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过程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粗轧短行程控制及自学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带钢热连轧生产中提高成材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板坯在热连轧粗轧机组轧制过程中,当板坯进行大侧压时,由于板坯头尾部没有受到“刚端”的作用,立辊轧制后这部分金属要向中间流动,且非均匀延伸,从而造成失宽。另外,板坯中间部分的“狗骨”形比板坯两端严重,经过平辊轧制后的恢复量也比两端大。因此,经过平轧道次后,原来的失宽被进一步扩大。在进入精轧机组前需要切头切尾,这就大大影响了成材率。为了减少轧件头尾失宽量,立辊采用短行程控制。在热连轧粗轧机组中,通过立辊的侧压实现对板坯宽度的控制,立辊的短行程控制曲线减小轧件头尾失宽量,这将大大提高成材率。传统短行程控制都是给出曲线或者控制折线,再根据测宽仪实测数据手动调整曲线或者折线形状,这样不能实时调整短行程控制,控制效果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生产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短行程曲线进行在线自学习,以实现实时调整短行程曲线,使轧件头尾形状得到实时调整,减少头尾失宽量,以此提高成材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短行程控制曲线形式采用多项式,但在获得此多项式的计算方法与现有技术在计算得到多项式的方法又有区别;本专利技术热连轧粗轧立辊短行程控制过程中采用二级计算出三次多项式的四个系数a0,a1; a2,a3,将此系数下发给一级,当一级接收到二级下发参数后就按照此三次曲线执行;本专利技术针对粗轧短行程曲线获得与其自学习,具体包含如下步骤:I)读取板坯PDI数据(板坯宽度、厚度、钢种,中间坯厚度,成品宽度等),设备参数(轧辊直径、轧机最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粗轧短行程控制及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艺步骤:?(1)读取板坯PDI数据:板坯宽度、厚度、钢种,中间坯厚度,成品宽度,设备参数:轧辊直径、轧机最大轧制力、扭矩,当板坯到达粗轧机后测宽仪时提取实测值,为短行程模型自学习做数据准备;其中设备参数用于计算完成之后对轧机进行校核;?(2)根据板坯数据,读取短行程模型参数层别读取短行程模型参数,计算短行程曲线方程;?短行程计算过程控制参数有:?g:短行程控制曲线在轧件端部开口度,mm;?l:短行程控制板坯头或尾长度,m;?d:板坯端部到开口度最大值点距离,m;?已知短行程控制曲线在控制段峰值、短行程开始和结束点坐标及短行程控制长度值,据此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三次曲线的四个系数,最后得到三次曲线方程,给一级的控制数据就是此三次方程的四个系数a0,a1,a2,a3,,计算如下:?已知曲线过点(0,g)、(l,0),即:?y(0)=g?y(l)=0?三次曲线方程如下所示:?y=a0+a1x+a2x2+a3x3并且一阶导数在(l,0)点上都是零,即?y′(l)=0?y′(l)=a1+a2l+a3l2由此得:?a1+a2l+a3l2=0?在x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轧短行程控制及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O读取板坯PDI数据:板坯宽度、厚度、钢种,中间坯厚度,成品宽度,设备参数:轧辊直径、轧机最大轧制力、扭矩,当板坯到达粗轧机后测宽仪时提取实测值,为短行程模型自学习做数据准备;其中设备参数用于计算完成之后对轧机进行校核; (2)根据板坯数据,读取短行程模型参数层别读取短行程模型参数,计算短行程曲线方程; 短行程计算过程控制参数有: g:短行程控制曲线在轧件端部开口度,mm ; 1:短行程控制板坯头或尾长度,m ; d:板坯端部到开口度最大值点距离,m ; 已知短行程控制曲线在控制段峰值、短行程开始和结束点坐标及短行程控制长度值,据此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三次曲线的四个系数,最后得到三次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凯,胡宇,宋向荣,宋敏,李亚锋,田华,余四清,刘新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