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将切削加工后的切削液中的切屑有效地分离并除去、可高效地对回收槽的底部进行清扫的切削液过滤装置。切削液过滤装置在回收槽内部包括流路形成体,该流路形成体具有连结板和多块隔板。流路形成体具有:与回收槽的侧壁平行的连结板、以及相对于连结板成直角且彼此在平行方向上以适当间隔配设的多块隔板。在多块隔板的与相邻隔板的端部分不同的一侧的端部分具有缺口部。在切削液过滤装置中,由于缺口部的存在,因此切削液的流路沿着水平方向蛇行,流路的全长加大,可促进切削液中的切屑沉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引导外壳和回收槽的切削液过滤装置,尤其涉及在回 收槽内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蛇行的切削液流路、在切削加工后的切削液在切削液 流路内流动的期间内使切削液中的切屑沉淀的切削液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利用机床来进行切削加工时,通常是一边对金属制的被加工部件的切削 部位供给切削液一边利用工具进行切削。切削液对切削时因摩擦热量而发热的 工具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工具的寿命和工件的加工精度。切削加工中使用的切 削液含有切削加工时产生的切屑等杂质。切削液过滤装置具有后述的多个功 能。作为第一功能,切削液过滤装置对切削后的切削液进行回收。作为第二功 能,切削液过滤装置对在其内部回收后的切削液进行过滤,并将切削液中的切 屑分离。作为第三功能,切削液过滤装置将过滤后的切削液向机床循环供给。例如,日本特许第395216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包括后述的漏斗部件(相当 于本专利技术的引导外壳)和切削液箱的切削液过滤装置。漏斗部件是供含有切屑 的切削液流入的上下开口状的部件。切削液箱在其上表面侧具有开口孔,在该 开口孔内安装有漏斗部件。切削液过滤装置在切削液箱的左右两端部分上设置 有金属网状的过滤器。过滤器将切削液箱分隔成多个部分。这多个部分是对含 有切屑的切削液进行回收的切屑回收部(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回收槽)以及储存过 滤器过滤后的切削液的切削液储存部(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储存槽)。漏斗部件在倾斜板部的下表面上具有以适当间隔朝着下方呈铅垂状突出 的多块上隔板。切屑回收部的底部具有朝着上方呈铅垂状突出的多块下隔板。 在漏斗部件被安装到切削液箱的开口孔内的状态下,在各上隔板的下端部与切 屑回收部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各下隔板的上端部与漏斗部件的倾斜板部之间存在间隙。在以往的切削液过滤装置中,在漏斗部件的倾斜板部与切屑回收部 的底部之间形成有供切削液上下蛇行的流体通路。流入切削液箱内的一部分的切屑在流经切屑回收部的流体通路的期间内 沉淀。切削液在流过流体通路后经由过滤器流入切削液储存部。在切削液流经 过滤器时,过滤器将残留在切削液中的切屑与切削液分离,对切削液进行过滤 处理。在有大量的切屑在切屑回收部的底部堆积时,流经流体通路的切削液有时 会将堆积的切屑带到过滤器附近。过滤器的过滤性能会因切屑堵塞过滤器的网 眼而下降。为了防止过滤器的过滤性能下降,操作者需要定期地对切屑回收部 的底部进行清扫以将堆积的切屑除去。在曰本特许第3952160号公报的切削液过滤装置中,由于在切屑回收部的 底部固定有多块下隔板,因此在对回收槽的底部进行清扫时存在下隔板会妨碍 操作的问题。切削液过滤装置的高度影响从机床排出切削液的排出口的高度。在现有的 机床中使用的切削液过滤装置无法增大其高度。因此,在以往的切削液过滤装 置中,由于无法加大流体通路的全长,因此存在切削液中的切屑没有沉淀而到 达过滤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切削加工后的切削液中的切屑有效地分 离并除去、可高效地对回收槽的底部进行清扫的切削液过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切削液过滤装置包括具有对含有切屑 的切削液进行过滤的引出部的引导外壳;以及将所述引导外壳安装在上表面 侧、供含有切屑的切削液从所述引导外壳的引出部流入的上表面开放的回收 槽,在所述回收槽内具有形成切削液的流路的流路形成体,所述流路形成体具 有与所述回收槽的侧壁面平行的连结板;以及一端与所述连结板固接、相对 于连结板成直角且以适当间隔配设的多块隔板,所述多块隔板在与相邻的所述 隔板的端部分不同的一侧的端部分形成有缺口部。采用技术方案l的切削液过滤装置,由于存在缺口部,因此切削液的流路 沿着水平方向蛇行,流路的全长加大。因此,在切削液在沿着水平方向蛇行的 流路内流动的期间内,切削液中的比重大于切削液的切屑会在回收槽的底部沉 淀,可将切削液中的切屑有效地分离并除去。在技术方案2的切削液过滤装置中,流路形成体相对于回收槽可以装拆。 因此,操作者通过将流路形成体从回收槽内拆下,可简单地对回收槽的底部进 行清扫,可将堆积在回收槽底部的切屑高效地除去。在技术方案3和技术方案4的切削液过滤装置中,在隔板的缺口部内设置有捕捉切屑的过滤器。当切削液在沿着水平方向蛇行的流路内流动时,切削液流过缺口部的过滤 器。因此,过滤器将切削液在流路内流动的期间内没有沉淀的切削液的微小切 屑分离并除去。技术方案5的切削液过滤装置包括一对流路形成体, 一对连结板与回收槽的相对的壁面平行,与一块连结板固接的隔板和与另一块连结板固接的隔板交 替布置,各隔板的缺口部形成在与该隔板所固接的连结板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分 上。由于将流路形成体用一对来构成,因此各个流路形成体可以小型化。因此, 操作者在对回收槽的底部进行清扫时可更简单地将流路形成体从回收槽内拆 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切削液过滤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拆下了引导外壳后的切削液过滤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流路形成体的立体图。图4是第二流路形成体的后方立体图。图5是拆下了引导外壳后的切削液过滤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5的VII-VII线的剖视图。5图8是变形例的流路形成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l、图2所示,切削液过 滤装置1包括引导外壳2和切削液箱10。如图1所示,引导外壳2包括底壁部3、后壁部4、右侧壁部5、左侧壁 部6和安装部7。引导外壳2的上表面和前表面开放。底壁部3朝着后方向下 倾斜。流入引导外壳2内的切削液因底壁部3的斜度而朝着底壁部3的后方流 动。底壁部3在其中央部分具有后述的切屑承接板8。切屑承接板8具有许多 贯穿孔(例如直径为大致3.0画)。机床将切削液排出部41 (参照图7)插入 安装部7。后壁部4朝着后方向上倾斜。后壁部4在其中央部分具有对含有切屑 的切削液进行粗滤的切屑承接板8。切屑承接板8相当于引出部。当切削加 工后的切削液流入了引导外壳2时,底壁部3的切屑承接板8和后壁部4 的切屑承接板8将混入切削液的切屑中的比贯穿孔大的切屑分离。下面对切削液箱10进行说明。如图l、图2所示,切削液箱10包括回收 槽11和储存槽12、 13,呈上表面的一部分开口的大致箱子形状。回收槽11 的上表面开放,在上表面侧安装引导外壳2。含有切屑的切削液从引导外壳2 的切屑承接板8的贯穿孔流入回收槽11内。两个储存槽12、 13与回收槽11 连通。切削液箱10在其内部的靠近左右两端的部位上分别具有一对金属网状 的过滤器18。 一对过滤器18将切削液箱10分隔成回收槽11、储存槽12和储 存槽13这三个空间。回收槽11位于引导外壳2的下方。储存槽12位于回收 槽11的右侧。储存槽13位于回收槽11的左侧。切削液箱10在四个角部的附 近具有用于使切削液过滤装置1移动的四个小脚轮17。回收槽11在其内部安装有第一流路形成体20和第二流路形成体30。 第一流路形成体20、第二流路形成体30和多个缺口部23、 33形成了沿水平方向蛇行的切削液流路40 (切削液的流路)。如图3所示,第一流路形 成体20相对于回收槽11可以装拆。第一流路形成体20包括连结板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削液过滤装置,包括: 具有对含有切屑的切削液进行过滤的引出部的引导外壳;以及 将所述引导外壳安装在上表面侧、供含有切屑的切削液从所述引导外壳的引出部流入的上表面开放的回收槽,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回收槽内具有形成切削液的流路的流路形成体, 所述流路形成体具有: 与所述回收槽的侧壁面平行的连结板;以及 一端与所述连结板固接、相对于连结板成直角且以适当间隔配设的多块隔板, 所述多块隔板在与相邻的所述隔板的端部分不同的一侧的端部分形成有缺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龟山郁雄,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