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视频监控领域,尤其是一种摄像机VIDEO驱动自动光圈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摄像机的亮度控制主要有两种方式:自动亮度控制(ALC)和电子亮度控制(ELC)0当选择ELC控制方式时,电子快门根据射入的光线亮度而连续自动改变CCD图像传感器的曝光时间(一般从1/50到1/10000秒连续调节),在这种控制方式时,可以使用固定或手动光圈镜头替代ALC自动光圈镜头;但是,在室外或明亮的环境下,由于ELC控制范围有限,只能选择ALC式镜头,如果选用ELC式镜头可能出现下列情况:(I)在聚光灯或窗户等高亮度物体上有强烈的拖尾或模糊现象;(2)图像显著地闪烁和色彩重现性不稳定;(3)白平衡有周期性变化。当固定光圈镜头采用ELC控制方式时,图像的景深可能小于使用ALC式镜头所获得的景深,因此,摄像头在完全打开固定光圈镜头而采用ELC方式时,景深会比使用ALC式镜头时小,而且图像上远处的物体可能不在焦点上。摄像机ALC自动光圈驱动电路分为两种:DC驱动和VIDEO驱动。但是,现有的具有VIDEO驱动自动光圈的电路全部集成在镜头里,由于摄像机视频输出幅值不相同,而镜头电平调节有限,因此,现有摄像机不能驱动带VIDEO驱动自动光圈的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性强、成本低廉且易于实现的的摄像机VIDEO驱动自动光圈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摄像机VIDEO驱动自动光圈电路,包括运放器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Rp、电容Cl、电容C2、连接器Jl及连接器J2,运放器Ul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机VIDEO驱动自动光圈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运放器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Rp、电容C1、电容C2、连接器J1及连接器J2,运放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容C1前端与连接器J1的一端相连接,连接器J1的另一端与地相连接,电阻R2另一端通过电位器Rp连接到运放器U1的输出端和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与连接器J2相连接,连接器J2的另外两端分别与+12V及地相连接,运放器U1的正相输入端通过下拉电阻R3与地相连接,运放器U1的电源端与+12V电源相连接,运放器U1的接地端与地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机VIDEO驱动自动光圈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运放器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Rp、电容Cl、电容C2、连接器Jl及连接器J2,运放器Ul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l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l另一端连接电容Cl,电容Cl前端与连接器Jl的一端相连接,连接器Jl的另一端与地相连接,电阻R2另一端通过电位器Rp连接到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付军,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亚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