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位差板和3D显示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785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位差板和3D显示器件,相位差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液晶被锚定为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筹区和第二筹区,第一畴区中的液晶的极角取向为第一极角,第二畴区中的液晶的极角取向为第二极角;取向层,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的一侧表面;其中,第一畴区内和第二畴区内的液晶的方位角相同,第一极角和第二极角不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相位差板的两个畴区的液晶方位角相同,极角不相等,液晶极角是通过电压调整形成的,不需要特殊的光敏性单体、液晶材料及曝光设备,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3D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相位差板和3D显示器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平时所见到的2D显示器无法像真实世界一样提供景深信息。之所以能够辨别景深(3D效果),关键在于人的两只眼睛具有60mm左右的瞳距产生的位置差异。有“双眼视差”的两副图成为一对“立体图像对”,其经过人大脑视觉皮层的融合,就产生了立体效果。3D显示分为裸眼式和眼镜式,而偏光眼镜式立体显示是当今立体显示领域的一种主流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结构就是在显示面板前安装一个可以调节出射光偏光方向的器件。这种器件可以是一块相位差板(Pattern Retarder),也可以是一块液晶盒,或者其它可以调节不同像素出射光偏光方向的器件。采用相位差板实现立体显示的原理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上,一行显示右眼图,一行显示左眼图,在其前面放置一块相位差板,一行λ/4延迟,一行-λ/4延迟,λ为光波长,相位λ/4和-λ/4延迟交替,产生左右圆偏振光,戴上相应旋向的左右圆偏振光眼镜即可产生立体效果。在多种偏光眼镜立体显示中,最常采用的是相位差板的技术。现有技术中,制作工艺如下:将光敏性单体与可聚合液晶的混合物进行混合,接着利用不同方向的线性偏振光进行奇数行、偶数行的分别曝光,同步完成液晶的不同取向固化,即可得到相位差板。具体为,光敏性单体对偏振光能选择性取向,而液晶分子随光敏性单体的取向而取向并发生交联聚合。因此,现有技术是利用光取向技术实现不同畴向的λ/4,使从面板(Panel)出射的线偏振光与λ/4的长轴或短轴分别成+45°和-45°的角度,从而将线偏振光转分别转为左圆偏振光和右圆偏振光。该方法需采用特殊的光敏性单体及液晶材料,另外对曝光设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工艺难度较大,常规的曝光设备无法满足,必然增加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位差板和3D显示器件,相位差板是采用普通的材料及曝光设备制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相位差板,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相位差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液晶被锚定为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筹区和第二筹区,所述第一畴区中的液晶的极角取向为第一极角,所述第二畴区中的液晶的极角取向为第二极角;取向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一侧表面,所述取向层用于对液晶进行取向使液晶形成规定的方位角;其中,所述第一畴区内和所述第二畴区内的液晶的方位角相同,所述第一极角和所述第二极角不相等。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液晶一侧表面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液晶一侧表面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电极和第二区域电极;或者,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液晶一侧表面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液晶一侧表面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且具有一定间隔的区域电极;或者,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非靠近液晶一侧的表面的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非靠近液晶一侧的表面的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电极和第二区域电极;或者,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非靠近液晶一侧的表面的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非靠近液晶一侧的表面的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且具有一定间隔的区域电极。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电极和第二区域电极时,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对应所述第一畴区,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区域电极对应所述第二畴区;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且具有一定间隔的区域电极时,所述第二电极的区域电极对应所述第一畴区,所述第二电极的区域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对应所述第二畴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电极和第二区域电极时,包括:所述第一电极为整块电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电极和第二区域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区域电极相对;或者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区域电极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区域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相对。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且具有一定间隔的区域电极时,包括:所述第一电极为整块电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且具有一定间隔的区域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的区域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区域电极相对。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为整块电极时,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和所述第二区域电极位于同一层;或者,所述第一电极为整块电极时,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和所述第二区域电极位于不同层;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电极和第二区域电极时,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和所述第二区域电极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和所述第二区域电极位于同一层;或者,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和所述第二区域电极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和所述第二区域电极位于不同层;或者,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和所述第二区域电极位于不同层,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和所述第二区域电极位于同一层;或者,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和所述第二区域电极位于不同层,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和所述第二区域电极位于同一层。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畴区和所述第二畴区为竖直或水平的条状区域,每条条状区域至少覆盖一列或者一行子像素。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3D显示器件,包括权利要求上述的相位差板。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位差板具两个不同畴区,两个不同畴区内的液晶方位角相同,极角不相等,光线经过两个畴区产生左右圆偏振光,戴上相应的偏振光眼镜即可产生立体效果,两个畴区的形成不需要特殊的光敏性单体、液晶材料及曝光设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相位差板实现立体显示的原理示意图;图2至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相位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的取向角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液晶的极角与电压曲线图;图9A至图9D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相位差板的制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中的相位差板做详细说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相位差板,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液晶聚合物104,液晶聚合物104包括液晶、可聚合液晶性单体和引发剂;液晶被锚定为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筹区107和第二筹区108,第一畴区107中的液晶的极角取向为第一极角,第二畴区108中的液晶的极角取向为第二极角;取向层103,位于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相对的一侧表面,取向层用于对液晶进行取向使液晶形成规定的方位角;其中,第一畴区107内和第二畴区108内的液晶的方位角相同,第一极角和第二极角不相等。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位差板具两个不同畴区,两个不同畴区内的液晶方位角相同,极角不相等,光线经过两个畴区产生左右圆偏振光,戴上相应的偏振光眼镜即可产生立体效果,两个畴区的形成不需要特殊的光敏性单体、液晶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位差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液晶被锚定为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筹区和第二筹区,所述第一畴区中的液晶的极角取向为第一极角,所述第二畴区中的液晶的极角取向为第二极角;?取向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一侧表面,所述取向层用于对液晶进行取向使液晶形成规定的方位角;?其中,所述第一畴区内和所述第二畴区内的液晶的方位角相同,所述第一极角和所述第二极角不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位差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液晶被锚定为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筹区和第二筹区,所述第一畴区中的液晶的极角取向为第一极角,所述第二畴区中的液晶的极角取向为第二极角; 取向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一侧表面,所述取向层用于对液晶进行取向使液晶形成规定的方位角; 其中,所述第一畴区内和所述第二畴区内的液晶的方位角相同,所述第一极角和所述第二极角不相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液晶一侧表面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液晶一侧表面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电极和第二区域电极;或者,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液晶一侧表面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液晶一侧表面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且具有一定间隔的区域电极;或者,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非靠近液晶一侧的表面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非靠近液晶一侧的表面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电极和第二区域电极;或者,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非靠近液晶一侧的表面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非靠近液晶一侧的表面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且具有一定间隔的区域电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相位差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电极和第二区域电极时,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区域电极对应所述第一畴区,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区域电极对应所述第二畴区;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且具有一定间隔的区域电极时,所述第二电极的区域电极对应所述第一畴区,所述第二电极的区域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对应所述第二畴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位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电极和第二区域电极时,所述第一电极为整块电极;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