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瓦厚度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0412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瓦厚度加工装置,它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并且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益。它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厚度镗削装置和定位压紧装置。厚度镗削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滑板、主轴马达、主轴头和刀杆,刀杆设置主轴头的一端,主轴马达和主轴头设置在滑板上,刀杆上设有刀具,控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和主轴马达的旋转,伺服电机带动所述滑板前后移动,主轴马达通过主轴头带动刀杆高速旋转,定位压紧装置主要包括用于夹紧轴瓦的夹紧装置和定位轴瓦的模具,模具位于所述刀具前进方向的上方;加工时,主轴马达接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驱动刀具高速旋转,伺服电机接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带动高速旋转的刀具向被压紧并定位于定位压紧装置的轴瓦进行镗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轴瓦厚度加工设备技术,尤其涉 及一种轴瓦厚度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轴瓦厚度加工中,所用的设备为普通车床(如616车床)或 轴瓦镗床,当镗床工作时,先用手将轴瓦置入由镗杆本身镗过的模胎 内,通过调整好的刀具,轴瓦高度二侧经压板推力固定,在高速旋转 的镗杆左右移动下来完成厚度镗削加工,当镗杆向右移动退回原来位 置后,再通过手动提起操纵压杆取出轴瓦,如此重复上述步序加工轴 瓦厚度。其存在的问题 一是速度慢,每分钟不超过5片,由于轴 瓦在装入模具、加工、取料过程中,均要刹车停机,无法提高速度; 二是精度难以保障, 一旦模具中稍有铁、铝、铜屑,就会造成轴瓦贴 合不紧,导致轴瓦厚度出现锥度,产生壁厚误差;三是调机难度大, 由于刀具和模具之间没有相互联贯的检测系统,只能依靠轴瓦加工后 的尺寸,再来反复修整刀具和模具的位置;四是安全性差,从放料到 取料均手工操作,易造成工伤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瓦厚度加工装置, 它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具有精度高、功耗低、机身小、人性化等特点,并且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益。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瓦厚度加工装 置,该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它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厚度镗削装置和定 位压紧装置。所述厚度镗削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滑板、主轴马达、主 轴头和刀杆,所述刀杆设置主轴头的一端,所述主轴马达和主轴头设 置在滑板上,所述刀杆上设有刀具,所述控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和主 轴马达的旋转,伺服电机带动所述滑板前后移动,所述主轴马达通过 主轴头带动刀杆高速旋转,所述定位压紧装置主要包括用于夹紧轴瓦 的夹紧装置和定位轴瓦的模具,所述模具位于所述刀具前进方向的上 方;加工时,主轴马达接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驱动刀具高速旋转, 伺服电机接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带动高速旋转的刀具向被压紧并定 位于所述定位压紧装置的轴瓦进行镗削。所述夹紧装置主要包括上下设置的油缸、设置在所述油缸上的两 个收紧杆和与所述两个收紧杆分别相连并用于支撑和压紧轴瓦的两 个托架,所述两个托架靠近模具的一端在放松状态下分别位于所述模 具下面的左右两端,另一端设置在模具固定滑板上;当轴瓦进入到模 具后,所述油缸通过收紧杆带动两个托架将轴瓦压紧在模具内。它还包括一个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气缸的动力端设置有一个将压 紧在所述模具内的轴瓦推出模具的顶杆。还包括一个自动出料装置,该自动出料装置主要包括可以左右摇 摆的旋转气缸、机械手、出料槽,所述机械手设置在旋转气缸输出轴 上,在所述机械手上设有磁铁;当轴瓦位于出料工位时,通过旋转气缸将带有磁铁的机械手带到出料工位,并通过机械手上的磁铁将 加工后的轴瓦吸起,然后旋转气缸再将机械手放入到所述出料槽中。它还包括推料气缸和设置在推料气缸导杆上的推料板,所述推料 板设置在所述出料槽的端口处,当推料气缸动作时,推料板将位于出 料槽端口处的轴瓦推向收料处。在滑板上位于刀具内侧设有用于放置镗削后的轴瓦的出料架,以 及在滑板上位于刀具外侧设有进料托架。本技术轴瓦厚度加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加工过程 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各过程控制和连接减少了人为的错误,避免了工伤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其次,整个运行过程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尤其在镗削时可以两片加工一次完成,镗杆旋转速度可达10000转/ 分钟以上,这样可以使力量均衡,确保了稳定和精度;再次,轴瓦厚 度加工面朝下,废金属屑无法进入模具和轴瓦背面,不会造成轴瓦粘 屑压伤,或因轴瓦贴合不紧造成锥度等现象,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轴瓦厚度加工装置组装示意图2是本技术轴瓦厚度加工装置的定位压紧装置示意图3是本技术轴瓦厚度加工装置的厚度镗削装置示意图4是本技术轴瓦厚度加工装置的自动出料装置示意图5是图4自动出料装置部分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它是本技术轴瓦厚度加工装置组装示意图。主要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定位压紧装置10、厚度镗削装置20、 自动出料装置30和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即首先经过定位压紧装 置10将轴瓦固定夹紧,然后厚度镗削装置20靠近上述轴瓦并对其进 行厚度镗削加工,然后加工后的轴瓦经过自动出料装置30将轴瓦取 出。在以下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提及的零部件均设置在机架 上或者通过其它零部件设置在机架上,当然这里的机架也就是机身。 本控制系统可以采用PLC控制系统或其它控制系统,比如采用PLC 控制系统时,其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电磁阀、感应器等常规设备,另 外可以将该控制系统采用电脑触摸屏的方式进行参数设定、修改等。 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程序可以根据各装置的动作需要进行编程,而电 磁阀和感应器的设置也可以根据动作的需要迸行设置,包括位置、类 型和大小等,当然为了精度的需要可以选用特种或特制的元器件,只 要能够实现控制的功能即可。在以下的实施例,即使没有明确采用控 制系统,但只要牵涉到具体的动作控制时, 一般就是有控制系统进行 控制。另外,在进行动作控制时,有时没有说明具体是否具有延迟或 判断过程,但一般而言,为了安全或动作控制的需要,暗含有延迟或 判断设定。另外,关于动作元器件,比如气缸、油缸或电机等,如果 需要进行控制处理的,则应当选用具有可编程控制的元器件。如图2所示,它是本技术轴瓦厚度加工装置的定位压紧装置 IO示意图。定位压紧装置IO主要包括用于一夹紧轴瓦的夹紧装置和模 具ll,夹紧装置的结构主要包括上下设置油缸12、左右收紧杆13、 14和左右托架15、 16,左右收紧杆13、 14设置在油缸12的动力端,并通过油缸12带动左右收紧杆13、 14上下运动。而在左收紧杆13 上的另一端与左托架15活动相连,在右收紧杆14上的另一端与右托 架16活动相连,而左右托架15、 16的另外一端设置在模具固定滑板 上并且可以做左右滑动运动,或者可以使左右托架15、 16靠近模具 一侧的一端能够做旋转运动;左右托架15、 16靠近模具一侧在放松 状态下位于模具下面,即低于模具入口,这样便于将轴瓦压入到模具 中。另外,在左右托架15、 16上还分别设有左右压脚17、 18,压脚 17、 18突出左右托架15、 16,并且设在左右托架15、 16的边缘,这 样可以适当增加压紧力。还有,在模具上面设有下料气缸19,该下 料气缸19上设有顶杆,该顶杆可以在推料气缸作用下,将位于模具 11内的轴瓦推出模具11。在收紧状态下,油缸12带动左右收紧杆 13、 14向上运动,这样靠近模具11 一端的左右托架15、 16向上运 动压紧位于模具11内的轴瓦;在放松状态下,油缸12带动左右收紧 杆13、 14向下运动,这样靠近模具11 一端的左右托架15、 16向下 松开了轴瓦,另外此时再通过下料气缸19的推动下,可以将轴瓦推 出模具ll。如图3所示,它是本技术中的厚度镗削装置示意图。在该示 意图中,还给出了送料装置以及定位压紧装置的位置示意,以表示三 者之间的关系。厚度镗削装置20包括伺服电机25、滚珠丝杆24、滑 板23、刀杆21、主轴马达22、主轴头28、主轴26以及刀杆21。控 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25和主轴马达22的旋转,伺服电机2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瓦厚度加工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厚度镗削装置和定位压紧装置,所述厚度镗削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滑板、主轴马达、主轴头和刀杆,所述刀杆设置主轴头的一端,所述主轴马达和主轴头设置在滑板上,所述刀杆上设有刀具,所述控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和主轴马达的旋转,伺服电机带动所述滑板前后移动,所述主轴马达通过主轴头带动刀杆高速旋转,所述定位压紧装置主要包括用于夹紧轴瓦的夹紧装置和定位轴瓦的模具,所述模具位于所述刀具前进方向的上方;加工时,主轴马达接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驱动刀具高速旋转,伺服电机接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带动高速旋转的刀具向被压紧并定位于所述定位压紧装置的轴瓦进行镗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舒勤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