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1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由手轮、导向轴、弹簧、一对结合子、蜗杆轴、蜗轮、螺母、丝杆组成,手轮通过平键固定在导向轴的一端,弹簧空套在导向轴上,一对结合子通过销分别固定在导向轴的另一端和蜗杆轴与导向轴的对应端,蜗杆轴与导向轴对应安装,蜗杆轴与蜗轮啮合构成蜗杆蜗轮副传动,蜗杆轴由一电机带动,蜗轮通过螺钉和平键固定在螺母上,螺母通过内螺纹旋套在丝杆上,丝杆由装有另一电机的变速箱带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使机床工作台具有运动快速、稳定、操作方便、定位精确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的零件、部件或附件,特别是指一种机床工作台 多功能运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些机床工作台的运动机构形式一般为单一动力源进给拖 动。在一些需要限定转速的特定运动机构中,工作台无法快速移动,因而 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率,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机床工作台的运动 机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与双电机相配合结构的能够同时实现工作台快速 移动、工作进给和手动进给三种运动方式的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本技术的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由手轮l、导向轴2、弹簧3、 一 对结合子4、蜗杆轴5、蜗轮6、螺母7、丝杆8组成,手轮l通过平键固 定在导向轴2的一端,弹簧3空套在导向轴2上, 一对结合子4通过销分 别固定在导向轴2的另一端和蜗杆轴5与导向轴的对应端,蜗杆轴5与导 向轴2对应安装,蜗杆轴5与蜗轮6啮合构成蜗杆蜗轮副传动,蜗杆轴5由一电机带动,蜗轮6通过螺钉和平键固定在螺母7上,螺母7通过内螺 纹旋套在丝杆8上,丝杆8由装有另一电机的变速箱带动。其中蜗杆轴5 与蜗轮6选用的模数范围m=3 8,丝杆8选用的直径范围D=4>50 100mm,工作台行程L-2000 12000mm。当机床进行工作时,丝杆8旋 转或者不转时,只要带动蜗杆轴5的电机转动而带动蜗杆轴5旋转,都可 以实现机床工作台的快速移动;当带动蜗杆轴5旋转的电机不工作只有丝 杆8旋转时,蜗杆轴5与蜗轮6实现自锁,从而可以实现机床工作台进给; 弹簧3通过自身的弹簧压力使一对结合子4保持距离,保证手轮1与运动 中的工作台相对静止,当压下手轮克服弹簧力时, 一对结合子4相互啮合, 这时通过手轮l可以实现工作台手动进给,从而满足不同位置的加工要求。 本技术的优点就在于采用与双电机相配合结构的机床工作台多 功能运动机构使机床工作台具有运动快速、稳定、操作方便、定位精确度 高等优点,能够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本技术的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 动机构使机床工作台的运动进给更加方便可靠,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 本。因此本技术的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应 用前景。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技术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的A-A剖面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由手轮1、导向轴2、弹簧3、 一对结合子4、蜗杆轴5、蜗轮6、螺母7、丝杆8、组 成。另外螺钉9为机床工作台与多功能运动机构的连接螺钉。如图,字母 B表示机床工作台,通过螺钉9使机床工作台与多功能运动机构相连;字 母C表示带动蜗杆轴5旋转的电机;字母D表示由另一电机带动的变速 箱。蜗杆轴5的一端装有结合子,另一端连接电机C,丝杆8由另一电机 带动的变速箱D带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实际使用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实施例l,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采用本技术结构的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应用于SKZ50深 孔钻机床的工件夹持。参阅附图,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由手轮1、 导向轴2、弹簧3、 一对结合子4、蜗杆轴5、蜗轮6、螺母7、丝杆8组 成,手轮1通过平键固定在导向轴2的一端,弹簧3空套在导向轴2上, 一对结合子4通过销分别固定在导向轴2的另一端和蜗杆轴5与导向轴的 对应端,蜗杆轴5与导向轴2对应安装,蜗杆轴5与蜗轮6啮合构成蜗杆 蜗轮副传动,蜗杆轴5由一电机带动,蜗轮6通过螺钉和平键固定在螺母 7上,螺母7通过内螺纹旋套在丝杆8上,丝杆8由装有另一电机的变速 箱带动。其中蜗杆轴5与蜗轮6选用的模数m=3. 5,丝杆8选用的直径 D=4>68mm,工作台行程L=6000mm。该深孔钻机床用于钻削孔径为D= 4)30 100mm的深孔,通过加工机床主轴、双料筒等零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机床进行工作时,丝杆8旋转或者不转时,只要电机C转动带 动蜗杆轴5旋转,都可以实现机床工作台的快速移动;当电机C不工作只 有丝杆8旋转时,蜗杆轴5与蜗轮6实现自锁,从而可以实现机床工作台 进给;弹簧3通过自身的弹簧压力使一对结合子4保持距离,保证手轮l 与运动中的工作台相对静止,当压下手轮克服弹簧力时一对结合子4相互 啮合,这时通过手轮l可以实现工作台手动进给,从而满足不同位置的加 工要求。由于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具有运动快速、稳定、操作方便、 定位精确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 机构使机床工作台的运动进给更加方便可靠,大大降低了生产加工成本。 使用情况良好。权利要求1、一种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手轮(1)、导向轴(2)、弹簧(3)、一对结合子(4)、蜗杆轴(5)、蜗轮(6)、螺母(7)、丝杆(8)组成,手轮(1)通过平键固定在导向轴(2)的一端,弹簧(3)空套在导向轴(2)上,一对结合子(4)通过销分别固定在导向轴(2)的另一端和蜗杆轴(5)与导向轴的对应端,蜗杆轴(5)与导向轴(2)对应安装,蜗杆轴(5)与蜗轮(6)啮合构成蜗杆蜗轮副传动,蜗杆轴(5)由一电机带动,蜗轮(6)通过螺钉和平键固定在螺母(7)上,螺母(7)通过内螺纹旋套在丝杆(8)上,丝杆(8)由装有另一电机的变速箱带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蜗杆轴(5)与蜗轮(6)选用的模数范围m-3 8,丝杆(8)选用的直 径范围D=4>50 100mm,工作台行程L=2000 12000mm。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蜗杆轴(5)与蜗轮(6)选用的模数111=3.5,丝杆(8)选用的直径D-4)68mm,工作台行程L=6000mm。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用于深孔钻机床钻削孔径为D= 4> 30 10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由手轮、导向轴、弹簧、一对结合子、蜗杆轴、蜗轮、螺母、丝杆组成,手轮通过平键固定在导向轴的一端,弹簧空套在导向轴上,一对结合子通过销分别固定在导向轴的另一端和蜗杆轴与导向轴的对应端,蜗杆轴与导向轴对应安装,蜗杆轴与蜗轮啮合构成蜗杆蜗轮副传动,蜗杆轴由一电机带动,蜗轮通过螺钉和平键固定在螺母上,螺母通过内螺纹旋套在丝杆上,丝杆由装有另一电机的变速箱带动。本技术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使机床工作台具有运动快速、稳定、操作方便、定位精确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文档编号B23Q1/46GK201168878SQ20082003359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振 陈, 鲁美成 申请人:镇江新联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工作台多功能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手轮(1)、导向轴(2)、弹簧(3)、一对结合子(4)、蜗杆轴(5)、蜗轮(6)、螺母(7)、丝杆(8)组成,手轮(1)通过平键固定在导向轴(2)的一端,弹簧(3)空套在导向轴(2)上,一对结合子(4)通过销分别固定在导向轴(2)的另一端和蜗杆轴(5)与导向轴的对应端,蜗杆轴(5)与导向轴(2)对应安装,蜗杆轴(5)与蜗轮(6)啮合构成蜗杆蜗轮副传动,蜗杆轴(5)由一电机带动,蜗轮(6)通过螺钉和平键固定在螺母(7)上,螺母(7)通过内螺纹旋套在丝杆(8)上,丝杆(8)由装有另一电机的变速箱带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美成陈振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新联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