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喂料系统,包括包括储料框、若干送料管道、若干下料装置、若干饲料槽、若干转角连接装置、电动机、控制装置、送料装置、输送链条和若干输送链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转角链接内有一个传动轮,带动料线的转角输送,经久耐用,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并能够使喂料机在整体喂料的情况下,自动控制饲料供给量,避免了饲料浪费严重的现象,保证饲料不受二次污染,有效的减少妊娠母猪的应激反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喂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猪饲养的
,特别涉及生猪饲养中喂料装置的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饲养家禽早已从散养方式转变为笼式喂养,笼式喂养的家禽易于管理,喂养方便,而且可以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减少家禽之间感染疾病的几率,提高生产效益。一直以来,养禽场大都采用传统的饲喂方法,人工配料、人工搅料、人工投料、人工除粪等,不仅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而且人工投料不均匀,容易对饲料造成浪费,饲料的使用效率低。随着笼养家禽的普及,行业间竞争的增强,以往的手工喂养方式以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结构和喂料方式的喂料机开始出现。现在的喂料机分为两种:一类采用喂料系统环绕笼舍单独运动的方式进行喂料,由于喂料机采用的机械零部件较多,日常维护较繁琐、故障率高,造成相应的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差;另一类采用整体喂料的方式,利用机架带动喂料箱沿着笼舍的方向运动,喂料箱下连接的喂料管同时给每个笼层喂料,一次行走即完成整个喂料过程,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喂料机整体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正在被广大用户所接受,但类似行车结构的喂料机由于只注重整体结构的行走和喂料,并没有对喂料量进行控制,或者需要人为手工控制每个输料管的给料量,容易造成使用过程中饲料供给不均匀,饲料浪费严重,且需要多人操作、控制喂料机,劳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喂料系统,能够使喂料机在整体喂料的情况下,自动控制饲料供给量,避免了饲料浪费严重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喂料系统,包括储料框、若干送料管道、若干下料装置、若干饲料槽、若干转角连接装置、电动机、控制装置、送料装置、输送链条和若干输送链板,所述储料框与下料装置之间、储料框与送料装置之间、下料装置和下料装置之间均通过送料管道连接,所述转角连接装置设置在送料管道之间,所述饲料槽设置在下料装置的下方,所述输送链条设置在送料管道中,输送链板均匀设置在输送链条上,所述电动机与送料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筒、下料盘、下料通孔、调节开关、调节杆、下料开关、下料挡板、下料口和下料通道,所述下料盘、调节杆和下料挡板均安装在下料筒内部,所述下料盘开有下料通孔,下料通孔与下料挡板配合安装,下料挡板与下料开关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开关与调节杆配合安装,所述下料盘上开有与调节杆配合安装的螺纹通孔,所述下料筒的下端安装有下料口,下料口与下料通道相连,所述调节杆为螺纹杆,调节开关为螺纹调节开关,所述转角连接装置包括传动轮和转角管,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安装箱和安装杆,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安装杆均在安装箱内部,安装杆固定安装在安装箱内,所述主动轮与安装杆之间、从动轮与安装杆之间均为可转动安装,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输送链条传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送料管道的直径为60 80毫米。作为优选,所述相邻输送链板之间的距离为4 7厘米。作为优选,所述下料筒的外表面上标有刻度线,能简单方便的控制饲料的量。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为卧式电动机。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转角链接内有一个传动轮,带动料线的转角输送,经久耐用,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并能够使喂料机在整体喂料的情况下,自动控制饲料供给量,避免了饲料浪费严重的现象,保证饲料不受二次污染,有效的减少妊娠母猪的应激反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喂料系统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喂料系统的转角连接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喂料系统的送料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喂料系统的下料装置主视图。图中:1_储料框、2-送料管道、3-下料装置、4-饲料槽、5-转角连接装置、6-电动机、7-控制装置、8-送料装置、9-输送链条、10-输送链板、31-下料筒、32-下料盘、33-下料通孔、34-调节开关、35-调节杆、36-下料开关、37-下料挡板、38-下料口、39-下料通道、51-传动轮、52-转角管、81-主动轮、82-从动轮、83-安装箱、84-安装杆。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自动喂料系统,包括储料框1、若干送料管道2、若干下料装置3、若干饲料槽4、若干转角连接装置5、电动机6、控制装置7、送料装置8、输送链条9和若干输送链板10,所述储料框I与下料装置3之间、储料框I与送料装置8之间、下料装置3和下料装置3之间均通过送料管道2连接,所述转角连接装置5设置在送料管道2之间,所述饲料槽4设置在下料装置3的下方,所述输送链条9设置在送料管道2中,输送链板10均匀设置在输送链条9上,所述电动机6与送料装置8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机6与控制装置7相连,所述调节杆35为螺纹杆,调节开关34为螺纹调节开关,所述转角连接装置5包括传动轮51和转角管52,所述送料装置8包括主动轮81、从动轮82、安装箱83和安装杆84,所述主动轮81、从动轮82和安装杆84均在安装箱83内部,安装杆84固定安装在安装箱83内,所述主动轮81与安装杆84之间、从动轮82与安装杆84之间均为可转动安装,所述主动轮81与从动轮82之间通过输送链条9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机6与主动轮81传动连接,所述送料管道的直径为60 80毫米,所述相邻输送链板之间的距离为4 7厘米,所述下料筒的外表面上标有刻度线,所述电动机为卧式电动机。参阅图4,本专利技术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筒31、下料盘32、下料通孔33、调节开关34、调节杆35、下料开关36、下料挡板37、下料口 38和下料通道39,所述下料盘32、调节杆35和下料挡板37均安装在下料筒31内部,所述下料盘32开有下料通孔33,下料通孔33与下料挡板37配合安装,下料挡板37与下料开关36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开关34与调节杆35配合安装,所述下料盘32上开有与调节杆35配合安装的螺纹通孔,所述下料筒31的下端安装有下料口 38,下料口 38与下料通道39相连。本专利技术自动喂料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启动控制装置7,电动机6开始开始运行,带动主动轮81转动,在输送链条9的作用下,从动轮82随之转动,由于输送链板10的存在,输送链条9能将储料框I的饲料通过送料管道2输送到下料装置3中,调节下料装置3的调节开关34能准确控制饲料的进入量,饲料从下料装置3的下料口 38进入到下料通道39中,进而进入到饲料槽4中,若是不需用到的下料装置3,侧调节下料开关36,从而使下料挡板37挡住下料通孔33,使得饲料不进入饲料槽4。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 明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喂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框(1)、若干送料管道(2)、若干下料装置(3)、若干饲料槽(4)、若干转角连接装置(5)、电动机(6)、控制装置(7)、送料装置(8)、输送链条(9)和若干输送链板(10),所述储料框(1)与下料装置(3)之间、储料框(1)与送料装置(8)之间、下料装置(3)和下料装置(3)之间均通过送料管道(2)连接,所述转角连接装置(5)设置在送料管道(2)之间,所述饲料槽(4)设置在下料装置(3)的下方,所述输送链条(9)设置在送料管道(2)中,输送链板(10)均匀设置在输送链条(9)上,所述电动机(6)与送料装置(8)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机(6)与控制装置(7)相连,所述下料装置(3)包括下料筒(31)、下料盘(32)、下料通孔(33)、调节开关(34)、调节杆(35)、下料开关(36)、下料挡板(37)、下料口(38)和下料通道(39),所述下料盘(32)、调节杆(35)和下料挡板(37)均安装在下料筒(31)内部,所述下料盘(32)开有下料通孔(33),下料通孔(33)与下料挡板(37)配合安装,下料挡板(37)与下料开关(36)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开关(34)与调节杆(35)配合安装,所述下料盘(32)上开有与调节杆(35)配合安装的螺纹通孔,所述下料筒(31)的下端安装有下料口(38),下料口(38)与下料通道(39)相连,所述调节杆(35)为螺纹杆,调节开关(34)为螺纹调节开关,所述转角连接装置(5)包括传动轮(51)和转角管(52),所述送料装置(8)包括主动轮(81)、从动轮(82)、安装箱(83)和安装杆(84),所述主动轮(81)、从动轮(82)和安装杆(84)均在安装箱(83)内部,安装杆(84)固定安装在安装箱(83)内,所述主动轮(81)与安装杆(84)之间、从动轮(82)与安装杆(84)之间均为可转动安装,所述主动轮(81)与从动轮(82)之间通过输送链条(9)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喂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框(I)、若干送料管道(2)、若干下料装置(3)、若干饲料槽(4)、若干转角连接装置(5)、电动机(6)、控制装置(7)、送料装置(8)、输送链条(9 )和若干输送链板(10 ),所述储料框(I)与下料装置(3 )之间、储料框(I)与送料装置(8 )之间、下料装置(3)和下料装置(3)之间均通过送料管道(2)连接,所述转角连接装置(5)设置在送料管道(2)之间,所述饲料槽(4)设置在下料装置(3)的下方,所述输送链条(9)设置在送料管道(2 )中,输送链板(10 )均匀设置在输送链条(9 )上,所述电动机(6 )与送料装置(8 )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机(6 )与控制装置(7 )相连,所述下料装置(3 )包括下料筒(31)、下料盘(32)、下料通孔(33)、调节开关(34)、调节杆(35)、下料开关(36)、下料挡板(37)、下料口(38)和下料通道(39),所述下料盘(32)、调节杆(35)和下料挡板(37)均安装在下料筒(31)内部,所述下料盘(32 )开有下料通孔(33 ),下料通孔(33 )与下料挡板(37 )配合安装,下料挡板(37)与下料开关(36)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开关(34)与调节杆(35)配合安装,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晖,张铭,石济梁,姚建吉,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朝晖农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