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3670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可有效解决顽固性失眠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计的:法半夏30-60g、夏枯草20-30g、高粱米20-40g、酸枣仁20-30g、夜交藤10-15g、茯神10-15g、生地黄20-30g、百合15-30g、生龙齿15-20g、天麻10-15g、川芎10-15g、赤芍10-12g、当归10-12g、磁石25-35g和甘草6-10g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材料来源丰富,用药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上的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
技术介绍
失眠,即睡眠失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断断续续不连贯,而过早地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有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倦怠感觉,多因健康情况不佳,疼痛、感觉不适,生理节奏被打乱,睡眠环境影响等,也有怕睡眠而失眠的。可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或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因此,治疗失眠症药物上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可有效解决顽固性失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计的:法半夏30_60g、夏枯草20_30g、高粱米20-40g、酸枣仁20-30g、夜交藤10-15g、茯神10_15g、生地黄20_30g、百合15_30g、生龙齿 15-20g、天麻 10-15g、川芎 10-15g、赤芍 10-12g、当归 10_12g、磁石 25_35g 和甘草 6_10g制成,其中,将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和甘草混合在一起,加入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甘草6-8倍重量的水,在18-25 0C下,浸泡15-25分钟,然后武火烧开,再转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得滤液,滤渣再加水煎煮I次,过滤,合并2次滤液,即得。本专利技术可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丸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的一种。本专利技术材料来源丰富,用药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上的创新。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由以下重量计的:法半夏30g、夏枯草20g、高粱米20g、酸枣仁20g、夜交藤10g、茯神10g、生地黄20g、百合15g、生龙齿150g、天麻10g、川芎10g、赤芍10g、当归10g、磁石25g和甘草6g制成,其中,将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和甘草混合在一起,加入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甘草6倍重量的水,在18°C下,浸泡15分钟,然后武火烧开,再转文火,煎煮20min,过滤,得滤液,滤渣再加水煎煮I次,过滤,合并2次滤液,即得。实施例2 由以下重量计的:法半夏45g、夏枯草25g、高粱米30g、酸枣仁25g、夜交藤12.5g、茯神12.5g、生地黄25g、百合22.5g、生龙齿17.5g、天麻12.5g、川芎12.5g、赤芍Hg、当归Hg、磁石27.5g和甘草8g制成,其中,将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和甘草混合在一起,加入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甘草7倍重量的水,在22°C下,浸泡20分钟,然后武火烧开,再转文火,煎煮25min,过滤,得滤液,滤渣再加水煎煮I次,过滤,合并2次滤液,即得。实施例3 由以下重量计的:法半夏60g、夏枯草30g、高粱米40g、酸率仁30g、夜交藤15g、获神15g、生地黄30g、百合30g、生龙齿20g、天麻15g、川芎15g、赤芍12g、当归12g、磁石35g和甘草IOg制成,其中,将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和甘草混合在一起,加入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甘草8倍重量的水,在25°C下,浸泡25分钟,然后武火烧开,再转文火,煎煮30min,过滤,得滤液,滤渣再加水煎煮I次,过滤,合并2次滤液,即得。在上述药物中,其中: 法半夏:生半夏用甘草、石灰液浸泡后干燥而成的炮制加工品。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 痰眩晕,痰厥头痛。夏枯草: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头痛、晕眩等症。高粱米: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酸枣仁: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夜交藤: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茯神:用于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百合: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生龙齿:用于治疗癫痫惊狂、心悸失眠、烦躁等心神不宁的病症。天麻: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破伤风。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等症。川芎: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赤芍: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磁石:平肝潜阳;安神镇惊;聪耳明目;纳气平喘。主治:主眩晕;目花;耳聋;耳鸣;惊悸;失眠,肾虚喘逆。甘草: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支持,并经科学制备具有祛邪扶正,宁心安神,改善肺、脾、肾功能,调理机体内环境,增强自身免疫功能。用药安全可靠,见效快,治愈率高。有效用于治疗顽固性失眠症,并经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关实验资料如下: I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选取自2010年I月至2012年12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女21例,男9例;年龄21 63 ( 48.5±10.2)岁;病程13 48 ( 21.6±8.5)个月;症状计分20 40( 26.9±3.3)分。对照组女19例,男11例;年龄18 65(47.3±10.5)岁;病程 12 48 ( 19.6±7.7)个月;症状计分 19 40 ( 26.6±3.0)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WHO编写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 —10)》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①主诉入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法半夏30?60g、夏枯草20?30g、高粱米20?40g、酸枣仁20?30g、夜交藤10?15g、茯神10?15g、生地黄20?30g、百合15?30g、生龙齿15?20g、天麻10?15g、川芎10?15g、赤芍10?12g、当归10?12g、磁石25?35g和甘草6?10g制成,其中,将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和甘草混合在一起,加入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甘草6?8倍重量的水,在18?25℃下,浸泡15?25分钟,然后武火烧开,再转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得滤液,滤渣再加水煎煮1次,过滤,合并2次滤液,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法半夏30-60g、夏枯草20-30g、高粱米20-40g、酸枣仁20-30g、夜交藤10_15g、茯神10_15g、生地黄20_30g、百合15-30g、生龙齿 15-20g、天麻 10-15g、川芎 10-15g、赤芍 10_12g、当归 10_12g、磁石 25_35g和甘草6-10g制成,其中,将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和甘草混合在一起,加入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甘草6-8倍重量的水,在18-25 °C下,浸泡15-25分钟,然后武火烧开,再转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得滤液,滤渣再加水煎煮I次,过滤,合并2次滤液,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法半夏30g、夏枯草20g、高粱米20g、酸枣仁20g、夜交藤10g、茯神10g、生地黄20g、百合15g、生龙齿150g、天麻10g、川弯10g、赤苟10g、当归10g、磁石25g和甘草6g制成,其中,将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芎、赤芍、当归、磁石和甘草混合在一起,加入法半夏、夏枯草、高粱米、酸枣仁、夜交藤、茯神、生地黄、百合、生龙齿、天麻、川弯、赤芍、当归、磁石、甘草6倍重量的水,在18°C下,浸泡15分钟,然后武火烧开,再转文火,煎煮20min,过滤,得滤液,滤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学辉张良芝陈团营郭健何磊樊尊锋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