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电动力强化淋洗原位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退二进三” “退城进园”等政策的实施,出现了大批由企业关闭和搬迁导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当前大多数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面临用地功能的转换和二次开发,如:商业用地、居民住宅等。这些场地中潜在的高风险污染土壤将成为人类“化学定时炸弹”,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土壤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具有稳定、易于累积和不易去除的特点,通过食物链对人畜产生慢性中毒,为了降低和消除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和危害,人们最初采取改土法、电化法、冲洗络合法等工程措施降低重金属的溶解性。改土法适用于小面积污染严重的土壤治理,一种方法是在被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一层非污染土壤;另一种方法是将污染土壤部分或全部换掉,覆土和换土的厚度应大于耕层土壤的厚度。此方法最早在英国、荷兰、美国等国家应用,对于降低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该方法需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并且在换土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电动力强化淋洗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土壤中分别设置阳极室(9)和阴极室(10),在阳极室中设置电极阳极(2),在阴极室中设置电极阴极(3),所述电极阳极(2)和电极阴极(3)分别与电源(1)相连;在靠近阳极室的土壤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注射井(4),在靠近阴极室的土壤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抽提井(5),所述注射井(4)与洗淋剂储藏室(6)相连,所述抽提井(5)与固液分离设备(7)相连;固液分离设备(7)分别和洗淋剂储藏室(6)与洗淋剂回收处理设备(8)相连;所述电极阳极(2)和电极阴极(3)为空心管结构,并在其内填充铁屑和Loresco焦炭,电极阳极(2)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电动力强化淋洗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土壤中分别设置阳极室(9)和阴极室(10),在阳极室中设置电极阳极(2),在阴极室中设置电极阴极(3),所述电极阳极(2)和电极阴极(3)分别与电源(I)相连;在靠近阳极室的土壤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注射井(4),在靠近阴极室的土壤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抽提井(5),所述注射井(4)与洗淋剂储藏室(6)相连,所述抽提井(5)与固液分离设备(7)相连;固液分离设备(7)分别和洗淋剂储藏室(6)与洗淋剂回收处理设备(8)相连; 所述电极阳极(2)和电极阴极(3)为空心管结构,并在其内填充铁屑和Loresco焦炭,电极阳极(2)和电极阴极(3)中分别填充阳极缓冲溶液和阴极缓冲溶液,构成电极阳极(2)和电极阴极(3); 所述每个注射井(4 )或每个抽提井(5 )中分别设置一个pH传感器和一个电流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屑的平均粒径为30(Γ2300微米,比表面积为1.6 m2/g,碳的质量分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