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11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面料,由静电阻燃纱线和非静电阻燃纱线混纺而成,混纺比例为:静电阻燃纱线84.3%、非静电阻燃纱线15.7%;所述非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精梳棉12~38重量份、阻燃腈纶49~74重量份和阻燃尼龙7重量份;所述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静电纤维4重量份、精梳棉16~41重量份、阻燃腈纶51~76重量份和阻燃尼龙6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阻燃面料,永久阻燃、穿着舒适、色牢度性能优越、环保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面料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0510012019.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无基材阻燃材料,其组成和重量比为:胶体40-70%,偶氮交联剂3-10%,高效阻燃剂20-50%。将该无基材阻燃材料制成薄膜,附着在面料上做成的防火复合面料,手感柔软、并能耐洗耐磨,且达到BI难燃级标准。该种面料并不是永久阻燃的随着长期使用其阻燃性将逐渐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面料,其永久阻燃、穿着舒适、色牢度性能优越、环保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燃面料,由静电阻燃纱线和非静电阻燃纱线混纺而成,混纺比例为:静电阻燃纱线84.3%、非静电阻燃纱线15.7% ; 所述非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精梳棉12 38重量份、阻燃腈纶49 74重量份和阻燃尼龙7重量份; 所述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静电纤维4重量份、精梳棉16 41重量份、阻燃腈纶51 76重量份和阻燃尼龙6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阻燃面料,其永久阻燃、穿着舒适、色牢度性能优越、环保性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 一种阻燃面料,由静电阻燃纱线和非静电阻燃纱线混纺而成,混纺比例为:静电阻燃纱线84.3%、非静电阻燃纱线15.7% ; 所述非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精梳棉28重量份、阻燃腈纶64重量份和阻燃尼龙7重量份; 所述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静电纤维4重量份、精梳棉31重量份、阻燃腈纶66重量份和阻燃尼龙6重量份。实施例2 一种阻燃面料,由静电阻燃纱线和非静电阻燃纱线混纺而成,混纺比例为:静电阻燃纱线84.3%、非静电阻燃纱线15.7% ; 所述非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精梳棉38重量份、阻燃腈纶74重量份和阻燃尼龙7重量份; 所述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静电纤维4重量份、精梳棉41重量份、阻燃腈纶76重量份和阻燃尼龙6重量份。实施例3 一种阻燃面料,由静电阻燃纱线和非静电阻燃纱线混纺而成,混纺比例为:静电阻燃纱线84.3%、非静电阻燃纱线15.7% ; 所述非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精梳棉12重量份、阻燃腈纶49重量份和阻燃尼龙7重量份; 所述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静电纤维4重量份、精梳棉16重量份、阻燃腈纶51重量份和阻燃尼龙6重量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由静电阻燃纱线和非静电阻燃纱线混纺而成,混纺比例为:静电阻燃纱线84.3%、非静电阻燃纱线15.7%;所述非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精梳棉12~38重量份、阻燃腈纶49~74重量份和阻燃尼龙7重量份;所述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静电纤维4重量份、精梳棉16~41重量份、阻燃腈纶51~76重量份和阻燃尼龙6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由静电阻燃纱线和非静电阻燃纱线混纺而成,混纺比例为:静电阻燃纱线84.3%、非静电阻燃纱线15.7% ; 所述非静电阻燃纱线的组成及含量为:精梳棉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东港毛巾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