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强度低合金钢
,具体涉及一种,该钢板/带具有双相组织,细晶粒。
技术介绍
低合金钢领域的双相钢通常指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或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可由低碳钢或低合金钢经临界区处理或控制轧制而得到。这类钢因具有高强度和高延性的良好配合,已成为一种强度高、塑性好的新型钢种,成功的用于汽车制造产业及管道运输行业等。但是,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因焊接性能较差在焊接结构件中的使用受到限制;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近年来随着管道制造行业的发展在抗大变形管线钢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冲击韧性较差和焊缝软化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随着陆上石油天然气的逐渐枯竭,新的能源开采向海洋尤其是深海地区延伸。海底恶劣的环境条件对海底管线提出了比陆上管线更严格的质量要求,如厚规格、高韧性、抗变形等,要求管材必须具有高韧性、低屈强比、 抗疲劳,纵横向性能差小等特点。如果仍然采用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的技术路线,厚规格钢板厚度截面上组织、性能均匀性将很难得到保证,同时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的问题也很难解决。本专利技术的“超细晶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双相组织可以保证厚规格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双相钢板/带,其特征在于:该双相钢板/带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0.10?%、Si?:0.10~1.5?%、Mn?:0.5?~2.1?%、P?:≤?0.02?%、S?:≤?0.01?%、Nb?:0.02?~0.1?%、Mo:0.05~0.4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组织类型为细晶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双相钢板/带,其特征在于:该双相钢板/带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 0.10 %、S1:0.10 L 5 %、Mn:0.5 2.I %、Ρ..( 0.02%、S..( 0.01 %、Nb:0.02 0.1 %、Mo:0.05 0.45 %,余量为 Fe 及不可避免杂质;组织类型为细晶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钢板/带,其特征在于:另添加Cu:0 0.4wt%、N1:0 0.5 wt%、Cr:0 0.5wt%。3.—种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友,贾书君,汪兵,陈红桔,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