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医使用医疗器材,具体指拔罐。
技术介绍
拔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拔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如明 申斗垣的《外科启玄》就载有竹筒拔脓法“疮脓已溃已破,因脓塞阻之不通……如此当用竹筒吸法,自吸其脓,乃泄其毒也”。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现代多采用负压机治疗促进创面愈合。负压机产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负压拔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密封连接的负压拔罐和贴膜,该贴膜内设有弹力膜和不干胶层,其中,弹力膜的上表面正对该负压拔罐,在弹力膜的下表面设有不干胶层,该不干胶层对应于拔罐的外缘之外的边缘处,当负压拔罐的罐体内处于负压状态,弹力膜在负压作用下同步向该罐体内负压膨胀。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