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静怡专利>正文

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52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贮油器、空气压缩机、用管路连接该空气压缩机的空气调节阀、藉管路连接该空气调节阀并与该贮油器相通的油液控制器;及至少一个设于该油液控制器下方的上注油器,其顶面设若干注入孔可与该油液控制器相连通,该注油器侧方设一输出的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解决目前冷却剂在工件和刀具处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关于机床切削器冷却装置,尤指一种利用高压空气混合润滑油,使呈雾状输出,而喷向切削器以达到降温目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切削机械于加工时,需随时冷却与润滑,避免工作物与刀具产生高温退火,并同时冲除铁屑。目前冷却都是以大量冷却润滑油剂直接注入加工刀具部位,如此方式不仅润滑油使用量大,并且因切削刀具不停运转,润滑油会发生飞溅喷出,造成浪费及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解决目前冷却剂在工件和刀具处飞溅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贮油器、空气压缩机、用管路连接该空气压缩机的空气调节阀、藉管路连接该空气调节阀并与该贮油器相通的油液控制器;及至少一个设于该油液控制器下方的上注油器,其顶面设若干注入孔可与该油液控制器相连通,该注油器侧方设一输出的管路。上述的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调节阀设置有一管路连接的接头,藉该接头用管路连接该油液控制器。上述的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盒体,该贮油器设在该盒体上,该空气压缩机安置于该盒体底部,该空气调节阀设于该盒体一侧壁,而该油液控制器和该注油器位于该盒体内部。上述的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上注油器相叠的下注油器,该上注油器位于该油液控制器底部,其顶面设有三注入孔与该油液控制器底部的输出孔连接,该上、下二注油器连接面各设一相通的通孔。上述的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液控制器侧边设有一电磁阀。本技术使高压空气和冷却剂预混成雾状,以细小的液滴形式喷在工件及刀具上,有效地防止了冷却剂的飞溅,既达到冷却和润滑作用,又节省了冷却剂的用量,同时还防止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注油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兹例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2所示,本技术包含有一贮油器10、一空气压缩机20、一空气调节阀30、一油液控制器40、一上注油器50和一下注油器50’。该贮油器10设于该输送装置盒体1上,其底部设置有螺管11,内部容纳有润滑油。该空气压缩机20位于该输送装置盒体1底部,其一端设有管路21,可将空气输入并压缩成具相当的压力,其另一端亦设有一管路31,可将强压的空气输出。该空气调节阀30锁接于该输送装置的盒体1一侧壁,该空气调节阀30与空气压缩机20之间藉管路31连通,使高压空气流经空气调节阀30,供吾人调节空气输送压力;一接头32位于该盒体1内且藉管路连接该空气调节阀30。该油液控制器40位于该输送装置的盒体1内,并藉管路44连接该空气调节阀30,其内部空间可使高压空气输入而与润滑油混合;其顶部设一螺孔41可与贮油器10底部螺管11锁接,使润滑油能注入油液控制器40内;该油液控制器40底部设有三输出孔42,并有一电磁阀43位于油液控制器40侧边可控制混合后雾状空气输出频率。两上、下注油器50、50’,相叠位于该油液控制器40底部,该上注油器50顶面设有三注入孔51与油液控制器40底部的输出孔42衔接,上、下注油器50、50’连接面各设有通孔52,得将上注油器50内的雾状润滑油导进下注油器50’内;又该上、下注油器50、50’正向各设有一调节钮53,该调节钮53供调节雾状润滑油的输出量大小,该两上、下注油器50、50’外侧且各设有管路54以连接到切削器(图中未示)位置,将具有压力的雾状润滑油喷向该切削器,提供降温及润滑功能,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油液飞溅的情况发生。上述两上、下注油器50、50’的管路54于其尾部亦可连接会合成同一管路,由单一喷头喷出雾状的润滑油于削削器,因其功能与前述相同,故图省略不详述。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贮油器(10)、空气压缩机(20)、用管路(31)连接该空气压缩机(20)的空气调节阀(30)、藉管路(44)连接该空气调节阀(30)并与该贮油器(10)相通的油液控制器(40);及至少一个设于该油液控制器(40)下方的上注油器(50),其顶面设若干注入孔(51)可与该油液控制器(40)相连通,该注油器(50)侧方设一输出的管路(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调节阀(30)设置有一管路连接的接头(32),藉该接头(32)用管路(44)连接该油液控制器(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盒体(1),该贮油器(10)设在该盒体(1)上,该空气压缩机(20)安置于该盒体(1)底部,该空气调节阀(30)系设于该盒体(1)一侧壁,而该油液控制器(40)和该注油器(50)位于该盒体(1)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上注油器(50)相叠的下注油器(50’),该上注油器(50)位于该油液控制器(40)底部,其顶面设有三注入孔(51)与该油液控制器(40)底部的输出孔(42)连接,该上、下二注油器(50、50’)连接面各设一相通的通孔(5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液控制器(40)侧边设有一电磁阀(43)。专利摘要一种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贮油器、空气压缩机、用管路连接该空气压缩机的空气调节阀、藉管路连接该空气调节阀并与该贮油器相通的油液控制器;及至少一个设于该油液控制器下方的上注油器,其顶面设若干注入孔可与该油液控制器相连通,该注油器侧方设一输出的管路。本技术在于解决目前冷却剂在工件和刀具处的技术问题。文档编号B23Q11/10GK2614843SQ0322980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黄静怡 申请人:黄静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削用冷却剂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贮油器(10)、空气压缩机(20)、用管路(31)连接该空气压缩机(20)的空气调节阀(30)、藉管路(44)连接该空气调节阀(30)并与该贮油器(10)相通的油液控制器(40);及至少一个设于该油液控制器(40)下方的上注油器(50),其顶面设若干注入孔(51)可与该油液控制器(40)相连通,该注油器(50)侧方设一输出的管路(5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怡
申请(专利权)人:黄静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