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尚国专利>正文

混合型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150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型入耳式耳机,包括环状联接件,及与环状联接件联接的后壳和前壳,前壳内设有后动圈换能器和前动铁换能器,前壳设有用于容置后动圈换能器和前动铁换能器的环形腔;环形腔的前端设有出音口;出音口有声学摩擦件;后动圈换能器设于环形腔的后端,前动铁换能器通过设有的悬挂件固定于环形腔的中段;悬挂件设有若干个通音孔或通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悬挂片去固定动铁换能器,同时预留出足够的内部空间,以构成第一声音通道和第二声音通道,通过控制悬挂片的通音槽方向和位置形成一个可以控制动圈换能器环形声波流向和气流大小的第一声音通道,减少动圈换能器所产生的声波在内部空间的折射,减少声波换能能量的衰减,让声波整个传递过程更为高效和完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型入耳式耳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耳机结构,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混合型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采用动圈换能器和动铁换能器的入耳式耳机,由于动铁换能器方形结构,常常布局不合理,容易造成声波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发生;其中,动圈换能器所产生的环形声波会在声音通道被不断折射和散射,造成声波在腔体内有部分被衰减,导致动圈换能器的声波最终到达出音口的过程中没有得到一个高效并且完整的传递过程。因此,有必要开发出新型的入耳式耳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合型入耳式耳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混合型入耳式耳机,包括环状联接件,及与环状联接件联接的后壳和前壳,所述前壳内设有后动圈换能器和前动铁换能器,所述的前壳设有用于容置后动圈换能器和前动铁换能器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前端设有出音口 ;所述的出音口有声学摩擦件;所述的后动圈换能器设于环形腔的后端,所述的前动铁换能器通过设有的悬挂件固定于环形腔的中段;所述的悬挂件设有若干个通音孔或通音槽。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后壳设有后内腔,所述的后内腔构成后动圈换能器的共振内腔。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混合型入耳式耳机,包括环状联接件,及与环状联接件联接的后壳和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内设有后动圈换能器和前动铁换能器,所述的前壳设有用于容置后动圈换能器和前动铁换能器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前端设有出音口;所述的出音口有声学摩擦件;所述的后动圈换能器设于环形腔的后端,所述的前动铁换能器通过设有的悬挂件固定于环形腔的中段;所述的悬挂件设有若干个通音孔或通音槽。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型入耳式耳机,包括环状联接件,及与环状联接件联接的后壳和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内设有后动圈换能器和前动铁换能器,所述的前壳设有用于容置后动圈换能器和前动铁换能器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前端设有出音口 ;所述的出音口有声学摩擦件;所述的后动圈换能器设于环形腔的后端,所述的前动铁换能器通过设有的悬挂件固定于环形腔的中段;所述的悬挂件设有若干个通音孔或通音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壳设有后内腔,所述的后内腔构成后动圈换能器的共振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型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动圈换能器与前动铁换能器之间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尚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尚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