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板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5197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1:53
一种汽车顶板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的方法,在需要复合机织面料的内饰件表面喷涂粘结剂,然后复合机织面料,所述的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EVA?50-55、松香季戊四醇酯5-7,碳酸二甲酯1-2,萜烯树脂15-20,C5石油树脂20-25,微晶蜡3-5、苯乙烯1-2、聚己二酸乙二醇1-2,氯化聚乙烯0.3-0.5、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2-0.3、聚异丁烯2-3、碳酸钙1-2、改性纳米钾长石粉3-5、树木灰烬1-2,二茂铁0.5-1,抗氧剂168?1-2、抗氧剂1076?0.3-0.8,硅烷偶联剂kh5501-2。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压工艺,自动切边,效率高,同时,采用特定粘结剂,粘结强度高,平整,长期使用不会起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汽车零部件制造
,具体是。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顶板内饰件表面的装饰性材料中有针织面料或皮革等,产品的成型工艺为模压工艺或低压注塑工艺。模压时多采用先裁剪好布料,再模压包边,裁剪工艺人员使用最大,每个人的裁剪的方式方法不一样,所以产品的一致性无法保障,模压工艺的生产效率低,次品率高,使用人工的数量大,从半成品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复杂。而低压注塑工艺的成本过高,设备投入大,对面料的延伸要求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节省工时,简化工艺,同时机织面料与内饰件间粘结性好,不会起泡。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钾长石粉用浓度为15-20%的双氧水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将烘干后的钾长石粉于600-800°C下煅烧4-6小时;再用浓度为15-20%的乙酸溶液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在烘干后的钾长石粉末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2%的氯化石蜡、相当于其重量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500-4800转/分下搅拌20-30分钟后,烘干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改性纳米钾长石粉备用; (2)、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80-210°C;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松香季戊四醇酯、碳酸二甲酯、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苯乙烯、二茂铁、硅烷偶联剂kh550,捏合40_60min ;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50-180°C下捏合30-50min,取出冷却即得粘结剂备用;所述的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EVA 50-55、松香季戊四醇酯5-7,碳酸二甲酯1_2,萜烯树脂15-20,C5石油树脂20-25,微晶腊3-5>苯乙稀1-2、聚己二酸乙二醇1-2,氣化聚乙稀0.3-0.5、N-2-(氛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2-0.3、聚异丁烯2-3、碳酸钙1-2、改性纳米钾长石粉3_5、树木灰烬1-2,二茂铁0.5-1,抗氧剂168 1-2、抗氧剂1076 0.3-0.8,硅烷偶联剂kh5501-2 ; (3)、在需要复合机织面料的内饰件表面喷涂粘结剂;将内饰件放置于下模中凸台上固定,且内饰件周围的下模凸台外侧设有容纳上模切刀的环形凹腔;将成卷的机织面料拉动至凸台处并覆盖在内饰件上; (4)、上模下压,施加压力20-25Mpa,上模模头下表面与内饰件表面形状吻合,将机织面料压紧贴合于内饰件表面,成型周期10-15秒,保压10-15秒; (5)、采用手工切去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或者在复合面料过程中,上模模头周边设有弹性伸缩的切刀,切刀下沉,伸入到所述的环形凹腔内,切除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上模回弹,取出复合了机织面料内饰件,人工对多余面料进行包边,即得。所述的汽车顶板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VA为美国杜邦260,所述的萜烯树脂为萜烯树脂T-1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压工艺,自动切边,效率高,同时,采用特定粘结剂,粘结强度高,平整,长期使用不会起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附图,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包括有上模6、下模4,下模4上具有供内饰件3放置固定的凸台I,内饰件5上粘有机织面料,下模4上、凸台I周边环绕有容纳上模切刀3的环形凹腔2 ;上模切刀3为环形结构,滑动套装在上模6模头周边,通过设置在上模6上的另外的驱动机构,推动上模6切刀运动以实现切割功能。上述的上模切刀3结构也可以不设,采用人工剪边。本专利技术模具具有左、右二个凸台,可同时进行二个不同结构内饰件5的复合面料。,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钾长石粉用浓度为20%的双氧水泡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将烘干后的钾长石粉于800°C下煅烧6小时;再用浓度为15%的乙酸溶液泡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在烘干后的钾长石粉末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的氯化石蜡、相当于其重量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800转/分下搅拌30分钟后,烘干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改性纳米钾长石粉备用; (2)、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210°C;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松香季戊四醇酯、碳酸二甲酯、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苯乙烯、二茂铁、硅烷偶联剂kh550,捏合48min ;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60°C下捏合35min,取出冷却即得粘结剂备用;所述的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kg)的原料制得: 美国杜邦260EVA 54、松香季戊四醇酯7,碳酸二甲酯1.5,萜烯树脂T-110 18.5,C5石油树脂23,微晶蜡4、苯乙烯1.5、聚己二酸乙二醇1,氯化聚乙烯0.5、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3、聚异丁烯2.5、碳酸钙1.3、改性纳米钾长石粉5、树木灰烬2,二茂铁0.8,抗氧剂168 1.5、抗氧剂1076 0.7,硅烷偶联剂kh550 1.3 ; (3)、在需要复合机织面料的内饰件表面喷涂粘结剂;将内饰件放置于下模中凸台上固定,且内饰件周围的下模凸台外侧设有容纳上模切刀的环形凹腔;将成卷的机织面料拉动至凸台处并覆盖在内饰件上; (4)、上模下压,施加压力21Mpa,上模模头下表面与内饰件表面形状吻合,将机织面料压紧贴合于内饰件表面,成型周期15秒,保压10秒; (5)、采用手工切去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或者在复合面料过程中,上模模头周边设有弹性伸缩的切刀,切刀下沉,伸入到所述的环形凹腔内,切除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上模回弹,取出复合了机织面料内饰件,人工对多余面料进行包边,即得。经过实际验证,复合效率增加2倍,单件减少3-4个人工,经济效益明显。本实施例的粘结剂的表观粘度为3800MPa.s,剥离强度143N/2.5cm,初粘力达到5号钢球,软化点137°C,开放时间42s,24小时热稳定性状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顶板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钾长石粉用浓度为15?20%的双氧水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将烘干后的钾长石粉于600?800℃下煅烧4?6小时;再用浓度为15?20%的乙酸溶液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在烘干后的钾长石粉末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2%的氯化石蜡、相当于其重量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500?4800转/分下搅拌20?30分钟后,烘干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改性纳米钾长石粉备用;(2)、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80?210℃;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松香季戊四醇酯?、碳酸二甲酯、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苯乙烯、二茂铁、硅烷偶联剂kh550,捏合40?60min;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50?180℃下捏合30?50min,取出冷却即得粘结剂备用;所述的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EVA??50?55、松香季戊四醇酯?5?7,?碳酸二甲酯1?2,萜烯树脂15?20,C5石油树脂20?25,微晶蜡3?5、苯乙烯1?2、聚己二酸乙二醇1?2,氯化聚乙烯0.3?0.5、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2?0.3、聚异丁烯2?3、碳酸钙1?2、改性纳米钾长石粉3?5、树木灰烬1?2,二茂铁0.5?1,抗氧剂168??1?2、抗氧剂1076??0.3?0.8,硅烷偶联剂kh550?1?2;????(3)、在需要复合机织面料的内饰件表面喷涂粘结剂;将内饰件放置于下模中凸台上固定,且内饰件周围的下模凸台外侧设有容纳上模切刀的环形凹腔;将成卷的机织面料拉动至凸台处并覆盖在内饰件上;(4)、上模下压,施加压力20?25Mpa,上模模头下表面与内饰件表面形状吻合,将机织面料压紧贴合于内饰件表面,成型周期10?15秒,保压10?15秒;????(5)、采用手工切去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或者在复合面料过程中,上模模头周边设有弹性伸缩的切刀,切刀下沉,伸入到所述的环形凹腔内,切除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上模回弹,取出复合了机织面料内饰件,人工对多余面料进行包边,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顶板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钾长石粉用浓度为15-20%的双氧水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将烘干后的钾长石粉于600-800°C下煅烧4-6小时;再用浓度为15-20%的乙酸溶液泡2-3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在烘干后的钾长石粉末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2%的氯化石蜡、相当于其重量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500-4800转/分下搅拌20-30分钟后,烘干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改性纳米钾长石粉备用; (2)、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80-210°C;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松香季戊四醇酯、碳酸二甲酯、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苯乙烯、二茂铁、硅烷偶联剂kh550,捏合40_60min ;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50-180°C下捏合30-50min,取出冷却即得粘结剂备用;所述的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EVA 50-55、松香季戊四醇酯5-7,碳酸二甲酯1_2,萜烯树脂15-20,C5石油树脂20-25,微晶腊3-5>苯乙稀1-2、聚己二酸乙二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永坤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