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稀土镁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777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稀土镁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5%Y,0.5%~2.5%Nd,0.5%~2.5%Sm,0.2%~1%Sb,杂质元素Si、Fe、Cu和Ni总量小于0.2%,余量为Mg。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高温稀土镁合金,高温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高温抗拉强度,在300℃时,抗拉强度仍可达到200MPa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高温稀土镁合金与商用耐热镁合金WE43合金相比,具有更好的强度性能和更高的使用温度,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武器装备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稀土镁合金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稀土镁合金。
技术介绍
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汽车上应用日益增多。汽车采用镁合金可以减重,同时减少了尾气排放,因此进行镁合金的研究开发对于节约能源、抑制环境污染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镁合金的强度和耐热性能不佳,严重阻碍其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及其它行业中的应用,因此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和耐热性能是镁合金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现有的耐热镁合金主要从限制位错运动和强化晶界入手,通过适当的合金化,弓丨入热稳定性高的第二相、降低元素在镁基体中的扩散速率或者改善晶界结构状态和组织形态等,实现提高镁合金热强性和高温蠕变抗力的目的。目前,在所有合金元素中,稀土(RE)是提高镁合金耐热性能最有效的合金元素。大部分稀土元素在镁中具有较大的固溶度极限,而且随温度下降,固溶度急剧减小,可以得到较大的过饱和度,从而在随后的时效过程中析出弥散的、高熔点的稀土化合物相;稀土元素还可以细化晶粒、提高室温强度,而且分布在晶内和晶界(主要是晶界)的弥散的、高熔点稀土化合物,在高温时仍能钉扎晶内位错和晶界滑移,从而提高了镁合金的高温强度;同时,稀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稀土镁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5%Y,0.5%~2.5%Nd,0.5%~2.5%Sm,0.2%~1%Sb,杂质元素Si、Fe、Cu和Ni总量小于0.2%,余量为M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李全安陈君付三玲朱宏喜张兴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