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汽车零部件制造
,具体是。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顶板内饰件表面的装饰性材料中有针织面料或皮革等,产品的成型工艺为模压工艺或低压注塑工艺。模压时多采用先裁剪好布料,再模压包边,裁剪工艺人员使用最大,每个人的裁剪的方式方法不一样,所以产品的一致性无法保障,模压工艺的生产效率低,次品率高,使用人工的数量大,从半成品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复杂。而低压注塑工艺的成本过高,设备投入大,对面料的延伸要求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节省工时,简化工艺,同时机织面料与内饰件间粘结性好,不会起泡。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钾长石粉用浓度为15-20%的双氧水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将烘干后的钾长石粉于600-800°C下煅烧4-6小时;再用浓度为15-20%的乙酸溶液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在烘干后的钾长石粉末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2%的氯化石蜡、相当于其重量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500-4800转/分下搅拌20-30分钟后,烘干研磨成纳米粉末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顶板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钾长石粉用浓度为15?20%的双氧水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将烘干后的钾长石粉于600?800℃下煅烧4?6小时;再用浓度为15?20%的乙酸溶液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在烘干后的钾长石粉末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2%的氯化石蜡、相当于其重量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500?4800转/分下搅拌20?30分钟后,烘干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改性纳米钾长石粉备用;(2)、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80?210℃;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松香季戊四醇酯?、碳酸二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顶板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钾长石粉用浓度为15-20%的双氧水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将烘干后的钾长石粉于600-800°C下煅烧4-6小时;再用浓度为15-20%的乙酸溶液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在烘干后的钾长石粉末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2%的氯化石蜡、相当于其重量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500-4800转/分下搅拌20-30分钟后,烘干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改性纳米钾长石粉备用; (2)、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80-210°C;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松香季戊四醇酯、碳酸二甲酯、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苯乙烯、二茂铁、硅烷偶联剂kh550,捏合40_60min ;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50-180°C下捏合30-50min,取出冷却即得粘结剂备用;所述的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EVA 50-55、松香季戊四醇酯5-7,碳酸二甲酯1_2,萜烯树脂15-20,C5石油树脂20-25,微晶腊3-5>苯乙稀1-2、聚己二酸乙二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永坤,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