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组合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2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组合机床,包括长机座,与其配套使用的短机座、齿轮箱、驱动马达、大小滑块组件、顶尾座、中间块、连接块以及各机床辅件;各部件至少在一个面上设有T型槽;各部件上的T型槽由连接块可装拆地相互连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组装成锯床、锣床、车床、铣床和钻床,微型组合机床还可组装成磨床、手持机床、分度钻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大小滑块组件上设置调节齿轮,改以前的手动调节为自动调节,工作程序得到简化,加工精度大大提高;在长机座与顶尾座、长机座与齿轮箱以及其它带有T型槽部件的连接上设置有增加连接强度的加强板,可进一步提高本产品工作时的安全稳定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组合机床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号ZL01242873.6中公开了一种微型组合机床,包括长床身,与其配套使用的短床身,主轴箱、大小拖板组件,中间块以及机床辅件;各部件上至少在一个面上设有T型槽,各部件上的T型槽由联接组件,可拆卸地相互连接,由于微型组合机床的零部件均是结构简单的模块,且微型化,易拆装。可根据不同的加工对象将模块组装成车床、铣床、钻床、锯床及锣床,使其具有多种功能。但是这些组合和功能不能满足某些客户的特殊要求,有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不仅可以组装成锯床、锣床、车床、铣床和钻床,还可以组装成磨床、手持机床、分度钻床,而且具备自动调节功能的微型组合机床,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微型组合机床,包括长机座,与其配套使用的短机座、齿轮箱、驱动马达、大滑块组件、小滑块组件、顶尾座、中间块、连接块以及各机床辅件;各部件至少在一个面上设有T型槽;各部件上的T型槽由连接块可装拆地相互连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组装成锯床、锣床、车床、铣床和钻床;其中,连接块的截面呈工字型,其上还开有通孔,它的一端为斜面,装配时两连接块之间的端面相互接触,其结构特征是微型组合机床还可组装成磨床、手持机床、分度钻床。上述的锯床设置有偏心轮,偏心轮包括偏心轴、连接杆和滚动轴承;偏心轴一端设有偏心圆孔,另一端装配在齿轮箱上;连接杆一端设置在偏心圆孔中,另一端设置在滚动轴承中。上述的锣床、车床、铣床、钻床和分度钻床组件中的大滑块组件和小滑块组件上均设置有调节齿轮,其上设有刻度,且设有与同步皮带配合的齿纹,在调节齿轮尾端设有与传动齿轮配合的齿孔。上述的锣床和车床上设置有加强板,由螺钉穿过加强板上相应的孔,配合螺母紧固在长机座与顶尾座、长机座与齿轮箱后侧;此加强板也可用于其它有T型槽的部件上。上述的钻床上设置有钻床摇臂,钻床摇臂装配在小滑块组件和中间块的右侧。上述的磨床包括设设置在长机座上齿轮箱,驱动马达、砂轮、砂轮罩和砂轮罩连接块设置在齿轮箱左端,轮盘设置在齿轮箱右端,砂纸贴在轮盘端面,钻台设置在长机座上。上述的手持机床包括驱动马达和齿轮箱,齿轮箱后端设置有驱动皮带盖,主轴头上可选择性地装配上钻头或铣刀或其它打磨配件。上述的分度钻床包括设置在短机座左端的长机座,在长机座上依次设置有中间块、小滑块组件、齿轮箱和驱动马达;钻床摇臂设置在小滑块组件右侧,短机座右端设置有大滑块组件、小滑块组件、齿轮箱、三爪卡盘,分度盘和分度定位器;钻头设置在齿轮箱的主轴上;分度定位器安装在齿轮箱上,分度定位器的定位针插入分度盘的小孔中。上述的分度盘上设有三组圆周等分分布的小孔,该孔数分别为36、40、48;由自攻螺钉将分度盘紧固在三爪卡盘底部。本技术在大小滑块组件上设置调节齿轮,改以前的手动调节为自动调节,工作程序得到简化,加工精度大大提高;在长机座与顶尾座、长机座与齿轮箱以及其它带有T型槽部件的连接上设置有增加连接强度的加强板,可进一步提高本产品工作时的安全稳定性;在锯床的偏心轮组件中增设滚动轴承,将偏心轮与其联动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同时也降低了工作噪音、减小摩擦发热率、降低零件磨损、极大程度的延长机床使用寿命;钻床上增设摇臂,使钻孔更快捷方便。增加的磨床、手持机床和分度钻床组合,扩大了本技术的使用范围当车刀、凿刀、钻头等刀具不锋利时,可以用砂轮进行磨刀,当切削后留有毛刺,可以用砂纸进行打磨;对于物件庞大不能搬动却又要加工时,手持机床就能方便的提供加工服务;通过对分度盘等分孔的控制实现对工件的角度等分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锯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为偏心轮组件分解和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锣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加强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加强板与其它部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车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传动齿轮和调节齿轮装配前的立体结构状态图。图11为传动齿轮和调节齿轮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铣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驱动马达通过皮带带动调节齿轮旋转实现自动进给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钻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磨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N-N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7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手持机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第八实施例分度钻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的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4为分度盘和三爪卡盘装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5-图26为分度定位器限制分度盘绕轴旋转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分度盘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8-图29为微型组合机床增加主轴转速的两种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0为微型组合机床降低主轴转速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1为微型组合机床实现自动进给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2为微型组合机床增加主轴扭距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本微型组合机床组合成锯床时,锯床设置有偏心轮20,偏心轮20包括偏心轴20-1、连接杆20-2和滚动轴承20-3;偏心轴20-1一端设有偏心圆孔,另一端通过铜夹头12和夹头固定螺母13夹紧在齿轮箱3上;连接杆20-2一端设置在偏心圆孔中,另一端设置在滚动轴承20-3中。运转时,滚动轴承20-3带动联动轴21,由锯床箱22导向,使锯条23实现上下往复移动。滚动轴承20-3与联动轴21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轴承20-3的内部滚动摩擦,大大地减小摩擦,降低工作噪音,减小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降低零件磨损率,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图中,2为短机座,3为齿轮箱,4为驱动马达,7为中间块,25为驱动皮带盖。参见图5-图8,锣床和车床上设置有加强板14,由螺钉10穿过加强板14上相应的孔,配合四方螺母11紧固在长机座1与顶尾座16、长机座1与齿轮箱3后侧。此加强板14也可用于其它有T型槽的部件上。图中,4为驱动马达,5为大滑块组件,6为小滑块组件,17为三抓卡盘,25为驱动皮带盖,27为调节齿轮。参见图8-图13,锣床、车床、铣床、钻床、分度钻床包括的大滑块组件5、小滑块组件6安装有调节齿轮27,其上设有刻度,配合滑块螺杆使用,可使机床实现精度进给;调节齿轮27上设有与同步皮带9配合的齿纹,通过同步皮带9使其与齿轮箱3或驱动马达4相连接,作为自动进给的传动;在调节齿轮27的尾端设计有能将传动齿轮26的小齿插进的齿孔,使传动齿轮26带动调节齿轮27旋转,用同步皮带9使传动齿轮26的大齿与齿轮箱3或驱动马达4相连接,可作为进给传动降速来使用。图中,1为长机座,2为短机座,7为中间块,12为铜夹头,13为夹头固定螺母,14为加强板,16为顶尾座,17为三抓卡盘,18为铣刀,25为驱动皮带盖。参见图14-图15,钻床上安装有钻床摇臂15,钻床摇臂15装配在小滑块组件6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组合机床,包括长机座(1),与其配套使用的短机座(2)、齿轮箱(3)、驱动马达(4)、大滑块组件(5)、小滑块组件(6)、顶尾座(16)、中间块(7)、连接块(8)以及各机床辅件;各部件至少在一个面上设有T型槽;各部件上的T型槽由连接块(8)可装拆地相互连接,连接块的截面呈工字型,其上还开有通孔,它的一端为斜面,装配时两连接块之间的端面相互接触;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组装成锯床、锣床、车床、铣床和钻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微型组合机床还可组装成磨床、手持机床、分度钻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毅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市先导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