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土壤是地球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对土壤环境的保护已引起广泛关注。在土壤的污染物中,重金属污染是一类典型的优先控制污染物。许多环境公害事件,如日本的骨痛病(1931 1972)等均由于重金属污染造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至关重要。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的数万吨汞、数百万吨铜、铅、数千万吨锰都将以各种方式进入土壤,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1/5,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多亿元。这种普遍存在的土壤污染,需要经济、安全的生态修复技术才能予以广泛解决。现有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法(化学固定化和稳定化、化学还原)、隔离包埋法、热冶分离法、电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吸附法和清洗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目前的土壤修复技术一般都存在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操作复杂、修复周期长的缺陷。化学法改变土壤的性质,处理费用高,且存在二次污染,隔离包埋法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1)将重金属从土壤团聚体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富集;(2)将步骤(1)中获得的重金属富集体从土壤环境中移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1)将重金属从土壤团聚体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富集; (2)将步骤(I)中获得的重金属富集体从土壤环境中移除。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I)中将重金属从土壤团聚体从分离并富集的方法是通过在土壤中接种具有吸收、富集重金属的藻类进行的,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A、获取微藻并将其在液体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微藻培养液进行稀释,用培养液将藻类细胞密度稀释至IO3-1O4ZT1 ; B、将步骤A中获得的稀释后的含藻类培养液喷洒到目标土壤上,喷洒时日平均温度不低于15摄氏度,喷洒后如果土壤比较干燥,则对土壤进行浇灌,至土壤含水量达到10% (重量)以上; C、保持土壤湿度,使其藻类能正常生长,20 40天后即可采取下一步措施; 而且上述步骤A中提到的微藻包括但是不限于小球藻属(chlorella sp),筒柱藻属(cylindrotheca sp.),娃藻(diatom),菱形藻(Nitzschia sp.),裂壶藻(schizochytriumsp.),杜氏藻属(dunaliella),栅藻(Scenedesmus sp.),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sp.),衣藻属(ch lamydomonas sp.),扁藻(Tetraselmis sp.),空球藻属(Eudorina sp.)等;步骤A中提到的培养液包括但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强,吴园文,吴智仁,蒋素英,
申请(专利权)人:艾特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