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比例调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86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2
层流比例调压机构,包括流体层流实现机构、取压点和取压点位置调节机构;流体层流实现机构包括阀芯和阀套,所述的阀芯和阀套的间隙连通进油口和出油口,在所述的间隙中流体流动呈现层流流态,进油口和出油口间的压力分布呈现稳定的线性分布;取压点是贯穿阀套的取压孔,所述的取压孔连通所述的间隙;取压点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所述的阀芯和推动阀芯在所述的阀套内运动的推动部件,阀芯的移动使L1在0-L之间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压力振摆小且易于实现比例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流比例调压机构,应用于流体压力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流体的流 动状态分层流和紊流两种不同性质的流态。在流体流动时,流体质点没有横向脉动,没引起流体质点流动的混乱,流体质点流动层次分明,维持安定的流束状态,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流动,反之称为紊流流动。实际流体的流动,无论层流还是紊流都会引起能量的损失,由粘性阻力引起的沿程能量损失称沿程损失;由流道形状改变,流动方向改变,流速扰动等引起的局部能量损失称局部损失。能量损耗在流体流动时表现为压力的损失,即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现有的流体调压机构就是利用这两种压力损失以实现对压力的控制。压力控制阀有溢流阀、减压阀、以及比例压力控制阀等。溢流阀和减压阀是采用流体在短孔中流动的局部压力损失与弹簧力比较对压力进行控制,其结构复杂且会造成压力脉动。比例压力控制阀是通过改变阀口开度对压力进行控制,其压力控制原理也是局部压力损失原理,其压力会产生脉动,而实现比例压力控制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阻尼孔调压、阀口开度调压等调压机构结构复杂、压力振摆大及难以实现比例控制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压力振摆小且易于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层流比例调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层流实现机构、取压点和取压点位置调节机构;流体层流实现机构包括阀芯和阀套,所述的阀芯和阀套的间隙连通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的间隙为层流层流道,在所述的间隙中流体流动呈现层流流态,进油口和出油口间的压力分布呈现稳定的线性分布;取压点是贯穿阀套的取压孔,所述的取压孔连通所述的间隙,取压点处的压力满足以下公式:Pa=L1L(Ps-Po)+Po---(2)其中,Pa为取压点处的压力;Ps为进油口的压力;Po为出油口的压力;L1为取压点与出油口之间的距离;L为层流层流道的长度;且L1的取值范围为0~L;Pa的取值范围为Po~Ps;取压点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所述的阀芯和推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层流比例调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层流实现机构、取压点和取压点位置调节机构; 流体层流实现机构包括阀芯和阀套,所述的阀芯和阀套的间隙连通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的间隙为层流层流道,在所述的间隙中流体流动呈现层流流态,进油口和出油口间的压力分布呈现稳定的线性分布; 取压点是贯穿阀套的取压孔,所述的取压孔连通所述的间隙,取压点处的压力满足以下公式: Pa=—(P-P)+Po L(2) 其中,Pa为取压点处的压力;ps为进油口的压力;P。为出油口的压力为取压点与出油口之间的距离;L为层流层流道的长度;且L1的取值范围为O L ;Pa的取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