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灯,特别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灯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电能主要来源于火电、水电、核电。火电需要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对环境污染很大;水电需要修建水库,会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核电一旦发生核泄漏,后果影响甚大。在目前能源紧张的情况下,需大力进行新能源及节能领域的开发。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干净、环保、安全的能源,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其可再生、无公害、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等特性,使得太阳能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在很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太阳能灯通常使用于照明场合。但是在夜晚和阴雨天气等环境下,太阳能电池无法产生电能。因此,需要预先将电能储存于蓄电池中以供需要时使用。目前现有的太阳能灯存在太阳能电池给蓄电池充电容易出现过充、蓄电池放电容易出现过放、当在雨天或潮湿的情况下电极间短路容易造成电路元件或电池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以对蓄电池的过冲进行保护的用于太阳能灯的控制电路及其太阳能灯。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以对蓄电池的过放进行保护的用于太阳能灯的控制电路及其太阳能灯。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太阳能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第一基准源(U1)、第一晶体管(Q1)和第一三极管(Q3),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到太阳能电池负极(Sun?),漏极连接到蓄电池负极(Bat?),栅极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一基准源(U1)的负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源(U1)的参考极以及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到蓄电池正极(Bat+);所述第一基准源(U1)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所述第一基准源(U1)的参考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第一基准源(Ul)、第一晶体管(Ql)和第一三极管(Q3),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Ql)的源极连接到太阳能电池负极(Sun-),漏极连接到蓄电池负极(Bat-),栅极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 所述第一基准源(Ul)的负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源(Ul)的参考极以及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到蓄电池正极(Bat+);所述第一基准源(Ul)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Ql)的漏极;所述第一基准源(Ul)的参考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源(Ul)的正极;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到所述蓄电池正极(Bat+)以及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Ql)的漏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正电源端连接到所述蓄电池正极(Bat+);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负电源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Ql)的漏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 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Ql)的漏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并且通过第十电阻(RlO)连接到所述蓄电池正极(Bat+);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Ql)的漏极; 所述蓄电池正极(Bat+)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正极(Su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晶体管(Q2),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连接到所述蓄电池负极(Bat-);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到负载输出的负极(L-);所述第二晶体 管(Q2)的栅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到所述蓄电池正极(Ba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红月,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嘉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