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零售小型啤酒保鲜桶,包括桶体以及桶体上的出酒管,所述桶体包括上部的主腔室以及下部的底腔室,所述主腔室内安放有内胆,所述内胆上方开口并设置有自动封口装置,所述自动封口装置上设有伸入内胆的酒道管,该酒道管的底端连接一多用底阀,所述底腔室内设置有灌装有二氧化碳的气囊,该气囊上设置有输气管,所述出酒管末端设有与所述自动封口装置连通且密封匹配的连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酒桶的进酒口、出酒口以及消毒液口合而为一,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有效地避免了细菌入侵,同时采用多层保温系统,增强了保温性能;同时本啤酒保鲜桶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啤酒保鲜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零售小型啤酒保鲜桶。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已有的小型鲜啤容器没有保鲜功能,有的利用小暖瓶也只是对温度短时间保持,而啤酒最怕的就是氧化和细菌侵入,目前国内市场名符其实的小型保鲜容器还是空白。其它的保温容器需要相互独立的进酒口、出酒口以及消毒液口,造成其与外界的接触较多,不利于保温,而且容易导致细菌入侵,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零售小型啤酒保鲜桶,它将进酒口、出酒口以及消毒液口合而为一,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增强了保温性能,同时避免了细菌地入侵。本专利技术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售小型啤酒保鲜桶,包括桶体以及桶体上的出酒管,所述桶体包括上部的主腔室以及下部的底腔室,所述主腔室内安放有内胆,所述内胆上方开口并设置有自动封口装置,所述自动封口装置上设有伸入内胆的酒道管,该酒道管的底端连接一多用底阀,所述底腔室内设置有灌装有二氧化碳的气囊,该气囊上设置有将其内气体由内胆上方开口位置引入内胆内部的输气管,所述出酒管末端设有与所述自动封口装置连通且密封匹配的连接部。作为优选,所述内胆外设有一将其包覆的外胆,所述内胆与外胆之间为高真空绝热夹层。作为优选,所述外胆与桶体之间为无油无脂进口的多层复合绝热材料层。作为优选,所述多用底阀包括喷嘴头和喷嘴体,所述喷嘴头与喷嘴体内设有相通的流道,所述喷嘴体包括呈锥形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的上沿与所述喷嘴头的下沿密封连接,所述外筒的侧壁与所述内筒的侧壁不平行,且外筒的下沿与所述内筒的下沿之间分布有多个连接件。作为优选,所述外筒的侧壁与所述内筒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作为优选,所述外筒的下沿与所述内筒的下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作为优选,所述自动封口装置为一酒矛阀。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按压手柄和卡笋。作为优选,所述出酒管上设有放酒旋钮。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上设有控制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将酒桶的进酒口、出酒口以及消毒液口合而为一,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有效地避免了细菌入侵,同时采用多层保温系统,增强了保温性能;本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为啤酒行业解决了鲜啤酒包装保质流通问题,为消费者喝到营养、新鲜健康的原浆啤酒提供了便利;同时本啤酒保鲜桶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减少了多个生产环节,缩短了生产和销售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可按市场需要设定多种规格予以销售;另外,本专利技术可重复多次使用,自身设有辅助清洗杀毒系统,减少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多用底阀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多用底阀仰视图。图中:1、桶体;2、出酒管;3、主腔室;4、底腔室;5、内胆;6、自动封口装置;7、酒道管;8、多用底阀;9、气囊;10、输气管;11、连接部;12、外胆;13、按压手柄;14、卡笋;15、放酒旋钮;81、喷嘴头;82、外筒;83、内筒;84、连接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零售小型啤酒保鲜桶,包括桶体I以及桶体I上的出酒管2,所述出酒管2上设有放酒旋钮15,所述桶体I包括上部的主腔室3以及下部的底腔室4,所述主腔室3内安放有内胆5,所述内胆5外设有一将其包覆的外胆12,所述内胆5与外胆12之间为高真空绝热夹层,所述外胆12与桶体I之间为无油无脂进口的多层复合绝热材料层,所述内胆5上方开口并设置有自动封口装置6,该自动封口装置6为一酒矛阀,且在自动封口装置6上设有伸入内胆5的酒道管7,所述酒道管7为多用途管道,其既可用于注酒和出酒,还可以用于注入消毒液,该酒道管7的底端连接一多用底阀8,所述多用底阀8的作用是便于啤酒和消毒液的流入或流出,该多用底阀8的底端与所述内胆5的底面具有一定间隙,所述底腔室4内设置有灌装有二氧化碳的气囊9,加入二氧化碳,保持桶内压强,避免大气进入细菌入侵,所述气囊9由弧形顶部、弧形底部以及中间的非弧形连接段构成,保证其耐压等机械性能。所述气囊9上设有控制阀,且该气囊9上设置有将其内气体由内胆5上方开口位置引入内胆5内部的输气管10,所述出酒管2末端设有与所述自动封口装置6连通且密封匹配的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可采用注酒器去掉通气孔改造而成,所述连接部11上设有按压手柄13和卡笋14。连接部11、按压手柄13、卡笋14和放酒旋钮15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分解式饮酒龙头。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多用底阀8包括喷嘴头81和喷嘴体,所述喷嘴头81与喷嘴体内设有相通的流道,所述喷嘴体包括呈锥形的外筒82和内筒83,所述外筒82的上沿与所述喷嘴头81的下沿密封连接,所述外筒82的侧壁与所述内筒83的侧壁不平行,所述外筒82的侧壁与所述内筒83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外筒82的侧壁与所述内筒83的侧壁之间的空隙即是喷嘴体的流道,这种流道可方便地清洗四周,清洗更为彻底干净,解决现有烟筒状喷嘴只能清洗正对位置的缺陷,同时增加了液体的流速和流量,所述外筒82的下沿与所述内筒83的下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外筒82的下沿与所述内筒83的下沿之间均匀分布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连接件84,所述连接件84为体积较小的条状或片状,以减小其对液体流动的阻碍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注酒操作如下:当桶内啤酒喝完后,先将连接部11与自动封口装置6之间断开连接,然后将自动封口装置6取下,同时关掉气囊9,直接将酒从此处注入酒道管7,然后酒从多用底阀8喷出,流入内胆5 ;待灌满之后,再将自动封口装置6复位,并与连接部11连接,连接部11上的卡笋14打开、手柄下压,连接部11中心位置就会向下突出,挤压自动封口装置6的中心位置,实现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出酒操作如下:气囊9灌满二氧化碳,打开控制阀,二氧化碳由输气管10进入内胆5,往桶内施加气压,使得桶内的酒水沿着酒管向上流动,经过自动封口装置6、连接部11、放酒旋钮15,然后从出酒管2流出,供人们饮用。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操作如下:使用一端时间后,需要消毒清洗的时候,先将酒放干净,也是关掉气囊9、取下自动封口装置6,直接往酒道管7内高压灌入消毒液,使劲冲洗,冲洗结束后,再打开气囊9,连接上自动封口装置6、连接部11等,将其内消毒液排干净即可。本专利技术将酒桶的进酒口、出酒口以及消毒液口合而为一,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有效地避免了细菌入侵,同时采用多层保温系统,增强了保温性能;本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为啤酒行业解决了鲜啤酒包装保质流通问题,为消费者喝到营养、新鲜健康的原浆啤酒提供了便利;同时本啤酒保鲜桶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减少了多个生产环节,缩短了生产和销售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可按市场需要设定多种规格(如3L、5L、10L或20L)予以销售,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流水线灌装以及储藏运输,可直接进入消费终端餐桌和家庭;另外,本专利技术可重复多次使用,自身设有辅助清洗杀毒系统,减少使用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零售小型啤酒保鲜桶,包括桶体(I)以及桶体(I)上的出酒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I)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售小型啤酒保鲜桶,包括桶体(1)以及桶体(1)上的出酒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包括上部的主腔室(3)以及下部的底腔室(4),所述主腔室(3)内安放有内胆(5),所述内胆(5)上方开口并设置有自动封口装置(6),所述自动封口装置(6)上设有伸入内胆(5)的酒道管(7),该酒道管(7)的底端连接一多用底阀(8),所述底腔室(4)内设置有灌装有二氧化碳的气囊(9),该气囊(9)上设置有将其内气体由内胆(5)上方开口位置引入内胆(5)内部的输气管(10),所述出酒管(2)末端设有与所述自动封口装置(6)连通且密封匹配的连接部(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华,刘建华,刘桂娟,
申请(专利权)人:刘爱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