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笔自动分拣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576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成品笔自动分拣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料仓、链轮,分拣机构及传送机构,所述分拣机构对堆置于所述料仓中的成品笔进行分拣,所述传送机构对分拣后的成品笔进行传送,所述分拣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环形绕置于所述链轮上,形成环形输送轨道,链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与从动轮配合带动分拣机构及传送机构的传送,实现对成品笔的自动分拣,自动分拣上料机构一端还与计数装置、装盒装置相连接,进一步实现成品笔的计数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成品笔的分拣上料,从而实现笔的自动装盒,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升了成品笔的包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品笔的自动组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成品笔自动分拣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文具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芯笔、圆珠笔等各种笔的生产、装配过程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实现自动装配的。然对于组装完成后的成品笔,其还要通过计数包装后以一定的包装形式进入市场中进行销售。目前,对完成装配的成品笔的计数包装大多是由人工或简单的包装机构来完成,其过程不仅费时费力,出错率高,而且直接影响成品笔的出厂效率,不利于成品笔的组装。在实际生产中,各家文具生产企业都希望将成品笔的分拣、上料以及计数,甚至包装等过程都通过自动化的设备来实现,以节省劳动力成本,并且提高成品笔的包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成品笔自动分拣上料装置,其能够实现成品笔的分拣上料,从而实现笔的自动包装,以节省人力及劳动力成本,并提高成品笔的整体出厂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品笔自动分拣上料装置,所述分拣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料仓、链轮,分拣机构及传送机构,所述分拣机构对堆置于所述料仓中的成品笔进行分拣,所述传送机构对分拣后的成品笔进行传送,所述分拣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环形绕置于所述链轮上,形成环形输送轨道。优选地,所述分拣机构采用槽型结构,包括多块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上的隔板,每两块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所述成品笔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一支成品笔的直径小于两支成品笔的直径之和。所述传送机构为环形的顶板链,所述顶板链包括相互连接的左顶板链、上顶板链、右顶板链和下顶板链,所述左顶板链与所述料仓相连接。所述左顶板链的一侧设置有调整所述卡槽深度的调整板,所述调整板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所述链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左顶板链、上顶板链、右顶板链和下顶板链环形绕制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并且在主动轮的带动下循环转动。所述顶板链由多块小板块拼接而成,所述隔板设置所述小板块上。所述右顶板链上的隔板的外侧设置有防止卡槽中成品笔滑落的压板。所述压板下端沿着所述下顶板链方向弯曲,形成弧形压板,所述弧形压板与所述下顶板链上隔板之间形成落笔口。所述落笔通道一端与计数装置、装盒装置相连接。所述左顶板链与下顶板链垂直或向下顶板链方向倾斜形成斜坡,使得料仓中的成品笔能够按向上或斜向上的方向进行移动。本专利技术中的分拣机构通过链轮控制实现分拣机构对成品笔的自动分拣上料,从而实现笔的自动装盒,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升了成品笔的包装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分拣机构为槽型结构,并且分拣机构上设置了卡槽隔板和调整板,通过对卡槽宽度和调整板的位置进行设置和调整,从而准确控制一个卡槽中只能放置一只成品笔;而且调整板的设置也使得分拣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成品笔;分拣机构环形绕置于链轮上,并且在主动轮的带动下,对成品笔进行向上或斜向上进行传送,可以避免成品笔在传送过程中发生脱落的问题;成品笔向下进行输送时,在分拣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挡板,也是用于防止成品笔在向下运输的情况下发生脱落的现象,从而保证了成品笔整齐、有序地进行输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成品笔自动分拣上料装置(移去机架)的侧视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成品笔自动分拣上料装置(包括机架)的主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传送带,2、料仓,21、料仓板,3、传送机构,31、左顶板链,32、上顶板链,33、右顶板链,34、下顶板链,35、隔板,351、卡槽,36、小板块,4、链轮,41、主动轮,42、从动轮,421、第一链轮,422、第二链轮,423、第三链轮,43、驱动电机,5、调整板,6、压板,61、弧形压板,7、落笔口,8、计数装置,9、装盒装置,10、机架,11、分拣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结合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成品笔自动分拣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0、料仓2、传送机构3、分拣机构11和链轮4,机架10设置在自动分拣上料装置的两侧(见图2示),用于支撑整个自动分拣上料装置。料仓2 —端连接传送带I,用于向料仓2中输送成品笔。传送带I可以与用于对传送带I启动、停止和传送带I上成品笔的数量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图未示)进行连接,料仓2中的成品笔也可以通过人工加入并且人为地控制料仓2中成品笔的数量。当由控制器控制时,成品笔在传送带I的带动下进入到料仓2内,当料仓2中成品笔的堆积超过一定量后,传送带I可暂停输送;等料仓2中的成品笔分拣、上料到一定量后,传送带I继续运行,向料仓2中输送成品笔。传送机构3由数段顶板链组成,具体为左顶板链31、上顶板链32、右顶板链33和下顶板链34,所述各顶板链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环形输送轨道。且整个顶板链由多块两边都为齿槽的小板块36拼接而成,使得传送机构3在传送过程中能够弯曲或直线传送,同时拼接结构的设置增加了传送机构3的柔韧性,使传送机构3绕置在链轮4上。自动分拣上料装置还包括分拣机构11,分拣机构11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3的外侦牝用于完成成品笔的自动分拣过程。分拣机构11为槽型结构,槽型结构由隔板35和顶板链组成,所述分拣机构11可以由顶板链的小板块和隔板组装构成,也可以直接在顶板链的小板块上直接加工形成隔板的结构。所述多块隔板35固定在顶板链上,每两块隔板35之间形成一个卡槽351,用于放置成品笔,卡槽351的宽度大于一支成品笔的直径小于两支成品笔的直径之和;左顶板链31上隔板35的一侧设置有调整板5,所述调整板5可调节位置地固定于一侧机架10上,用于根据成品笔的不同尺寸,调节成品笔在卡槽351中的深度,使每个卡槽在深度方向上也只能容置一只成品笔,避免因卡槽351深度过深导致成品笔在卡槽351内进行堆积或者因卡槽351深度过浅使得成品笔容易脱落的现象。通过对卡槽351宽度和深度的设置和调整,从而保证一个卡槽351内只能放置一支成品笔,实现成品笔的自动分拣。左顶板链31上固定设置有料仓板21,料仓板21和左顶板链31之间形成料仓2,料仓板21与左顶板连31之间形成一夹角,使得成品笔能够堆积到料仓2中,避免成品笔从料仓2中脱落,同时随着传送机构3的传动,料仓2中的成品笔自动落入卡槽351中。链轮4包括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用于带动传送机构3进行循环运动,主动轮41位于左顶板链31、上顶板链32和右顶板链33之间,并且主动轮41上半部分的外表面与上顶板链32的内表面相贴合,主动轮4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45,用于驱动主动轮41进行转动,传送机构3在主动轮41的带动下循环转动,从动轮42与主动轮41之间用链条进行连接,从动轮42包括第一链轮421、第二链轮422和第三链轮423,第一链轮421、第二链轮422和第三链轮423在同一轴线上并且水平位于下顶板链34上端,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两者相互配合实现传送机构3对成品笔的上料、传送。右顶板链33上的卡槽351的外侧设置有压板6,用于当成品笔在右顶板链33处垂直向下传送时防止成品笔从卡槽351内滑落出来;压板6下端沿着下顶板链34方向弯曲,形成弧形压板61,并且弧形压板61与下顶板链34上的隔板35之间形成落笔口 7,完成分拣的成品笔经落笔口 7落入到一端连接的计数装置8和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成品笔自动分拣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料仓、链轮,分拣机构及传送机构,所述分拣机构对置于所述料仓中的成品笔进行分拣,所述传送机构对分拣后的成品笔进行传送,所述分拣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环形绕置于所述链轮上,形成环形输送轨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久宏周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新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