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雕刻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版雕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的木板刻字记载最早见于宋朝的《淳化阁贴》,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贴。当时,宋太宗命翰林侍书王著重亥Ij《升元贴》,并从密阁中选出汉代张芝、崔瑗、魏晋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唐代颜、柳、欧和怀素等人的墨迹,摹勒于枣木板上,拓印赐给大臣。古代匾额雕刻工艺分“凸”形字“凹”形字两种,凸形字雕刻是在板面上按照笔画边缘雕刻出线形字,或是按笔画雕刻出半圆状字,还有按字体在板面上用桐油和石灰捏字;“凹”形字雕刻是从笔画两侧斜刻到中线合刀形成“V”形,或是从笔画两侧正切铲成平底成“U”形、两种工艺雕刻出来的字体各具特色。由于凸形字突显庄重和威严,因此,凸形字多适应于高大庄严的厅堂、道场、寺庙、牌坊、祠堂及村庄门头等处;“凹”形字的特点是平面回纹形,悬挂仰视槽内较暗,缺乏美感和艺术魅力,只适用于雕刻碑文,木板凹形雕刻挂饰艺术品受到了局限。传统的“凹”形字刀法是在正中采用中线合刀形成“V”形,然后再给字进行上油漆,由于在字迹的正中下刀,字迹左右对称,左右油漆容易形成镜像,使得观察时候容易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书法雕刻方法,其特征为:根据书法的笔画,刀锋随着笔锋转,笔尖行处垂直下刀0.5?1.5cm,笔肚行处斜切收刀,斜切与平面的角度为15°?45°,笔画的使转处、笔扭刀转、起笔、收笔、行笔,刻出的笔画形成一个斜平面,雕刻成“√”形,涂上颜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法雕刻方法,其特征为:根据书法的笔画,刀锋随着笔锋转,笔尖行处垂直下刀0.5-1.5cm,笔肚行处斜切收刀,斜切与平面的角度为15° -45°,笔画的使转处、笔扭刀转、起笔、收笔、行笔,刻出的笔画形成一个斜平面,雕刻成“ V ”形,涂上颜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法雕刻方法,其特征为:雕刻时采用的颜料由下列重量份数的配方组成:水分散型纳米氧化锌100-200份、水分散型纳米氧化硅100-200份、水分散型纳米氧化铝100-200份、氧化钛50-70份、颜料30-70份、填料20-40份、防沉剂20-40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书法雕刻方法,其特征为:其中氧化钛的粒度为20-30n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书法雕刻方法,其特征为:颜料为常用的木质用油漆金色颜料。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书法雕刻方法,其特征为:填料是二氧化硅、硅酸铝、氧化铝、碳酸钙组成的混合物,质量比为二氧化硅:硅酸铝:氧化铝:碳酸钙=1-5:2-8:2-4:1-7。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书法雕刻方法,其特征为:防沉剂是钠基膨润土、锂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组成的混合物,质量比为钠基膨润土:锂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5_9:2_6:3_7ο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书法雕刻方法,其特征为:雕刻时采用的颜料的制备方法为:把质量配比的水分散型纳米氧化硅、水分散型纳米氧化铝、氧化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