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坡红香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208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坡红香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栽插前准备和栽插后管理,栽插前准备包括种薯消毒、种苗消毒、育苗地以及大田选择,可有效抑制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栽插后管理是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病周期适时适量喷施相应的农药达到抑制和杀灭病虫害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能充分抑制和杀死病毒病、疮痂病、软腐病等多种病害以及象鼻虫、天蛾、卷叶螟等多种虫害,提高植株存活率,保证红薯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光坡红香薯是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等沿海地区种植的传统优良品种,据说是当地农民在清朝康熙年间从福建人带来的甘薯品种变异株中留种繁育而成。光坡红香薯叶片掌状五叉形,茎深绿略带紫红色,株型前期半植立,生长后期茎蔓中等长,茎中等粗,生育期130 140天,薯肉纯白色,皮淡红色,薯型较圆短,薯块重量为中小型,淀粉含量较高,口感粉香,香味极浓。光坡红香薯的种植季节分为春植、秋植和冬植,春植是指春分前后种植,以平均气温达到15°C为准;秋植为立秋前后种植,最迟不超过处暑;冬植是指在晚稻收割后小雪前种植,能早勿迟,最迟不超过大雪。光坡红香薯的种植包括种薯选择、种薯消毒、育苗地选择、裁剪种苗、大田整地施肥、大田栽插、田间管理、收获等步骤。在种植的各个步骤中,均有可能出现各种病虫害,主要的病害有病毒病、疮痂病、软腐病、叶斑病、红薯瘟、蔓割病等,主要的虫害有茎螟、天蛾、卷叶螟、叶甲、象鼻虫、金针虫、金龟子、蝼蛄、地老虎、斜纹夜蛾、茸毛小长蝽、蚜虫和白粉虱等。如不做好上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将造成光坡红香薯减收甚至绝收,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坡红香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栽插前准备1.1种薯消毒:将薯种用80%敌百虫和8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的600~800倍混合液浸泡薯种1h消毒;1.2种苗消毒:将种苗用80%敌百虫或20%啶虫脒和8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的800~1000倍混合液浸泡10min,然后将种苗头部放进上述混合液中浸泡1h以防病虫害;1.3育苗地及大田选择:选择轮作的不积水水田或不同科作物轮作的山地或坡地作为育苗地及大田;2)栽插后管理2.1栽插后,在大田中每50~60亩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2.2在栽插后每30天淋施一次茶麸200~400倍和80%敌百虫500~800倍混合液...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坡红香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栽插前准备 .1.1种薯消毒:将薯种用80%敌百虫和8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的600 800倍混合液浸泡薯种Ih消毒; .1.2种苗消毒:将种苗用80%敌百虫或20%啶虫脒和8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的.800 1000倍混合液浸泡lOmin,然后将种苗头部放进上述混合液中浸泡Ih以防病虫害; .1.3育苗地及大田选择:选择轮作的不积水水田或不同科作物轮作的山地或坡地作为育苗地及大田; 2)栽插后管理 .2.1栽插后,在大田中每50 60亩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 .2.2在栽插后每30天淋施一次茶麸200 400倍和80%敌百虫500 800倍混合液; .2.3在栽插40 60天后,进入块根膨大期,每亩用3 5%辛硫磷颗粒剂2 5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卫东张健刘华青苏民荣
申请(专利权)人:防城港市万景林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