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131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利用背盖结构的设计,可使手机轻易的固定于一使用者的随身配件上,其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通孔,形成于该第一壳体上;至少一防干扰层,连接于该第一壳体上;一第二壳体,连接于该防干扰层上,与防干扰层与第一壳体形成一环状结构,并具有多个通孔;及一背盖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所组合形成的该环状结构上,其上具有:多个组合孔,可供一公扣合件连接,并可通过一母扣合件与该公扣合件组合及一镜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一方面保有金属的保护力,另一方面可降低信号的干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盖结构,特别是一种使用在手机壳上,并可固定于使用者个人随身配件上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科技发达,人们之间要进行联络的器具也从传统的室内电话、一般手机发展到智能型手机,使手机不但具有通话的功能、更具有上网、看影片、听音乐或处理个人文件等功能,让使用者可以更便利的掌握各种信息。然而,由于智能型手机的形状大都以方正的形状为主,故其棱角部分或屏幕面本身容易在携带中产生碰撞或摩擦,进而造成电话的毁损,所以有了手机壳的设计产生,手机壳的外形有需多种,其中一种成一框体,环绕套于手机的侧边及背面,对侧边及背面进行保护。一般而言,该类手机壳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通常会使用金属做为材料进行制造,但这样的手机壳却也有了下列的缺陷:由于手机壳以金属制成,又会包覆于手机侧边,而手机侧边通常为天线、网络或GPS信号装置的埋设处,如此一来,包覆金属的情况下,会影响上述装置信号的收发,使信号质量下降。手机壳的厚度通常会与手机的厚度相同,使手机放置于一平面上时,可能会因为外力的移动与平面产生摩擦,造成手机的损坏。除了手拿之外,手机必须在放置于一个容器(如:皮包)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通孔,形成于该第一壳体上,并且其位置对应于一手机上的侧边按键来设置;?至少一防干扰层,连接于该第一壳体上,并对应于该手机上的信号收发处;?一第二壳体,连接于该防干扰层上,与该防干扰层与该第一壳体形成一环状结构,并具有多个通孔,其位置亦对应于该外部手机上的侧边按键来设置;及?一背盖体,连接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所组合形成的该环状结构上,其上具有:?多个组合孔,可供一公扣合件连接,并通过一母扣合件与该公扣合件组合;及?一镜头孔,其位置对应手机上是摄像镜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通孔,形成于该第一壳体上,并且其位置对应于一手机上的侧边按键来设置; 至少一防干扰层,连接于该第一壳体上,并对应于该手机上的信号收发处; 一第二壳体,连接于该防干扰层上,与该防干扰层与该第一壳体形成一环状结构,并具有多个通孔,其位置亦对应于该外部手机上的侧边按键来设置;及 一背盖体,连接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所组合形成的该环状结构上,其上具有: 多个组合孔,可供一公扣合件连接,并通过一母扣合件与该公扣合件组合;及 一镜头孔,其位置对应手机上是摄像镜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的侧表面制造有多条沟线或喷砂于侧表面或贴皮于侧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的厚度大于该外部手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以金属、碳纤维、陶瓷或塑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防干扰层设置于该外部手机的天线、网络及GPS信号收发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防干扰层通过螺旋配合、卡扣配合或限位配合与该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盖体通过卡扣配合、限位配合或一体成形于第二壳体上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组合后的壳体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盖体与手机间形成一容置空间。9.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仲铭曾文贤王钧仪张定桔
申请(专利权)人:宸华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