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保温隔热轻质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32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06
一种新型保温隔热轻质围护结构,包括2层1毫米(mm)厚彩钢板、1层40毫米(mm)厚聚苯乙烯(EPS)泡沫板、1层25毫米(mm)厚相变材料层(PCM)和1层8毫米(mm)厚石膏板,总厚度为75毫米(mm),分为夏季隔热型和冬季蓄热型两类。夏季隔热型的结构构成从室外到室内的顺序依次是彩钢板、聚苯乙烯(EPS)泡沫板、相变材料层(PCM)、石膏板、彩钢板;冬季蓄热型的结构构成从室外到室内的顺序依次是彩钢板、石膏板、相变材料层(PCM)、聚苯乙烯(EPS)泡沫板、彩钢板。该新型保温隔热轻质围护结构具有高效、节能、经济、环保、安装灵活、易于维护、占地面积较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保温材料和相变材料复合成多层结构以达到提高热工性能为目的的新型保温隔热轻质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轻质围护结构具有结构薄、质量轻等特点,并广泛应用于活动板房、简易房等临时建筑中。这些临时建筑在我国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及时的居住环境;同时,在大型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大范围施工需要工人数量较多,相应地,需要大量临时建筑为工人提供住所;此外,经常举办的体育赛事、大型展会、室外大型活动等也需要临时建筑等设施来提供平台和场地。然而,由于目前的轻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不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热惰性较小,从而使其所营造的建筑热环境较为恶劣。具体表现在:(I)在夏季条件下,由于受到室外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的综合影响,轻质围护结构所形成的临时建筑的室内空气温度和内表面温度均远高于室外环境温度,“温室效应”明显。(2)在冬季条件下,由于受到天空冷辐射作用,室内空气温度和内表面温度等于甚至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冷室效应”明显。(3 )没有考虑不同使用地区的气候差异,对于以夏季隔热为主导和以冬季蓄热为主导的两种典型使用情况没有区别考虑,使得现有结构形式的适用性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保温隔热轻质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2层1毫米(mm)厚彩钢板1、1层40毫米(mm)厚聚苯乙烯(EPS)泡沫板2、1层25毫米(mm)厚相变材料层(PCM)3和1层8毫米(mm)厚石膏板4,总厚度为75毫米(mm)。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保温隔热轻质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2层I毫米(mm)厚彩钢板1、I层40毫米(mm)厚聚苯乙烯(EPS)泡沫板2、I层25毫米(mm)厚相变材料层(PCM) 3和I层8毫米(mm)厚石膏板4,总厚度为75毫米(mm)。2.夏季隔热型新型保温隔热轻质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按照从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龙恩深徐龙秦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