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接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芯线同轴线转接头。
技术介绍
强磁场是开展磁控等离子体核聚变、凝聚态物理学、先进电磁武器装置、电磁成型等前沿领域必须的工具之一。提高磁场强度,将对许多学科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并可能带来新发现。在这些强磁场相关的应用中,强磁场一般是通过供以大电流的磁体来产生。由于处于磁体自身产生的磁场和其它背景磁场中,在磁体电源引线的单芯线部分上,将产生巨大的电磁力,直接影响电源弓I线连接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为了避免长距离的电源引线上累积受到的巨大电磁力,一般采用大直径的同轴线,作为磁体的供电引线。目前一些安装空间充裕的工程实现中,一般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连接方式,将同轴线的外编织导体与中心导体和磁体的两个电源引线端子连接起来。常见的方式有,采用导体法兰分别夹紧同轴线的外编织导体与中心导体,通过一段导体连接段,连到磁体的电源引线端,这种连接方式简洁、可靠。但是缺陷是所有电气连接暴露在外,占用安装空间大,单芯线受力长度大,累积电磁力大,连接件需要做额外的固定和电安全保护措施,机械精度低。在tokamak磁控热核聚变的装置中,背景磁场强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芯线同轴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接在同轴线(60)上的第一绝缘法兰(20)、第一导体法兰(30)、第一导体连接板(40)、第二绝缘法兰(21)、第二导体连接板(41)、第二导体法兰(31)和第三绝缘法兰(22);所述第一导体连接板(40)的连接臂(403)和所述第二导体连接板(41)的连接臂(41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绝缘法兰(21)相对的两侧;剥去外绝缘层的同轴线(6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绝缘法兰(20)的通线孔(202)、第一导体法兰(30)的通线孔(302);所述同轴线(60)的外编织导体(62)的铜丝束周向分散并被所述第一导体法兰(30)和第一导体连接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芯线同轴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接在同轴线(60)上的第一绝缘法兰(20)、第一导体法兰(30)、第一导体连接板(40)、第二绝缘法兰(21)、第二导体连接板(41)、第二导体法兰(31)和第三绝缘法兰(22);所述第一导体连接板(40)的连接臂(403)和所述第二导体连接板(41)的连接臂(41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绝缘法兰(21)相对的两侧; 剥去外绝缘层的同轴线(6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绝缘法兰(20)的通线孔(202)、第一导体法兰(30)的通线孔(302); 所述同轴线(60)的外编织导体(62)的铜丝束周向分散并被所述第一导体法兰(30)和第一导体连接板(40)对压夹紧;所述同轴线(60)的内绝缘层(63)和中心导体(64)依次穿过第一导体连接板(40)的通线孔(402)、第二绝缘法兰(21)的通线孔(212)和第二导体连接板(41)的通线孔(412),所述同轴线(60)的中心导体(64)的铜丝束周向分散并依次被第二导体法兰(31)和第二导体连接板(41)对压夹紧;第三绝缘法兰(22)中相对分布的两个卡槽(223)分 别卡入第一导体连接板(40)的连接臂(403)和第二导体连接板(41)的连接臂(413); 工作时,电流从同轴线的外编织导体流入,通过第一导体连接板将电流传导至一根单芯线;电流经负载后由另一根单芯线将所述电流传导至第二导体连接板,并经同轴线的中心导体流回电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芯线同轴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芯线同轴线转接头还包括用于提供支撑和固定且起电气绝缘作用的外壳(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芯线同轴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芯线同轴线转接头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栓(80),第二固定螺栓(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华,李全林,饶波,王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