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虫胺与噻虫胺复配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2301 阅读:6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杀虫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呋虫胺与噻虫胺复配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呋虫胺与噻虫胺,两者的重量比为4:1~1:4。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并且拓宽了杀虫谱;药效大幅度提高,防效时间长,有效成分的田间用量下降,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杀虫剂
,特别涉及一种呋虫胺与噻虫胺复配杀虫组合物
技术介绍
呋虫胺(也11(^6血以11)化学名称为(1 )-1-甲基-2-硝基-3-[(3-四氢呋喃)_甲基]胍,它是由日本三井化学公司最早开发,2002年上市的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其杀虫谱广,可防治半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等多种害虫,并具有显著的内吸渗透作用,在很低的剂量即显示杀虫活性。该杀虫剂对哺乳动物、鸟类及水生生物十分安全,对农作物无药害,可用于水稻、果树和蔬菜等众多农作物的害虫防治。但呋虫胺与许多化学杀虫剂一样,长期、连续、单一使用,都会产生抗药性。且由于长期使用高含量的原药复配不仅药效不好,且成本较高,还容易产生药害,而且目前农药市场上应用的呋虫胺杀虫剂产品的剂型主要可湿性粉剂、粉剂和颗粒剂。噻虫胺(nitenpyram)化学名称:(E)-1- (2_氯-1,3_噻唑_5_基甲基)_3_甲基-2-2-硝基胍,属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种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其作用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功能。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其结构新颖、特殊,性能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及经济作物的需求提升,特别是在农药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作物产生了抗性,使其药效大大的降低,而且大量的有机物挥发至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所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农作物由于病虫害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无法估量,为此每年都需要施用大量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以挽回作物产量损失。近年来,虫害在农作物例如水稻、小麦、果树、蔬菜、花卉以及多种经济作物上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而且由于农药滥用,使害虫对农药产生越来越严重的抗药性,造成害虫防效逐年下降。此外,目前农林业生产中仍以化学农药为主要品种,许多化学农药残留于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农药品种。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杀虫剂品种在农业田间害虫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用药剂量大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杀虫范围窄,施用次数多加重环境污染等。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害虫,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永远都跟不上害虫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办法比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谱广、用量少、成本低、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杀虫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呋虫胺与噻虫胺复配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呋虫胺与噻虫胺。所述有效成分呋虫胺与噻虫胺的重量比为4:1 1:4,优选3:1 1:2。上述有效成分呋虫胺与噻虫胺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购得。根据使用的需要,加入农药领域表面活性剂、载体、防冻剂、增稠剂或崩解剂等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将组合物制成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油悬浮剂、水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所述有效成分呋虫胺与噻虫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 90%,优选20% 60%。所述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包括载体和助剂。所述载体为水、溶剂或填料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水优选去离子水。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三甲基环己酮、N—辛基吡咯烷酮、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胺、N—甲基吡咯烷酮、丙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丁醚、乙醇胺、异丙胺、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剂至少包括一种表面活性剂,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需求,还可加入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消泡剂等其他功能性助剂。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或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四种。上述表面活性剂为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单剂或复配制剂。所述其他功能性助剂选自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或消泡剂中一种或五种。所述乳化剂选自农乳500 # (烷基苯磺酸钙)、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 #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 # (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 # (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 # (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 # (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一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 #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或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或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或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渗透剂选自渗透剂JFC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T (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盐)、氮酮或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或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BHT、乙酸乙酯、磷酸三苯酯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乳糖、柠檬酸、丁二酸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lO 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或C8 ClO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上述物质均可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购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呋虫胺与噻虫胺复配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虫、小菜蛾、甘蓝甜菜夜蛾、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棉花蚜虫、叶蝉、蓟马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并且拓宽了杀虫谱;2、本专利技术药效大幅度提高,防效时间长,有效成分的田间用量下降,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3、本专利技术对人 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4、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廉,配制工艺简单,适用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首先采用呋虫胺与噻虫胺复配后联合毒力生物测定试验来证明两者复配后药效增强。一、试验方法供试靶标:豇豆蓟马试验药物:97%呋虫胺原药和98%噻虫胺原药试验方法:将适量的呋虫胺与噻虫胺以不同重量比配成组合物,再用丙酮将各组合物分别稀释成7个系列浓度梯度待用。采用浸溃法,将带有蓟马的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呋虫胺与噻虫胺复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为呋虫胺与噻虫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呋虫胺与噻虫胺复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为呋虫胺与噻虫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呋虫胺与噻虫胺的重量比为4:1 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呋虫胺与噻虫胺的重量比为3:1 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李波张黎辉刘君良姜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