的问题。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虽然如上所述可以减少颜色不均,但由于为了应对大面积的偏振片的制造,产生通过降低偏振片的输送速度或延长溶胀浴的长度来进一步延长溶胀处理时间的必要,存在不能响应在短时间内制造偏振片的要求的问题。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提出了在溶胀工序中,设置2个以上的溶胀浴,并且,控制各处理槽的温度的方法(专利文献2、3)。根据设置了所述溶胀工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可以短时间制造颜色不均少、高品质的偏振片。然而,专利文献2、3的方法中,具有在溶胀浴中,聚乙烯醇系薄膜容易发生折弯的问题。另外,提出了除了溶胀工序,还设置进行拉伸倍率1倍以上1.05倍以下的处理的水浸渍工序,由此制造光学特性,尤其色调的均一性高的偏振片的方法(专利文献4),但在该方法中,在水浸渍工序中,由于在聚乙烯醇系薄膜中发生折弯,因此有不能稳定生产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82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6530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67153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2497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在高速生产的场合下也能稳定地制造具有高光学特性且颜色不均被抑制的偏振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在通过所述制造方法制造偏振片之后使用所得的偏振片制造偏光板的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下所示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等可以达成所述目的,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对聚乙烯醇系薄膜至少实施溶胀工序、染色工序和拉伸工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溶胀工序具有至少2个阶段的下述工序:通过经由配置在处理液中的至少1个导向辊将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各处理液中而进行溶胀的工序,在第1阶段的工序中,作为导向辊,在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处理液中的长度上的行进方向的70%及70%以后的位置设置有曲率半径为2000~50000mm的舒展辊,且在第1阶段的工序中,处理液温度为33~50℃,进行拉伸使得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2~2.5倍,在第2阶段及第2阶段以后的工序中,进行拉伸使得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06~1.2倍。在所述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溶胀工序的第1阶段的工序的纵向的拉伸倍率优选为1.2~2.2倍。在所述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溶胀工序中的纵向的总拉伸倍率优选为1.3~2.4倍。在所述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第2阶段及第2阶段以后的工序的处理液温度优选比第1处理液温度低3℃以上。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制造方法制造偏振片之后,在所得偏振片的至少一个面上贴合透明保护薄膜。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对于聚乙烯醇系薄膜,按至少2个阶段进行溶胀工序。而且,在第1阶段的工序中,在处理液中的规定位置设置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的舒展辊,使聚乙烯醇系薄膜得以舒展。进一步,在第1阶段的工序中,将处理液控制在规定温度,一边对聚乙烯醇系薄膜进行拉伸一边进行控制以达到规定的拉伸倍率。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溶胀工序,可以洗涤聚乙烯醇系薄膜表面的污垢、抗粘连剂,此外,通过在设定于高温的溶胀浴中进行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溶胀,可以防止染色不匀(颜色不均)等不均一,另外,通过一边将溶胀浴中的纵向的拉伸倍率控制在较低,一边使聚乙烯醇系薄膜溶胀,可以制造具有高光学特性(偏振度、单体透过率)的偏振片。另外,通过在溶胀浴的后半部分设置舒展辊,即使在高速生产的情况下,也可以稳定地制造聚乙烯醇系薄膜而不发生折弯。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溶胀工序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R导向辊p1薄膜的浸渍开始部位p2薄膜的浸渍结束部位X处理液Y处理槽具体实施方式作为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在可见光区具有透光性,分散吸附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的薄膜。通常,聚乙烯醇系薄膜使用厚度10~300μm左右的薄膜。优选为20~100μm。作为聚乙烯醇系薄膜,例如适宜使用迄今用于偏振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作为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材料,可列举出聚乙烯醇或其衍生物。作为聚乙烯醇的衍生物,可列举出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等,此外还可列举出用乙烯、丙烯等烯烃,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等不饱和羧酸及其烷基酯、丙烯酰胺等改性的物质。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优选为100~10000左右,更优选为1000~10000。一般使用皂化度为80~100摩尔%左右的物质。除了上述以外,作为聚乙烯醇系薄膜,可列举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薄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薄膜、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系取向薄膜等。在所述聚乙烯醇系薄膜中,还可以含有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作为增塑剂,可列举出多元醇及其缩合物等,例如,可列举出甘油、双甘油、三甘油、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对增塑剂等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在聚乙烯醇系薄膜中适宜为20重量%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对聚乙烯醇系薄膜实施溶胀工序、染色工序和拉伸工序。首先,对聚乙烯醇系薄膜首先实施溶胀工序。实施2个阶段以上的所述溶胀工序。各溶胀工序通过经由配置于处理液中的导向辊,在各处理液中浸渍来进行。在第1阶段的溶胀工序中,使用舒展辊作为导向辊。该舒展辊设置在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处理液中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对聚乙烯醇系薄膜至少实施溶胀工序、染色工序和拉伸工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溶胀工序具有至少2个阶段的下述工序:通过经由配置在处理液中的至少1个导向辊将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各处理液中而进行溶胀的工序,在第1阶段的工序中,作为导向辊,在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处理液中的长度上的行进方向的70%及70%以后的位置设置有曲率半径为2000~50000mm的舒展辊,且在第1阶段的工序中,处理液温度为33~50℃,进行拉伸使得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2~2.5倍,在第2阶段及第2阶段以后的工序中,进行拉伸使得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06~1.2倍。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06 JP 2011-267047;2012.08.21 JP 2012-18241.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对聚乙烯醇系薄膜至少实施溶胀工序、染色工序和拉伸工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胀工序用至少2个溶胀浴进行下述工序:通过经由配置在处理液中的至少1个导向辊将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处理液中而进行溶胀的工序,在第1个溶胀浴的工序中,作为导向辊,在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处理液中的长度上的行进方向的70%及70%以后的位置设置有曲率半径为2000~50000mm的舒展辊,且在第1个溶胀浴的工序中,处理液温度为33~50℃,进行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泽秀行村山俊介八重樫将宽尾入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