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级次结构的可控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677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苯胺级次结构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电高分子制备技术领域,制备的聚苯胺结构特征为:结构为花瓣状或板条状聚苯胺,重现性好,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聚苯胺级次结构的制备步骤:按比例取乙酸及苯胺加入去离子水中,待溶液稳定后,加入相应比例的过硫酸铵溶液,混合均匀静置,经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到聚苯胺级次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乙酸体积分数、单体与氧化剂的摩尔比调控聚苯胺的形貌,属绿色化工艺路线,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制备得到的聚苯胺结构完整,尺寸均一,大大改善了其可溶性,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具有特殊微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已成为高分子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这类材料具有纳米尺寸效应和导电性能,有望在超级电容器、电致发光、光催化等领域获得应用。作为三大导电聚合物之一的聚苯胺,由于其原料易得、合成简便、独特的掺杂/脱掺杂机制、较高的导电率、良好的环境稳定性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但聚苯胺的难溶难熔特性严重影响了其加工应用。随着对聚苯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纳米结构聚苯胺在丙酮、N, N-二甲基甲酰胺等常用有机溶剂中有很好的溶解性,改善了其加工性能,同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化学吸附催化、超级电容器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将纳米功能材料与聚苯胺有机结合制备得到的复合功能材料集聚苯胺的优异的光电性能及功能材料的纳米效应于一体,在传感器、催化、电极材料等方面具有性能优势,已经成为聚苯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聚苯胺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模板法和非模板法,模板法又可分为软模板法和硬模板法;非模板法则有化学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物理法等。模板法制备聚苯胺由于模板的特殊形貌可以有效地制备所需的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苯胺级次结构的可控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得到聚苯胺,以乙酸作为掺杂剂,通过调节乙酸浓度、苯胺单体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两个因素来控制产物聚苯胺的形貌,制备板条状结构聚苯胺或花瓣状结构聚苯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苯胺级次结构的可控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得到聚苯胺,以乙酸作为掺杂剂,通过调节乙酸浓度、苯胺单体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两个因素来控制产物聚苯胺的形貌,制备板条状结构聚苯胺或花瓣状结构聚苯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级次结构的可控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配制摩尔浓度为0.29 - 4.38mol/L的乙酸水溶液,称取苯胺单体加入到乙酸水溶液中,超声分散0.5 — 2h ;苯胺单体浓度为0.03 - 0.6mol/L ; (2)称量氧化剂过硫酸铵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摩尔浓度为0.05 - 0.5mol/L的氧化剂水溶液;将氧化剂水溶液加入到步骤(I)中所得的含有苯胺单体的乙酸水溶液中,控制苯胺单体与氧化剂的摩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戈杨穆陶进长禹杰高鸿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