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机防电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0722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电机防电晕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在定子铁芯的下线槽内壁设有低电阻漆涂层;绕组线圈中的槽内线圈与下线槽之间、槽内线圈与高压线圈之间以及槽内线圈与下线槽开口部位的接触面分别设有半导体材料隔层,绕组线圈的层间分别设有链式绑扎铜网;高压线圈的钢端箍外表面设有云母带层和低阻带层,软端箍外表面包覆有低阻带层,绑扎绳包覆有低阻漆层;线圈垫块外表面设有低阻漆层和低阻带层;小板凳连接线外表面包覆有低阻带层和一层链式绑扎铜网;引线电缆依次包覆有低阻带层、中阻带层和高阻带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可靠地防止高压电机电晕放电现象的产生,并能满足1.5Un、3min冲击电压试验值的国际标准要求,保证6Kv以上高压电机能够在爆炸场所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电机防电晕结构
本技术属于高压电机
,是一种适用于6Kv以上高压电机防电晕结构。
技术介绍
高压电机绕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电晕现象,且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绕组绝缘结构、材料的选择、气候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加工工艺等。而电晕现象的产生,会导致弧光、绕组匝间短路及烧坏等,或者使电机绝缘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粉末,甚至使绝缘表面烧成许多如虫蛀的小洞,这些都将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采取措施,防止电晕放电的产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特别是高压防爆电机,防止电晕放电更是不容忽视的。随着与国际技术接轨,对于6Kv及其以上高压电机,传统的防电晕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国际标准(IEC60079)的要求,主要体现在1.5Un、3min冲击电压的试验标准上。按照我国家原来的标准规定,防电晕结构承受1.3Un、lmin的试验即为合格,但这种标准在很多危险场所是不能满足的,仍然存在爆炸的可能,而且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在当前发电机迅速向大容量、高电压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原国家标准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将1.3Un (额定电压)、lmin的冲击电压试验值提高到1.5Un、3min的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电机防电晕结构,包括定子铁芯、绕组线圈和线圈垫块,其中定子铁芯设有下线槽,绕组线圈包括槽内线圈和高压线圈,高压线圈包括直线部分、线圈端部、线圈鼻部和引线电缆,所述线圈端部设有钢端箍、软端箍、绑扎绳和小板凳连接线;线圈垫块包括槽口垫块、端部斜边垫块、极间连接线垫块;其特征在于:定子铁芯的下线槽内壁设有低电阻漆涂层;槽内线圈与下线槽之间、槽内线圈与高压线圈之间以及槽内线圈与下线槽开口部位的接触面分别设有半导体材料隔层;高压线圈的直线部分、线圈端部、线圈鼻部和引线电缆分别设有低阻带防护层;槽口垫块、端部斜边垫块及极间连接线垫块外表面均设有低阻漆层和低阻带层;钢端箍外表面设有云母带层和低阻带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宣东尹默田国群季泽伟张燕胥鹏涛张慧姜艳柴全微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