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形件的轧制成形方法,特别是涉及了。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船舶、核能、燃气轮机、风力发电等行业的讯速发展,对环形件的成形尺寸精度、组织及性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环形件轧制技术也随之朝着近净成形方向发展,轧制成形的环形件其截面形状越来越复杂,轧制成形难度越来越大,而如何获得沿零件外形分布的环形件是实现精密轧制成形的前提。2008年10月8日公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CN 101279343A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异形环锻件的辗轧成形方法,该方法把按规格下料的不锈钢棒料经镦粗、冲孔、轧环制取矩形异轧坯,再把矩形异轧坯装进轧环机辗轧模具内辗轧成形为异形环锻件,通过在各工艺步骤中控制准确的变形量,轧制出了组织和性能良好的异形环锻件。该方法由于采用矩形预轧坯直接辗轧成异形环形件,一般情况下只能辗轧成形简单形状的异形截面环形件;若采用该方法辗轧复杂形状的异形截面环形件例如截面上既有凹槽面也有凸台面的复杂异形截面轴承钢环形件时,由于辗轧过程中矩形预轧坯在轧制孔型中的金属流动复杂,矩形预轧坯与轧制孔型之间的作用界面情况复杂,辗轧过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时变、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钢复杂异形截面环形件的辗轧成形方法,包括把按规格下料的轴承钢棒料(1)加热到750℃~1140℃的变形温度后经镦粗、冲孔和环轧成矩形预轧坯(10)的步骤,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加热所述矩形预轧坯(10)到上述变形温度后装进轧环机使其纵向截面处于辗轧模具的预轧异形孔型(11)内,所述预轧异形孔型(11)由具有凹槽面(160)的预轧内型模块(16)、具有上凹槽面(171)和下凹槽面(172)的预轧外型模块(17)及上端盖(18)和下端盖(19)围成;启动轧环机使芯辊(12)和主辊(13)以865KN~1865KN的轧制力在预轧异形孔型(11)内辗轧矩形预轧坯 ...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12 CN 201210532142.31.一种轴承钢复杂异形截面环形件的辗轧成形方法,包括把按规格下料的轴承钢棒料(I)加热到750V 1140°c的变形温度后经镦粗、冲孔和环轧成矩形预轧坯(10)的步骤,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加热所述矩形预轧坯(10)到上述变形温度后装进轧环机使其纵向截面处于辗轧模具的预轧异形孔型(11)内,所述预轧异形孔型(11)由具有凹槽面(Ietl)的预轧内型模块(16)、具有上凹槽面(H1)和下凹槽面(172)的预轧外型模块(17)及上端盖(18)和下端盖(19)围成; 启动轧环机使芯辊(12)和主辊(13)以865KN 1865KN的轧制力在预轧异形孔型(11)内辗轧矩形预轧还(10),矩形预轧还(10)以9mm/s 15mm/s的速度沿径向展宽,并在预轧内型模块(16)和预轧外型模块(17)的辗轧下沿与终轧异形截面环形件(40)结构形状相反的方向按预定的体积流量变形成异形预轧坯(30);所述异形预轧坯(30)由第一预轧矩形环(Stll)、第二预轧异形环(S。、第三预轧矩形环(\3)、第四预轧异形环(Stl4)及第五预轧矩形环(Stl5)依次叠加组成;在异形预轧坯(30)的内环面上具有预轧内凸台面(30°),在其外环面上具有预轧上凸台面(301)和预轧下凸台面(302),所述预轧上凸台面(301)处于第二预轧异形环(Stl2)的外周面,所述预轧下凸台面(302)处于第四预轧异形环(Stl4)的外周面;在第二预轧异形环(Stl2)和第四预轧异形环(Stl4)之间具有预轧凹槽面(303),并且所述第一预轧矩形环(Stll)与第五预轧矩形环(Stl5)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第二预轧异形环(Stl2)与第四预轧异形环(Stl4)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 把轧环机芯辊模的预轧内型模块 (16)更换为终轧内型模块(16'),所述终轧内型模块(16,)的外周面具有外凸台面(16°);把主辊模的预轧外型模块(17)更换为终轧外型模块(17'),所述终轧外型模块(17')的外周面上具有上凸台面(171)和下凸台面(172);所述终轧内型模块(16')、终轧外型模块(17')的外周面与所述上端盖(18)、下端盖(19)围成终轧异形孔型(1P ); 把异形预轧坯(30)在锻造加热炉内加热到750°C 1140°C的变形温度后装进轧环机使其纵向截面处于终轧异形孔型(1P )内,使终轧内型模块(16')的外凸台面(16°)与异形预轧坯(30)的预轧内凸台面(30°)相对应,终轧外型模块(17')的上凸台面(171)与异形预轧坯(30)的预轧上凸台面(301)相对应,终轧外型模块(17')的下凸台面(172)与异形预轧坯(30)的预轧下凸台面(302)相对应;启动轧环机以580KN 880KN的轧制力对异形预轧坯(30)进行轧制,所述异形预轧坯(30)在终轧异形孔型(11')内,其内环面上的预轧内凸台面(30°)及其外环面上的预轧上凸台面(301)、预轧下凸台面(302)首先受到来自终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捷,卢漫宇,刘星星,何涛,杨良会,叶小军,张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