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湿法冶金化工
,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银铋阳极泥的全湿法处理过程中对有价金属进行综合回收及绿色生产的全湿法处理高银铋铅阳极泥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铋作为“绿色金属”,除用于医药行业外,也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超导体、阻燃剂、颜料、化妆品、化学试剂、电子陶瓷等领域,大有取代铅、锑、镉、汞等有毒元素的趋势。铅阳极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火法处理和湿法处理以及火法湿法联合法,传统火法处理工艺较成熟,但其对银的直收率较低,且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湿法设备的改进,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要求,湿法工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火法湿法的各自特点,火法湿法联合工艺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湿法处理工艺主要是氯化浸出,氯化浸出是将铅阳极泥置于盐酸介质中通入氯气控制电位进行浸出,浸出液中的锑、铋、铜分别回收,废液中和处理后排放,氯化浸出渣用氨(或亚硫酸钠)浸出,浸出液用水合肼(或甲醛)还原即得银粉,而浸出渣则可用于制铅盐。但此工艺的缺点是,铋、锑与铜分离过程中得到的是铋的化工产品,若要产出粗铋还得进行反溶,盐酸消耗大。另外,还有人对碱法处理铅阳极泥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湿法处理高银铋铅阳极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是:第一步是硫酸浸出铜:将高银铋阳极泥磨细筛分,加硫酸浸出,机械搅拌,液固比L/S(液体体积L/固体质量Kg)为3.5~4,控制反应终点硫酸浓度为70~80g/L,浸出反应温度为90℃,浸出时间t为1h,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第二步是铁粉置换沉铜:将第一步得到的浸出液加入铁粉置换,40~50℃,机械搅拌,400~500转/min,反应时间t为1~1.5h,得到海绵铜粉和置换后废液;第三步是盐酸浸出铋、锑:将第一步得到的浸出渣加入盐酸浸出,机械搅拌,液固比L/S(液体体积L/固体质量Kg)为3~4,控制反应终点酸度为4mol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静,吴斌秀,郭瑞,李俊红,蓝明艳,石玲斌,鲁君乐,陈世民,杨建广,唐朝波,杨声海,陈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